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查看: 3454|回复: 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与文学(交流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7-14 2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7-18 12:34 编辑

   

音乐与文学





    今天想谈谈自己对音乐与文学的一些认识与想法。

  
  首先,音乐与文学都是一门艺术。一种靠听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一种靠视觉触发开启其他感官。
  
  为了公平起见,我放弃了听力,而去读谱(指对音乐的记录方式。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谱与五线谱。简谱又分为字母与数字)——这样,文学与音乐就站在了同个起跑线上。
  
        ㈠ 关于谱中的简谱记法。
         

        


       ㈡ 关于谱中的“五线谱”记法。


      


      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这两个点,各有各的特色。
  
  在读谱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音乐是由音符与调性这两部分构成的。在读文学作品时,我了解到文学作品是由文字这一内在要素与标点符号一起构成的。那么问题出来了,而且是基础知识问题。现在先来说说音乐,什么叫音符,什么叫调性?音符是用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在谱表上的位置表示一定音高(即音阶)。(这在简谱记谱表上,表示为1234567)音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符干,符尾。音符的种类是用节拍来划分的。而节拍的长短则取决于符尾。调性指的是一首音乐的调门。按我自己通俗的理解即一首或一个乐章的起调,比如有人说“这首歌你起调太高了,遇到高音部分我唱不上去”说的就是调性。
  
  由此可见,调性决定音高,符尾决定一个音高的长短。(在简谱上符尾则表现为节拍。)
  
  现在我们来看音符的形状与调性的形状。

    这是音符在简谱与五线谱上的不同形状。

   


    (重申,如同曲的叠唱:音符是由符头、符干、符尾组成的。这个,是针对五线谱的。)


    符头是蝌蚪的小黑头,符干是蝌蚪的细长身体,符尾则是符干的外延部分。音符的符尾越多则表示节拍越短。它们在五线谱与简谱上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表达方式)
  
  接着,咱们来说说调性,即谱号。望文生意,就是曲谱中表示音调区位(一首曲由很多个音组成,称为区;而它们所在的位置称为位)高低的符号。它分为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
     




    这是高音谱号。


   
   
    这是低音谱号。
  
  当然,任何一首曲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调门,也就是说可以用任何一个音来定自己这首曲子的调门。
  
  那么一首音乐是先立意还是先定调性呢?个人觉得应该先有其意,才有基调(也就是调门)。一首曲子它的调门是高亢激昂,还是低沉委婉,这完全取决于曲作者本身,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者表现手法,在这里他就会调用各种各样的音符与调门。那么,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一首乐曲的内容的形成与它的表达方式的使用。
  
  说到这,我觉得关于音乐的话题可以刹住,转而做文学的攻略。
  
  任何一部或者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文字与标点符号组合而成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丰富多彩又多姿的情感,在文字上附加了许多东西——把字组成词,把词再加长成句子。另外还有就是,他们还在这些的基础上使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于是字们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面貌。再加上标点符号的语气强调,一篇文章或者一部文学作品就这么出现在你我的面前了。
  

      攻略这个功课做完了,那么现在剩下的就是欣赏,窃以为欣赏是个宽泛的审美意识(或者范畴)问题,我只能蜻蜓点水,只能浅尝即止地把它转换成自己的味觉,说说滋味。就象味蕾尝一道汤,舌头的感知能力是这样的:你往小肠清汤里加莲子与往小肠清汤里加川山子,味道肯定不同,是绝对不同的。


  说到这,我又觉得自己可以刹尾了。因为对文字的理解、使用与欣赏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同样,对音乐亦然)。也就是说我已经把你引到河边,已经把打鱼的工具交给了你,剩下的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更简单地说,能不能捕到鱼,会捕到怎样的鱼,各听天命吧。
  
  对于音乐与文学的理解,我的这些林林总总难免显得粗陋,还请诸君勿怪才是。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7-14 21:47 |只看该作者
欢迎老虎与小鱼莅临杂谈。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7-14 21:55 |只看该作者
音乐与文学,本来都属于艺术范畴,是可以归类,也可以对比的。

但楼主的角度十分的新奇,用记音符号来与文字对比。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7-14 22: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4 22:22 编辑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外来的,中国古代的记音符号是宫、商、角、徵、羽,加上变宫、变徵。

但是;这是两个概念。

无论五线谱的蝌蚪,还是简谱的1/2/3/4/5/6/7,还是宫、商、角、徵、羽。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音符,不等同于音乐。

文字,不等同于文学。

在没有音符和文字的时候,音乐和文学作为艺术样式,早就诞生了。早就存在。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7-14 2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4 22:23 编辑

所以,把音乐解析为音符,把文学拆分为文字,就与艺术无关了。

文字与音符,都只是记录符号。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7-14 22:12 |只看该作者
还有。音乐是抽象艺术。文学是形象艺术。

