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方方日记,你看了吗?
查看: 5462|回复: 1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方日记,你看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0-4-11 23: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疫情以来,有个叫方方的武汉女作家爆红网络。

爆红。

本来随着武汉重启,方方的60篇日记也封笔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又传出,方方日记即将在海外出版。

于是再次火爆,这回是红到外国去了。

红透天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0-4-12 00:03 |只看该作者
方方日记,我没有完全看,看了一部分。

开始的一部分和结尾的一部分。

都是我们版友群里转发的,跟着看了。

整个战疫期间,方方日记如雷贯耳的,想不看都不行。

《方方日记》全文太多,就不转载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找,网上有。

最初的几篇,看过之后,版友群里各抒己见,我说了我的看法。

我觉得,作为自媒体,跟那些呼喊咆哮的相比,方方说的倒不是很激烈,不是很焦躁,也不很尖锐。

但还是被封了号。不得已,找朋友转发,但官方还算宽容,转发的没有再封号。

我的态度是不太喜欢这个时候,说这些话。

疫情如此严峻,封城是必须的,就是紧急情况下的正当防卫,很多措施当时无法考量是否过当。

方方日记一面质疑官方有没有隐瞒病毒疫情,封城太迟了,一方面表达对官方封城造成武汉人的极大精神伤害的不满。

世间安得双全法?

后面几篇,就反复要求追责,要求官员道歉并辞职。

如果说方方日记有爆料,也都是道听途说的,因为她不是记者,也没有出去现场采访和调查,日记是蹲在家里根据“医生朋友”提供的信息和“据说”写的。

这是方方日记的一个短板。

没有现场第一手资料,真实性大打折扣。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4-12 00:12 |只看该作者
当时我的观点是,全民战疫期间,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很多人在逆流而上,不应该出现如此反方向的声音。

就好像战争时期,前线报道伤亡500,你说不对,伤亡700。前线报道将士齐心合力,无一退缩,你说不对,有两个逃兵。

方方强调自己说的是真话。

我觉得未必。

且不说方方日记中也有信息失实,且不说所谓“隐瞒疫情”的说法未必确切,就什么是“真实”,概念上也需要商榷。

需要全民齐心协力的时候,统一思想的时候,你一定要来点不一样的声音,真的就是“真实”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4-12 00:26 |只看该作者
后面几篇,由于反对声甚至谩骂声越来越多,方方日记一边记录“医生朋友”那里听来的疫情,和“听说”的武汉人民的生活,一面对抗反对声音。

对于反对者,方方一律定性为“极左”,并以“文革”时期来比喻当下的时局予以反击和嘲讽。

这就把一切争论,从三观不同,上升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了。

当然,那些批评方方的文章,我也看了不少,没有几个说到点子上的,都是嘲讽和谩骂。

鲁迅早就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我估计方方看到这些反对文章,一定心中大喜:技止此耳。

真的不堪一击。
我后期的观点,觉得方方日记,仅代表她一个人的观点吧,在自媒体可以随便胡说八道的今天,方方日记还算中规中矩,没说什么反D反社会主义的话。

有个说法,一开始是方方自己说,写“日记”的初衷,不过因为自己是个武汉籍作家,又被封禁在武汉,闲着也是闲着,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为十月杂志的约稿积累点素材而已。

一开始是方方自己这样说,后来是众多支持方方的人都这样说,不过是一个老婆婆在封禁期间,表达一下焦虑,愤怒啥的,何至于把方方说的那么不堪。

请记住这句话。

因为这个节点,后面有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4-12 00:30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敲黑板,划重点。
网上突然爆出,方方日记即将在海外出版,具体就是美国的英文版,还有德文版。

很多人觉得意外,因为在中美就疫情起源问题争执不休的时候,本来在国内就有很大争议的方方日记,突然在美国出版,触碰了敏感神经。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4-12 00:44 |只看该作者
于是声讨如潮,给外国人提供子弹啦,卖国啦。

上纲上线了。

上纲上线这个词儿,年轻人不懂。

这是文革期间出产的词语,就是把你不经意的言论行为,提升到阶级斗争的层面去分析研究。

比如今天阴天,你出门说了一句,这个鬼天气。

被你老婆汇报给领导。你就完了。

说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朗朗乾坤是“鬼天气”?你这是恶毒攻击D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祖国,你反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还有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

