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开聊】太平天国 之 金田起义
查看: 9812|回复: 2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聊】太平天国 之 金田起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9-1-14 23: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这部分内容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前三年的跨越式发展。

标题就用“金田起义”代表了。

一,金田起义

【纪念碑上的浮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有一座纪念碑,正面(冲着天安门那一面)是毛泽东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底座四周,有八块浮雕,这八块浮雕表现的内容分别是: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渡江战役。


由东侧开始,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第二块浮雕就是金田起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9-1-14 23: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5 11:07 编辑

可见,在社会主义中国,在共产党、毛泽东心目中,太平天国运动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领导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和全体太平天国指战员,是中国革命的先驱,都是人民英雄。

这是我们给太平天国运动下的定义。

【金田起义】
我们把目光从纪念碑的浮雕上拉回来,继续投向1848年的历史时空。

洪秀全亲眼见到萧朝贵“天兄附体”,大吃一惊。表面上唯唯诺诺,内里却不知如何应对。

广西套路深,
我想回广东。

于是他再次以找回冯云山为名,离开了紫荆山区。

在广东花县老家,终于遇上了回来找洪秀全的冯云山。

两个人在花县,商量了半年之久。

这半年时间,俩人商量了些什么?

没有文献记载留下来,洪秀全冯云山也没提过。

估计不外乎这几个问题:

1、拜上帝会向何处去?
2、如何处理杨秀清萧朝贵的“附体”事件?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15 02:18 |只看该作者
     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洪秀全本人也并不被认为是理解基督教教义。他的所有的政策都没有得到过成功实施。事实上,太平天国更加倾向于一个农民暴力政权。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15 08:00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9-1-15 02:18
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洪秀全本人也并不被认为是理解基督教教义。他的 ...

对的。
谢谢柳二爷关注,继续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15 09:58 |只看该作者
导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和全体太平天国指战员,是中国革命的先驱,都是人民英雄。
洪秀全等搜罗民女供自己淫乐,太平军打家劫舍以供军需,他们革命的目的,无非是利用民众使自己成为新的欺压百姓的统治者而已,如果这样也算什么英雄、先驱,是非何在?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15 10:38 |只看该作者
  四哥继续,一直关注着呢。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15 11:0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9-1-15 09:58
导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和全体太平天国指战员,是中国革命的先驱,都是人民英雄。
洪秀全 ...

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只要是政治意义上的。毛泽东主要看中的是他们敢于造反。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至于具体干了些什么,不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15 11:05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9-1-15 10:38
四哥继续,一直关注着呢。

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15 11:0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9-1-15 02:18
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欺压人性基础上的另一个残暴的政权。洪秀全本人也并不被认为是理解基督教教义。他的 ...

对农民革命,不能吹毛求疵,主要看精神,看口号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15 11:06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9-1-15 10:38
四哥继续,一直关注着呢。

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1-15 11:13 |只看该作者
半年后,两个人携手回到紫荆山区,在拜上帝会骨干中,正式提出“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世界”的目标。并承认了杨秀清、萧朝贵“天父”“天兄”代言人的既成事实。

1850年,洪秀全发布“拜上帝会教主一号令”:团营。

团营,就是把教众以军队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在1850年秋天在桂平县金田村集结。

具体要求是:凡我拜上帝会会员,全家男女老少大小孩伢,统一集结,个人财产能带的带着,能卖的卖了,统一上交组织,不能带不能卖的,一把火烧了。

为什么是1850年?

因为这几年,发生了全国性的自然灾害,饿殍遍地,暴民四起,天下大乱,仅两广地区就爆发了多起“起义”,比如清初著名的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又揭竿而起,清政府手忙脚乱,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为什么是秋天?


秋天粮食下来了,抢了粮食再开打。这个,造反的都懂,比如“秋收起义”

为什么是金田村?

金田村刚好位于紫荆山区的出口处,便于集结。而最重要的原因,是韦昌辉带资入股,为起义提供了物资保障。

为什么要会员全家集结,烧掉房子?

