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0-3-14 13:12 编辑
老袁从部队转业回到老家仙桃,就开始学着养鳜鱼了。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现在,已经算半个专家了,带领当地好多养殖户养鱼,还成立了鳜鱼养殖合作社。
前两天,他打电话来,托我问一下武汉市场的水产需求情况,说本来打算春节前捕捞上市的鳜鱼,因为封城、封路,全压在塘里了,没法卖,鳜鱼是每天都要吃鱼的,不喂它不行,喂到春节后再卖,规格大了,也不应季节了,那就亏大了。
我安慰他说,桃花流水鳜鱼肥嘛,估计不久后就会解封了,那时正是吃鳜鱼的时候,加上城里人好久都没有吃上鲜鱼了,或许还能卖的更好呢。老袁叹口气说,但愿吧。
鳜鱼是一出水就要死的,冰鲜的肉质又会受影响。因此,在现在这种缺乏能供氧的特种运输车辆、连运肉都用垃圾车的情况下,搞后勤供应的都不会选择采购鳜鱼,尽管鳜鱼十分鲜美。
养鳜鱼很不容易,按湖北的季节温度,要在秋冬养出成品鱼,则只能在每年此时从广东、福建一带买回水花(孵化出来几天的),寸片(孵化出来十多天的)规格的鱼苗开始养殖,鱼苗太小,成活率不高,略大点的夏花、冬片成活率高,却又不适合湖北的季节。喂养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有鱼虾给它们吃,而且,还要经常换种各种水草来调解水质。
辛苦一年,遇上防控,鳜鱼不能捕捞上市,鱼塘不能倒腾出来投放新苗,又会影响今年的轮换养殖,确实是雪上加霜。
昨天,看到山东养金蝉的农民们也在着急,因为不知道金蝉会不会被列入禁止养殖的野生动物目录, 合作社的育苗还搞不搞,加工厂还扩不扩建,都不好做决定。
当然,还有一些租赁门脸做小生意的,房租继续交,生意却不能做,被拖的愁死了,更有一些季节性或工期约束性的生意,也会被耽搁了。
这次,全国搞防控的代价太大了,对经济的影响也太大了。
现在回头看,当初全国各地那些疫情并不严重的省市,全都跟风、一刀切、集体封城的决策是否过于恐慌?是否科学明智?当然,这些都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我着急也没用。
仅仅是可怜苍生吧,无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