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6 08:32 编辑
近世烟氛大不同, 知天有意启英雄 。
神州被陷从难陷, 上帝当崇毕竟崇 。
明主敲诗曾咏菊 ,汉皇置酒尚歌风 。
古来事业由人做 ,黑雾收残一鉴中 。
——洪秀全。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正式起义,国号:太平天国。
初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织上和军事上的,规章制度方面,仅草草出台了几条规定。
没考中秀才,对于造反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文化的人都爱磨叽。几个老童生领着一群烧炭的,挖煤的,种地的,挑担的,一声呼啸,揭竿而起。
干就完了。
金田起义时的政策:
1,男女分营。
拆散家庭关系,实行男女分治。男的归男营,女的归女营。
2,整编军队。
把太平军编成东南西北中五个大营,分别由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石达开率领的依然是自己从贵县带来的部队)率领。
2,严明军纪。
太平天国早期的军纪,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差不多。一遵军纪(一切行动听指挥),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等。
3,蓄发易服。
为了表示与满清王朝彻底决裂,洪秀全命令太平天国全体官兵和家属,改穿汉服。不再剃发扎辫子,蓄发,扎黄色头巾。
4、建立天朝圣库。
太平天国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公有制”,一切财产归“天朝圣库”统一管理,按需分配。
就这些,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这四个字。这个名字起的蛮不错的,很响亮。
太平,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实现平等,二是天下太平。天字,表示本次活动与“天”关系密切。天,是太平天国的政治核心。政府称天朝,上帝称天父,耶稣称天兄,洪秀全称天王。而且一反传统写法,第一横长,第二横短;国字,没有用当时的繁体字“國”,而是写成“囯”——里面的玉字不带点,是个王字。是“國”的异体字。
一次,央视财经频道鉴宝节目上,有人拿来一幅字画,是洪秀全写的一个“寿”字。上面的印鉴“太平天国”的国字,刻成“國”,以为古人都用繁体字。
而鉴宝专家居然也没指出这一点,只是从纸的质量和签名、印鉴的位置判断是假的。
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就这一个“國”字就可以断定是假的。贻笑大方。
还有的史学家拆分了洪秀全的“秀全”二字,是“禾乃人王”,说洪秀全改名的时候就有造反称王的野心。
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