这么一上纲上线,你就是现行反革命。先批斗,再游街,抄家,打你个半死,打死就算了,没打死的,最后判刑。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4-12 01:01 |只看该作者
方方回应了关于海外出版的事。
这个需要转载一下。


独家专访|方方对海外出版日记的回应(最新修订稿)


独家专访|方方对海外出版日记的回应(最新修订稿)学人君 學人Scholar 今天
2020.4.11
学人君按:近日来关于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将出版外文版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与出版相关的一些基本事实,仍有不明之处。惟有建立在对事实的了解上,讨论才会有价值。为此,學人Scholar公众号专访作家方方,就日记出版等相关问题寻求她的回应。从她的回答里,我们可以获得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事实,而关于文中提到的关于出版事宜的相关说明,方方也给采访人提供了相关记录截图。阅读方方的六十篇日记,验证她的每一个观点,摒弃人云亦云的呼声,坚持运用自己的理智,从常识出发,独立思考,或许是弥合这个社会之间巨大裂缝唯一可能的方法。

采访人:李梅、孙绪谦,以下简称“学人”。本文系最新修订稿。

日记的出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学人:近日来,关于您的疫情日记将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是否取得了您的正式授权,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沟通过程?在亚马逊网站出现的英文、德文版的封面、简介,此前是否征求过您的意见?

方方:得到了我的授权。但并不是像网上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事先约稿。


“约稿”的是《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而我因心情不好,当时并没有同意。后来想想,觉得可以记录一下,所以初一那天上新浪微博开始记录。这个过程,我在第一篇里已经都写到过。批我的人,想必根本没有看我的记录。而且我一开始并不叫“日记”。甚至没有打算天天记,比方初二我就没有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方封微博,又比方极左攻击,让我产生一种我偏要记的想法,这种心情有点像艾芬的“老子到处说”一样。就这样一天天地记了下去。因为“一日一记”,所以别人称之为“日记”,我也没有表示反对。我的翻译白睿文先生本来就在翻译我的小说,他也有微博,与我相互关注。可能是在微博上看到了我的记录,于是联系我,问我是否可以先翻译这个。我查了一下,他问我的时间是2月17日。那时候武汉情况仍然不太好,所以我没有同意。我的原话是我“暂时没有出书的想法”,他也表示了理解。

但是到了二月底,很多出版社来联系我,也有海外的,我想白睿文先生本来就在翻译我的书,他的汉语水平很高,我还是先知会他一声。于是他立即表示他愿意翻译,并且联系了代理人。三月初,我为图省事,将全球版权授权给了代理人。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过程。我的书名为《武汉日记——封城?记录》,因为当时不知道会封多少天,没有写数字。英文封面征求过我的意见,但我因为并不懂英文,所以没有想到过标题会改动。而白睿文先生也忽略了小字(也有人说那是一个中性的词)。后来发现问题,白睿文先生也向我表示了歉意,然后立即要求所有的出版社必须尊重我的原标题。德文的封面,我当然没有看到过。德文翻译是阿克曼先生,他和白睿文先生一样,都是对中国非常友好的人。现在的销售商在促销,或许会有言论走偏的问题。我没有外文阅读能力。但这些都可以及时纠正。目前已经协商好,要求这些文字必须先给翻译看,然后交我确认。而两个封面已经都改了过来。


《方方日记》英文版封面

我在同意出版这本书时,就跟白睿文先生说过,这本书的所有稿费我都会捐出来,帮助一些应该帮助的人。白先生表示他也要捐一部分,他把我的想法告诉代理人后,代理人也表示,她也要捐一些出来帮助武汉。这些话都是二月底或三月初时说的。不要把人们都想象成坏人。不要觉得在国外出书就是卖国。这种想法很幼稚。{原文是弱智}

学人:您是否尝试过在国内出版日记?当您决定在海外出版时,是否考虑过可能会出现的争议?

