2354| 8
|
清明杂说(7):烟柳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每一次走进春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韩愈送给张籍的这首小诗,里面的风景太熟悉了,正因为它普通,人们反而没想到说它,也只有高手才能说得这样赏心悦目、这样润人心肺。 “满皇都”的“绝胜”是“烟柳”,作者第一次让“烟柳”压倒了一切,把她排在了皇都之冠(关于这句诗的解读有歧义,我准备写“打倒辞典”系列,将会有自己的论述),这个“美好无比的烟柳”(“绝胜烟柳”)才是作者心中的至爱,才是真正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先来说一下柳与人的关系。柳枝是倒垂下来的,这一点与其它的树木很不相同;她的美丽不是远离人类,而是要与人类接近,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类感动。她是那么美丽,裹着一身的新绿,含情脉脉地向人类伸出手来。人们都可以用手去直接接触感受那缕缕青丝,我相信任何人,在这样的时候,都是幸福的,都是心存敬意的。 当绿柳连成排,当柳条们“万条垂下绿丝绦”,当她们一根一根地在河沿上竞相妩媚,每一个拂柳而行的人,都会感到春天的美丽,都会为之动容、陶醉、留恋忘返。柳其实与人走得最近,近到与你丝鬓相磨,近到你可以走入、穿过。 每一棵柳树都要吐出万千枝条,这是多么的充满活力呀,生命又是多么的旺盛!因此,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柳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因此“折柳”的习俗慢慢就养成了。当柳以“折柳”的表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围护与护送死者灵魂远行的神圣使命便由此诞生。 在古代中的“杨柳”,多数情况下是单指“柳”。如梁元帝“垂柳复垂杨”中的“杨”也是指“柳”。如乐府古辞《折杨柳行》(嬷嬷施行违)一共说了八件事,有六件都与死别有关,由此而言,柳是人们表达死别之情的象征物,也是寄托生命平安的吉祥物。 正因为“柳”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它的走进清明便成为了必然。唐代清明节插柳、戴柳是最盛行的,这一习俗强烈影响了后面的各朝各代,成为清明文化的一个亮点。 前面讲了,唐中宗每到清明就要赐给大臣们每人一个柳圈,说是可以避免瘟疫和毒虫的侵害。其实这不是他的发明,他只不过是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了而已。早在北魏的时候,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里就明确记载:“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白鬼不入家。”这是说大年初一就有这个习俗了,到了唐代这个习俗被移到了清明节。 先说插柳。通常的做法是折取柳枝插在自家的大门外(直到现在冀鲁豫交界地方,一旦邻居死了人,周围的邻居都要门上绑柳条辟邪),还有一种是插在屋檐下(福建建瓯一带),更有插于寝室、床头、窗户、灶台上的。现在江苏、浙江、陕西、湖北、东北的一些地区还有在亲人坟头上插柳的习惯。还有把柳条插在花瓶里供奉神像的。无锡一带的农民更是有特点,他们在门前的晒场周围、自家农田的田埂上插柳,这就是他们俗语说的“清明插绿柳,稻麦长过头”,这里插柳又成了他们祈求收成的法宝。山西的做法更有趣,大家知道,山西人以面食见长,到了清明节这一天,他们就会用面粉捏成各种造型的面偶,如兔、猪、蛇、羊等等,蒸熟后把它们用柳圈(一定是刚从柳树上折来的柳枝做的)穿起来,悬挂在室内,俗称“寒燕儿”。关于插柳,还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梦梁录》中提到,把柳条插于门上,可以明目,不知道究竟有什么道理。 再说戴柳。有的人戴头上,有的挂在脖子上,有的别在衣服上。一定要注意,这个“柳”,不是经过加工过的艺术品,而就是从柳树上折下来的柳枝。无论贫富贵贱,这一点是相同的。当然,为了美观一些,可以把它们编成柳圈、捋成柳球。在辽宁,小孩儿将柳条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唤作“柳树狗”。在浙江,少男少女都会把柳圈戴在头上,所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在安慰芜湖,清明“清晨,街市上叫卖杨柳,家家折一只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梢,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在广西,是把柳枝别于衣服扣子间。据乾隆时代的《相符县志》记载,那个时候,就连家里的狗、猫也要戴柳。 清明期间,妇女们尤其喜爱佩戴柳条、或柳球,据说这样可使红颜不老,前文说过的俗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地方把柳条插于门上是为了预报天气,所谓“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好像河北的什么地方,记不清楚了)。 一个民俗研究者认为:“寻求永葆青春常驻、生命长久安康的力量,才是在清明节插柳、戴柳的根本动机”。这话很有道理。因为柳树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一到春天,万条垂下),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尤其她的生命力实在是太旺盛了,折下柳条,入土即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人类的繁衍不也是需要这种强大力量吗。这也许才是人们对柳崇拜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