破釜沉舟,只进不退。

一旦加入起义队伍,所有人都无钱、无粮、无家可归,老爹老妈老婆孩子都在军中。

一朝拜上帝,永无回头路,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1-15 11:16 |只看该作者
1850年秋,拜上帝会教众和家属一共两万多人,聚集在桂平县金田村。

杨秀清、萧朝贵负责训练部队,韦昌辉负责后勤保障。包吃包住,打造武器。

韦昌辉购买了大量的铁和煤炭,在自家后院山坡上开炉炼铁,昼夜不停地打造兵器。

十九岁的石达开,从贵县带来四千多训练有素的精兵。原来,自三年前受洪秀全冯云山慕名前来邀请,参加拜上帝会后,石达开就以招募“团练”防暴为名,秘密发展拜上帝会,并操练士兵。

洪秀全、冯云山也来到金田村,开始部署起义。

金田村的举动,惊动了当地官府,12月,总兵周凤岐带1000多清军前来“剿匪”,为正式起义送上了一道大餐之前的“开胃小菜”。被杨秀清、韦昌辉率兵“小试牛刀”击败。

1851年1月11日,是洪秀全38岁生日。

拜上帝会以天王寿诞这一天为吉日,宣布起义,高举“反清”旗帜,建立“太平天国”。

一场以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帷幕。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1-15 11:20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9-1-15 09:58
导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和全体太平天国指战员,是中国革命的先驱,都是人民英雄。
洪秀全 ...

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这是当时的哪怕科举状元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1-15 11: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6 08:32 编辑

       近世烟氛大不同, 知天有意启英雄 。

  神州被陷从难陷, 上帝当崇毕竟崇 。

  明主敲诗曾咏菊 ,汉皇置酒尚歌风 。

  古来事业由人做 ,黑雾收残一鉴中 。

  ——洪秀全。

  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正式起义,国号:太平天国。

  初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组织上和军事上的,规章制度方面,仅草草出台了几条规定。

  没考中秀才,对于造反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有文化的人都爱磨叽。几个老童生领着一群烧炭的,挖煤的,种地的,挑担的,一声呼啸,揭竿而起。

  干就完了。

  金田起义时的政策:

  1,男女分营。

  拆散家庭关系,实行男女分治。男的归男营,女的归女营。

  2,整编军队。

  把太平军编成东南西北中五个大营,分别由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石达开率领的依然是自己从贵县带来的部队)率领。

  2,严明军纪。

  太平天国早期的军纪,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差不多。一遵军纪(一切行动听指挥),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等。

  3,蓄发易服。

  为了表示与满清王朝彻底决裂,洪秀全命令太平天国全体官兵和家属,改穿汉服。不再剃发扎辫子,蓄发,扎黄色头巾。

  4、建立天朝圣库。

  太平天国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公有制”,一切财产归“天朝圣库”统一管理,按需分配。

  就这些,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国”这四个字。这个名字起的蛮不错的,很响亮。

  太平,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实现平等,二是天下太平。天字,表示本次活动与“天”关系密切。天,是太平天国的政治核心。政府称天朝,上帝称天父,耶稣称天兄,洪秀全称天王。而且一反传统写法,第一横长,第二横短;国字,没有用当时的繁体字“國”,而是写成“囯”——里面的玉字不带点,是个王字。是“國”的异体字。


  一次,央视财经频道鉴宝节目上,有人拿来一幅字画,是洪秀全写的一个“寿”字。上面的印鉴“太平天国”的国字,刻成“國”,以为古人都用繁体字。



      而鉴宝专家居然也没指出这一点,只是从纸的质量和签名、印鉴的位置判断是假的。

  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就这一个“國”字就可以断定是假的。贻笑大方。

  还有的史学家拆分了洪秀全的“秀全”二字,是“禾乃人王”,说洪秀全改名的时候就有造反称王的野心。

  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1-15 11:48 |只看该作者
金田起义圆满成功。

这主要归功于拜上帝会这种宗教形式的严密组织。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可谓一波三折。

最早在唐代,基督教就传入我国,称“景教”,但很快就消失了,元代,明代,又先后有几次传入中国,清初也有 ,但都没站住脚。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因为基督教组织比较神秘,教友之间非常团结,还经常聚会,礼拜,政府难免怀疑和担心,所以不支持,甚至压制。

二是文化差异。基督教义与中国民间传统迷信和习俗,相去甚远,甚至对立。比如基督教坚持一神论,上帝是唯一的神,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中国的传统神话是泛神论,从玉皇大帝龙王爷,土地爷灶王爷,山神河神风神雨神门神,到处都是神。再加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有祭祖、过年过节等等的习俗,而基督教严禁上帝以外的任何崇拜,不许过基督教意外的任何节日,又禁止拜偶像。按照基督教的要求,所有的庙宇都必须拆掉,所有的画像都必须毁掉。


