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应该是记忆中第一个不放鞭炮的除夕,我觉得挺好的。
据说,年是一种猛兽,放炮能给它吓跑了。可吓跑了也不行啊,咱不还得迎接新年了嘛。
小时候,放鞭炮是一种过年才有的娱乐活动,特别是看大人们放二踢脚,那种惊心动魄,跟后来在电视上看火箭发射直播差不多。
长大了,遇上的麻烦事越来越多,就把放鞭炮看成了一种庄严的仪式,花几十块钱、上百元钱买的鞭炮,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辟邪。
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当大家都放鞭炮辟邪的时候,你不放就跟你不信邪似的,人家领导都信邪,你不信合适么?
不过,我对放鞭炮一直是比较应付的那种,除夕夜里,初一早上,初五中午,这三挂鞭炮是必须硬着头皮放的。
要命的是,在放鞭炮这件事上,我胆子还挺小。早先,我用长木棍子挑起一挂鞭炮伸到阳台外边放,但有把楼下住户的窗户玻璃震碎的风险。后来,我干脆在楼道外面的平地放,跟商店开业放鞭炮差不多。我通常先点燃一柱香,用香去点燃鞭炮,有时候点着了,躲一边等着,炮却不响,大概是引芯不合格;有时候刚一点,还没来得及躲,跑却三下五除二地放完了,引芯还是不合格。总之,点炮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不知打麻将里的点炮是不是从这来的。
谢天谢地,今年的禁炮好像动真格的了,马路边已经没有鞭炮摊了,而且,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听到一点鞭炮声,今年的除夕静悄悄。
记得往年除夕夜的春晚,一到十二点是听不到电视里的声音的,光看演员张嘴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说嘛,已经被鞭炮声湮没了。
今年,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欣赏春晚了,可是,现在的春晚注定会让我失望。1984年那样令人心潮澎湃的春晚,已经求之而不得了。可见,有些东西,特别是精神产品,并不是越来越进步。
我不由得想问一句了,啥时禁春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