方方:本来就应该是国内先出版。最初国内出版社找我时,我也是同样没有心情做这件事。但是后来疫情缓解,我就答应了。这个时间也大约是在二月底。并且同时就跟出版社说,我希望你们开高一点稿酬,我将把这些钱捐给殉职的医护人员遗属。如果多的话,还可以捐一些给其他需要的人,我自己一分钱都不留。这些与出版社的记录应该都还在。而且我也跟其他朋友商量过怎么做这件事。海外出版,在中国作家是件很正常的事,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愿意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的人读到。所以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书要八月出版,这个时间也是很正常的时间。因为六十篇日记只有十三万多字,并不长。内容是大家都看到过的。我不觉得会有争议。国外和国内的出版过程不一样,我所不知的是,国外有预售过程。这在国内是没有的。因为国内怕盗版,多是书印出来了,才有各种宣传。这个预售的提前量,引起很多人猜疑。当然也不乏有些人故意要把大家带到沟里去,比如说,给外国人起诉中国送弹药之类,这样弱智的说法,居然这么多人相信。

顺便要说的是,国内本来有十多家出版社想要出版此书,但是因为极左人士(我要说明一下,极左人士是极少数,其他的人我并没有说他们是极左,是他们自己往自己身上套的)的叫骂,目前所有国内出版社都不敢出了。我的出版人还在国内努力,希望争取抢在国外出版之前。她们非常敬业,我也很感动。

我和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学人:有一些人认可您的日记作为个体记忆的价值,但认为在这个节点到海外出版,可能会被境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甚至不乏“阴谋论”的猜想。对于上述观点您有何回应?

方方:前面说过,书应该是八月出版,现在正在翻译。而我自己还没有完全交稿。这样一本书,你们认为境外别有用心的人会怎样利用?他既然是别有用心的,既然是刻意利用,他还会在乎是《武汉日记》或者是《大国抗疫》吗?你出什么书他都会利用是不是?难道因为有人利用我们就不出书了?什么时候中国人这么怕外国人的?至于“阴谋论”的猜想,我只能说,这些作者比较适合写小说。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有阴谋的,前面我已经说了,这是很自然的过程。以我这样的人,外文都不会,而且年龄大,来找我搞阴谋,不如找个更强的,是不是?翻译白睿文先生,一向对中国友善,他翻译过王安忆、余华、叶兆言等人的作品。碰巧他正好在翻译我的作品,我们相互关注了微博,又因为工作需要,也相互关注了微信,联系起来很方便,而且微信记录也都还在。时间都很清楚,有没有阴谋是一目了然的。

学人:作为一名作家,在面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内在张力时,您觉得应当如何处理?

方方:我写日记以来,一波一波地被攻击,你们怎么没有任何觉得奇怪的想法?而是顺着攻击我的路数走?这一波无非是有人绑架国家利益对我进行要挟而已。而且他们绑架国家或部门已经多次成功了。而我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我的书只会给国家以帮助。因为我很详细地写到了后期湖北换帅之后的各种举措。写到了疫情是怎样得到有力的控制的。写了方舱医院,写了下沉干部,更写到了医护人员、志愿者、建设者们是如何努力的,以及武汉九百万市民是如何坚守的。这些人如果看了我的日记,会明明白白地看到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我的日记中,绝非极左分子曲意解读的所谓中国负面的事,卖惨的事,等等。他们的断章取义,让那些没有读我作品和根本不读书的人相信了这些。而实际上,我里面有无数的中国的抗疫经验。国外出这本书,岂不正好是推广中国式经验的好方式吗?

这个社会应包容一篇温和的日记

学人:当然还有不少读者支持您的日记在海外出版,但认为日记中有些表述还可以进一步修订完善,并建议增加一些注释说明。您是否有此计划?

方方:细微的修订肯定有的。我要告诉你的是,那么多人说我里面是谣言,其实没有谣言,全是真实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查证到。需要修订的错误有两处,一是大风把雷神山医院的屋顶掀翻了几片,我写成了火神山医院,二是,王广发医生是第二批来汉的专家,我写成了第一批专家。但这两处的核心内容都没有错。我在对记者的采访中也提到过这些。至于照片和护士的事,前者我已经说过两次,表达得很清楚了,不想再一次重复。后者第二天我也解释过,这个是有错,但并不是谣言。有一些注释自然也是需要的。所谓完善,大约就是细处的修订和文字的校正。其他仍然保持原来的样子。因为既然叫了日记,就是日记的状态。

学人:针对您日记的批评,常常越界到人身攻击、个人信息泄露。这是否已经对您的生活造成了实际的困扰,您打算如何应对?