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是“诗(文学)、歌(音乐)、舞(舞蹈)”一体的。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后来才各自独立,成为不同的艺术门类。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7-14 22:23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批判。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7-14 22:26 |只看该作者
欢迎老虎和小鱼,我对音乐完全门外汉,从这个帖子里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7-14 22: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这种比较还是有点新颖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7-14 23: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7-14 23:21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22:23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批判。

        嗯,首先,我要感谢榆园书话版主细心,认真的阅读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义。这让我很感动。本来已经躺下。但因为习惯性地会用手机浏览。所以又起来回复。   
      其次您的跟帖我也已经全部细心地阅读过了。

      最后我要说的和您要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我这篇讲的是文学与音乐的构成要素。

     从这些要素上进行分析,最后实现一个目的,让大家了解文学与音乐最基本的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7-14 23:21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7-14 22:26
欢迎老虎和小鱼,我对音乐完全门外汉,从这个帖子里学习了。

谢谢您的跟帖,每个人都是从不会不懂到会,到懂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7-14 23:22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2:54
这种比较还是有点新颖的。

谢谢。我尝试着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文学与音乐的构成,可能大家会比较容易接受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4 23:18
嗯,首先,我要感谢榆园书话版主细心,认真的阅读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义。这让我很感动。本来已经躺 ...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7-14 23:25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他也没错,只是与我的不是同个范畴。他是从艺术的角度去讲。谢谢。初来乍到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与声响,实在不好意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7-15 00:1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22:04
五线谱和简谱,都是外来的,中国古代的记音符号是宫、商、角、徵、羽,加上变宫、变徵。

但是;这是两个 ...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学本身。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7-15 00:18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不仅严苛,还有点固执。爱钻牛角尖。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7-15 00:23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23:23
榆园老师标准有点严苛了。音乐和文学话题本身都是巨大的,显然一个帖子肯定聊不完。欢迎楼主。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4_135:}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7-15 00: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23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咦?你还有什么话题是不能在这儿公开交流的吗?我很好奇耶。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7-15 04: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12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 ...

个人认为语言与文字是同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方法不同。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记。在这里,我撇开语言而用文字这个概念,也是撇开了听力这个器官,而调动了视觉。拼音字母才是记录文字与语言的工具呢。一点浅见。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7-15 04: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12
记录音乐的音符和记录语言的文字,本质上都不是艺术。
补充一句,音符与字符,都是工具。而不是音乐和文 ...

现在说音乐。想对榆园说你千万别把要素与工具混淆起来。音符是要素,工具指介质。譬如磁带,LP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7-15 04:46 |只看该作者
真正高大上的学术帖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7-15 07:37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7-15 04:46
真正高大上的学术帖

问好信以为真,谢谢您的到访。请多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8-7-15 07:4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0:23
我给你留站短了,看到了么?
你不会不知道什么是“站短”吧。

没留意啊,看到提醒才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8-7-15 08: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15 08:58 编辑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4:24
个人认为语言与文字是同个概念,只是表达方式方法不同。一个是靠说,一个是靠记。在这里,我撇开语言而用 ...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和思想的工具。
这个我可以确定。
音符也是。是一种符号介质。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8-7-15 09:04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8:54
文字,就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这个我可以确定。
音符也是。


。好吧。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指的是什么?“文字”又指的是什么?

     按照字面理解语言是由语和言两部分构成的。“语”和“言”。汉典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词的:指用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引用汉典中的解释:人類用嘴說出來的話,由語音、語彙和語法所組成,是表達情意、傳遞思想的重要工具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由此,我才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文字是语言构成的一个要素”。

   很高兴能与你从最基础的常识进行交流。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8-7-15 09:06 |只看该作者
“彙”这个字是“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8-7-15 09:07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0:45
咦?你还有什么话题是不能在这儿公开交流的吗?我很好奇耶。

是这样的。我给她站短是请她加微信,留给她微信号就是电话号。这个不便公开。
我怕有人把我的手机号码喷墙上,前面写“办证”或者“征婚”。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8-7-15 09:08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5 09:07
是这样的。我给她站短是请她加微信,留给她微信号就是电话号。这个不便公开。
我怕有人把我的手机号码喷 ...

。原来如此。我忽然想到一部片子用来形容我的好奇心真是再妙不过了。那就是《树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8-7-15 09:10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4
。好吧。那我们来探讨一下“语言”指的是什么?“文字”又指的是什么?

     按照字面理解 ...

没错,就是工具。
关键词。
是概念的本质。
语言,文字,是什么什么的工具。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8-7-15 09:13 |只看该作者
老虎与小鱼 发表于 2018-7-15 09:06
“彙”这个字是“汇”字。

认识的。谢谢。
你好可爱。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在是语文教师。
跟你介绍这些,不是卖弄。是表示我不是在胡说八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