信基督教之后,生活变得好无聊,所以,不容易被中国人接受。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基督教随着洋枪洋炮进入中国,清政府被迫同意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在通商口岸开展传教活动。虽然也遭到过民众的抵制,但随着基督教在中国开展一系列慈善活动,兴办教育,医院,救助贫困,收养孤儿,渐渐为部分国人所接受。

大概在2006前后,我曾在安徽安庆地区待过一段时间,发现那里的偏僻农村,也有人信基督教。

教众都是些老年人,而且信上帝也不是那么彻底,该过年还过年,该祭祖还祭祖。一个孤寡老人病了,没钱医治,当地的教会给捐款治病,直到老人去世,也是教会上给办的后事。

但总的来说,中国自晚清以来,局势动荡,战乱频繁,基督教、天主教等“洋教”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打着拜上帝会的旗号,曾经给欧洲人带来一阵惊喜:如果太平天国推翻清政府,建立基督教国家,世界上凭空多出四亿五千万基督徒,岂不是太大的好事?

英法等国曾经想支持太平天国,观望了很久,还派了使团访问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结果却大失所望。

这是后话。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1-15 11:50 |只看该作者
起义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高举反清的旗帜,赢得了民众的拥护。

我再一开始就提到,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大背景。鸦片战争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和没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失去了民心。

太平天国运动,寄托着广大中国人民对改朝换代的迫切愿望。所以,太平天国这么一群草莽英雄,跟闹玩似的,两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书生,两个装神弄鬼代言“天父”“天兄”的文盲烧炭民工,无论治国还是打仗,都业余得不能再业余,垃圾到不能再垃圾,带着一群愚昧盲从的教众,居然能横扫大半个中国,折腾了十四个年头。

孙中山看清了这一点。

辛亥革命,孙中山一无枪炮二无兵,就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一呼百应,推翻了清王朝。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1-15 11:55 |只看该作者
画探 发表于 2019-1-15 11:20
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这是当时的哪怕科举状元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句有水平,有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1-15 13: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14 23:08
可见,在社会主义中国,在共产党、毛泽东心目中,太平天国运动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

看来老四放假了
不错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1-15 15:43 |只看该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发表于 2019-1-15 13:38
看来老四放假了
不错啊

恩,但也没几天嘚瑟了,马上就得上课了。假期辅导班。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1-15 18:2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15 11:55
这句有水平,有见识。

天若有情天不老
人间正道闪金光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1-16 08:04 |只看该作者
      太平天国在广西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朝廷在干嘛?

  先让太平天国的兄弟姐妹们庆祝一会儿,我们去看看大清朝廷那边的情况。

  就在拜上帝会紧锣密鼓秘密筹划起义的时候,平庸到窝囊的道光皇帝油尽灯枯,道光三十年(1850年),终于一命呜呼。

  道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做皇帝三十年,只干了一件拿得出手的大事,就是平定了回部张格尔的叛乱,其他全是一塌糊涂。

      而且道光做了一件对后世危害极大的最恶劣的事,就是当外敌入侵时,虎头蛇尾,稍作抵抗,就投降议和。只要不再打我,要什么给什么。

      道光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从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前夕的1911年12月与沙俄签订《满洲里界约》,72年间,清政府一共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四十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160余万平方公里,赔款13亿两白银。

   简直把大清老祖宗的脸都丢尽了。

  这样的大清国,早就该亡了。

  道光死前,命众大臣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拿出“秘密建储”的密诏公示:皇四子奕詝(zhǔ,读若“主”)继位,封皇六子奕䜣为恭亲王。

      次年改年号咸丰。这一年,咸丰皇帝19岁。

  前文说过,大清前后十二帝,没出一个昏君。这个咸丰皇帝一开始,也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但时运不济,咸丰成了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没有之一。


      登基第一年,洪秀全就给咸丰献上第一份大礼:太平天国起义。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1-16 08: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6 10:21 编辑

在太平天国广西起义的同时,给咸丰皇帝登基献礼的还有华东地区的“捻军”起义。
这让年轻的咸丰帝焦头烂额。急忙调兵遣将,围剿起义军。

晚清内外交困,自道光以来,基本国策就是对外求和,对内镇压。毫不客气。

派谁去两广剿匪呢?

咸丰想起鸦片战争中被当做替罪羊的林则徐,时林则徐正在家里养病,朝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专办拜上帝会造反一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抱病启程,前往广西。

如果让当世两位“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和洪秀全掐起来,谁胜谁负实属难料,而且一旦林则徐主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历史又将如何评价这位民族英雄?

当年张作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被日本人炸死,按说也是个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就因为张作霖绞杀了李大钊,至今他的名头仍然是,反动军阀。

意外的是,林则徐还没抵达广西,就病死在路上。


咸丰皇帝任命林则徐为广西巡抚,委任状到达广西的时候,林则徐已经去世了。

咸丰遂急调兵部尚书兼两江总督李星沅代林则徐出任钦差大臣,专办军务。

当时的广西提督是向荣。

向荣这个名字看上去像满族人,其实不是,向荣是四川人,汉族,就姓向。

太平天国在他的辖区造反,向荣责无旁贷啊,立刻带兵前去镇压。这时起义军已经离开金田村,前往附近的大城市,永安城。

向荣带兵围堵,在平南县的官村,被萧朝贵打了个埋伏。萧朝贵不光会装神弄鬼,天兄附体,还是一员猛将。

在太平天国早期将领中,萧朝贵的军事才能,仅次于石达开。

官村一战,是太平军与清朝正规部队第一次战役,萧朝贵击溃了向荣的围追堵截,缴获了大量军械帐篷等物资,史称“官村大捷”。极大的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大清官军,不过如此。

洪秀全有个毛病,每次太平军打胜仗回来,他都微微一笑:我早已向天父祈祷,是天父赐我们胜利。

这不免让浴血奋战的将士有些郁闷。

太平军顺利突出重围,挺进永安城。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1-16 08: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3 13:53 编辑

【永安建制】

  官村大捷后,洪秀全率领起义军甩开了向荣的围堵,前军主将萧朝贵用了冯云山“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一鼓作气拿下永安城。

  永安即今广西梧州蒙山县,清时是广西桂林府的府治所在。在广西地区相对富裕繁荣,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太平军进了永安城,开始分封诸王,并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了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史称“永安建制”。

  本来太平军打到广西武宣县东乡的时候,洪秀全就已经宣布登基,自封天王。为什么不称“帝”呢?

  洪秀全认为天上地下,只能有一个“帝”,那就是上帝,称“天父上主皇上帝”。所以人间最高领导人,就只能称“王”。

  然后分封了“首义”诸将。

 
  太平天国军政权力分配

  洪秀全为天王,掌军政大权。

  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

  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主将;

  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

  韦昌辉为后军又副军师,右军主将;、

  石达开为左军主将。

  这里解释两件事:

  一个是洪宣娇其人。

  洪宣娇是太平天国著名的女将,被当做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代表人物,大肆宣传。很多历史书上,说洪宣娇是洪秀全的妹妹。洪秀全赐婚嫁给了西王萧朝贵,称“西王妃”。太平天国文献上,先后有杨宣娇、洪宣娇、王宣娇等多个名字。那么这个洪宣娇到底是什么人呢?

  洪宣娇其实不姓洪,姓杨,叫杨云娇,是杨秀清的妹妹,应该早在加入拜上帝会前就嫁给了萧朝贵。你想啊,萧朝贵1846年前后加入拜上帝会时,都已经二十七八岁了,哪有不成家之理。

  当初,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区,向教众宣讲他的“丁酉异梦”的时候,萧朝贵的妻子、杨秀清的妹妹杨云娇也在场,当洪秀全讲到在天上见到天父的时候,杨宣娇突然插话说:哎呀妈呀,我说看你怎么这么面熟呢。十年前我也做了这样的一个梦,真的真的,我梦见在天上见到了天父,天父右边一个人是耶稣,左边还有一个人,就是你,没错就是你,然后天父还告诉我,十年后会有人去紫荆山区传道,你要跟随他。

  十年前就是1837年,农历丁酉年。洪秀全的“丁酉异梦”也是1937年。这两个人说梦,说的天衣无缝。

  紫荆山区2000多教众,唯杨秀清、萧朝贵能代言“天父”“天兄”,绝非偶然。看看杨宣娇这番话,你就明白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洪秀全闻言大喜,当即结拜杨宣娇为义妹,称萧朝贵为妹夫。后来论功行赏,“七子排位”时,“天兄”萧朝贵都没有排上,却给杨宣娇排了个“天父六女”。

  外人不知这段故事,以为既然称萧朝贵为妹夫,那么萧朝贵夫人“西王妃”一定是天王的妹妹了,于是以讹传讹叫起了“洪宣娇”。

  第二件事是关于“军师”一职。

  萧朝贵早期的“天兄附体”时,与洪秀全有这样一段对话:

  天王曰:天兄,太平时军师是谁乎?

  天兄曰: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俱是军师也。洪秀全胞弟,日头是尔,月头是尔妻子;冯云山是三个星出身,杨 秀清也是三个星出身,萧朝贵是二个星出身。杨秀清、萧朝贵是双凤朝阳也。番郭(外国)亦有一个军师。

  天王曰:他姓什么?

  天兄曰:他姓蔡。

  天王曰:既来中国否?”天王曰:目下还在番郭(国)也。

  这个姓蔡的外国“军师”是谁,实在无从考据。估计萧朝贵从小在山沟里伐木烧炭,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不知道外国人不姓中国的百家姓。

  但这个“军师”,包括后来分封诸将,也封正军师、又正军师(“又”是太平天国特有“职称”,把“副”称为“又”),实在是太平天国闹出的一个笑话。

  按军师,在中国古代正史上,军师从来不是一个官职,实为低级幕僚,是给武官做文案的,相当于秘书或“参谋”。但后世的传奇话本、评书故事、或者戏文里,往往把君王的助手称为“军师”,比如诸葛亮,就是刘备的军师,张良是刘邦的军师,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水浒传》里,梁山第三号人物吴用的的绰号就叫“神机军师”。

  估计是杨秀清萧朝贵之流听戏听多了,强烈要求做军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9-1-16 08: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7-3 14:47 编辑

  到了永安,首义诸将要求加官进爵。大家把脑袋掖裤腰带上跟着你洪秀全打天下,只封个“主将”,太没面了。如今好歹打进了大城市,也给个“王”当当呗。

  洪秀全也觉得,东乡“分封”有点草率,不太那么规范,于是洪秀全在永安,依照《周礼》的体制,分封天下。

  洪秀全虽然没考上秀才,也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旧时读书人,读的就是《四书》《五经》,《礼》乃五经之一。

  一、首先,明确拜上帝会“神权”组织:上帝是天父,耶稣是天兄,洪秀全称天父次子,冯云山称天父第三子,杨秀清称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萧朝贵妻子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萧朝贵称帝婿,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

  拜上帝会版的“七子之歌”。

  基督教的上帝到了中国,也是多子多福了。

  二、 接着,洪秀全下诏,自封万岁。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节制诸王,统领全军。

  三、颁布《太平天历》废除大清纪年,改用新的历法。

  这个天历,是冯云山编制的。1851年为太平天国元年,一年为三百六十六天,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没有闰年闰月。我看了半天也只能看明白这些。

  这个历法,比中国最早的夏历还原始落后。别的不说,按这个历法,用不了多久,盈亏就会颠倒,初一满月,十五却没有月,所以太平天国打进南京后,某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却没有月亮。于是太平军将士夜晚对着天空万箭齐发,以教训“不听话的月亮”

  四、 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尊卑等级和繁琐的礼仪制度。

    这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

  把太平军分为王、侯、丞相、指挥、将军、总制等39等。绝不可以以下犯上。还规定了如何行礼,如何称呼:

  天王世子臣下呼称, 幼主万岁;天王三子臣下呼称,王三殿下千岁;以下以此类推。天王长女臣下呼称,天长金;第二女呼称,天二金;以下以此类推。东王世子臣下呼称,东嗣君千岁;第二子称东二殿下万福;下以此类推。东王长女臣下呼称,东长金;第二女称东二金;下以此类推。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各世子,臣下呼称与东王世子呼称相同......

  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凡此种种。比《周礼》甚至比朱元璋开国时颁布的《洪武礼制》还要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太平礼制》还规定了天王及诸王的后宫建制。

  洪秀全在东乡登基时,就已经拥有了15个妃嫔,到永安建制,嫔妃数量达到36人。而后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洪秀全的后宫嫔妃数量,已经无法统计。

  天王府里不设太监,娘娘、妃子加上宫女杂役,不下1000人。有些版本说达到2300人。不可信。

      1864年7月,南京被攻破。10月,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被俘,写了一份供词:……,老天王是我父亲,他有八十八个母后(此句有语病),在我九岁时就给了我四个妻子……”(洪天贵福手书原件现在台北博物馆。)

  88个“母后”。

      咸丰皇帝地下有知,都得羡慕嫉妒恨。咸丰贵为大清皇帝,在位十一年,也仅有18位后妃。

  说好的“兄弟姐妹”呢?说好的“平等”呢?

  永安建制时,太平天国起义仅一年时间,太平军将士不足万人,仅临时拥有永安这一座小小城池,清兵还在城外重重围困。

  真相如此残忍。

      这就是洪秀全“太平天国的理想”,这就是“农民起义”的真实面目。说太平天国“反封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一点,令人费解,无法理解,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拼死为太平天国奋战的将士们,这也是他们的理想吗?他们为什么能接受这些东西?

  当初加入拜上帝会,揭竿起义,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平等、自由吗?

  如果这样,做大清国的子民,跟做“太平天国”的子民,有何区别呢?


图片:洪天贵福手书自述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1-16 08: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6 09:30 编辑

虽然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原道救世歌》和《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中,提出要建立一个“平等”“平均”的太平世界,但实际上,这些东西不过是从《劝世良言》中捡到的基督教的碎渣而已,都是欺骗和谎言。

洪秀全的思想深处,根本没有任何进步和转变。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公平”。太平天国政权,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更腐朽,更落后,更黑暗,更邪恶,更反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9-1-16 09:31 |只看该作者
这个,首先得吃透吃准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才能这么如数家珍般用自己的语言二次创作。不下苦功不行。昨天就看了一个多小时,一口气看下来,精彩。追剧。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1-16 09:48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9-1-16 09:31
这个,首先得吃透吃准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才能这么如数家珍般用自己的语言二次创作。不下苦功不行。昨天就看 ...

看了一个多小时啊?辛苦啦东湖。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1-16 09:49 |只看该作者
东湖 发表于 2019-1-16 09:31
这个,首先得吃透吃准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才能这么如数家珍般用自己的语言二次创作。不下苦功不行。昨天就看 ...

有人看帖,对我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我尽量再写的精炼点,精彩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1-16 09: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画探 于 2019-1-16 09:59 编辑

  还有一点,令人费解,无法理解,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拼死为太平天国奋战的将士们,这也是他们的理想吗?他们为什么能接受这些东西?

1、天地混沌,人也混沌,可能当时的人们还没转过弯来。2、形势所迫,无可奈何,只能接受,正所谓里外不是人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1-16 10: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9-1-16 11:25 编辑

洪秀全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对权力也有追求,但兴趣不大,挂个“天王”的名,足以光宗耀祖就行。具体事,你们处理吧,表来烦我。
我只要好多好多钱,好多好多女人。

在永安,太平天国用了半年的时间去落实《太平礼制》,直到粮食吃光了,城中的大户,该抢的早都抢光了,才开始打算下一步的事。

去哪儿呢?

打听一下附近还有没有像永安这样有钱有粮食的地方,桂林?好,下一站桂林。

于是带上越来越壮大的队伍(大部分是难民。何来难民?太平军实行“公有制”,所到之处,所有的财物、粮食都收归“天库”,只好跟着太平军走。)杀出重围。



这半年,向荣和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一南一北围困永安,久攻不下。
向荣带的是汉人,清朝称绿营兵,乌兰泰是正红旗满族,带的是八旗军。其中乌兰泰的火器营一水儿的洋枪还有几门洋炮,给太平军造成不小的损失。但那个时代的火炮,打出来的不是炮弹,是铁弹、石弹,打人可以,攻城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城墙太厚,上面可以跑马行车,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西安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

晚清时期,最先腐烂的就是军队。无论八旗还是绿营,都没有战斗力。平时欺负老百姓本事可大着呢,一打仗,一个比一个废物。按咸丰的安排,广西“平妖”军务一概由钦差大臣李星沅全权负责。但两个带兵的都不听他的,向荣和乌兰泰之间也互相掣肘,围困了半年,还是被太平军突围而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