方方:这是我管得了的吗?这是网管应该管的呀。网管们放纵这些网络暴力,是他们不作为。那些攻击我的人,暴露我家住址,对我造谣诬陷,扒了我家几代人,这些为什么没有人管?我们的技术发达到可以精准屏蔽的地步,但对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网络暴力,几乎长达两个月的辱骂造谣,为什么无人管?仅仅说不作为恐怕太轻了吧?今天还看到有人要组队来武汉杀我的信息。我是没有办法应对的。但是,我很想知道他们的后台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支持他们如此目无网纪国法,并且为什么全中国只有他们可以这样在网上嚣张跋扈。

学人:对日记的讨论,各方自说自话,社会舆论呈现明显的分裂。您认为如何才能弥合这一裂缝,构建社会的基本共识?

方方:可是你们有没有觉得,作为我来说,只不过因为被封在疫区,因为约稿而写了60篇疫区生活的记录?仅此而已。这样温和的记录,都不能包容,都要引发这么多人的仇恨,这会让无数人感到害怕。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我?因为我的言论尺度,是一般人们都会有的言论尺度,如果连我都不能容,人人都会害怕。现在网络上几乎跟WG时差不多了。而这个裂缝的产生,实际上是极左人士刻意挖出来的,他们的曲意解读和放大他们需要的言词,以及配假照片造谣说这就是我看到的照片,等等,这个裂缝根本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弥合这一裂缝,需要大家学习常识。只要有常识,这些裂缝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学人:从4月8日开始,武汉开始全面解禁,您的生活有什么新的变化和计划安排?对这座城市的复苏,您有什么期待?

方方:我一直在为这本《武汉日记》写一个前言。这个前言要表达的内容是: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被病毒磨难了一番,各有各的问题。我们早期的懈怠和西方不信任中国的抗疫经验所表现出来的自负,导致了无数百姓丧失生命,使无数人的生活遭到破坏,让整个人类社会遭到一次摧残。总体来说,是人类太傲慢,人类太自大。人类藐视微小病毒的破坏能量。这个教训是全人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4-12 01:32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并不赞成方方日记的一些观点,但也没觉得是洪水猛兽。
三观不同而已。

但这段回应,让我感觉方方日记的出现,并不像她自己轻描淡写的那样,本来无所谓写不写。

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写完出书。

至于是不是方方自己说的那样,并没有事先跟国外约稿“本来没想,后来一想,反正如此”之类的“自然而然”。

至少我是不信的。

因为我从当初的日记中,读出一种味道,就是有一定策划性的东西,你把这六十篇看完,相信能发现一些套路的东西。比如前期日记里的指责,质疑,这都是很非主流,也很吸引眼球,很容易起争议的东西。

中国作家写这种东西,最受国外的欢迎。

当时我在群里就说,方方太会炒作自己了,甚至我怀疑方方背后有团队。

一个过气好多年的老作家,突然爆红网络,绝非偶然。按照常理推断,她本人未必有这个能力。

后期日记里的比如“极左”这种文革期间的词语,在中国已经消失四十年了。我63年的,都不算经过文革的人,因为文革时期我太小。比我小的就更不用说,没记忆。

多数网民并不知道“极左”是什么。

只有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中,还有极左和右派之类的词汇。方方日记在告诉我们,或者是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依然是极左势力的主场。

说明白一点,我怀疑方方这些日记,一开始就是写给外国人看的。至少在二月份,方方已经确定这些日记,要在外国出版了。
分隔线。


我自以为,我不是阴谋论者,我是个怀疑论者。

今天群里有个测试工具,测试心理年龄。

之前测试过无数次,没超过20岁。色爷和我师父玉玲珑都说过,醉笑心理年龄不超过八岁。

这次突然暴涨,八十二岁。都。

色爷跟师父应该祝贺我一下,最好再发个红包祝我寿比南山。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4-12 01:36 |只看该作者
我特别喜欢这段批语:

你的心智年龄为八十二岁。应该是一个成熟儿老到的人。

不对逻辑思维方面已经没有多大的兴趣,很多时候会选择通过生活中实际得出的经验来判断,而且由于对自己独到眼光的自信,你一旦确定了自己选择的结果,就不会再游移不定。

你有一颗坚韧和老练的内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0-4-12 01:41 |只看该作者
差点看哭了。

醉笑终于长大啦。

不过,从八岁一下子就跨越式滴达到八十二岁。

这成长滴步伐,是不是太大了点?

幸福来滴太突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0-4-12 01:42 |只看该作者
想看方方日记的,我提供一个网址,感谢财新全文转载。
http://fangfang.blog.caixin.com/archives/220631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0-4-12 02:08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两点多了。

说晚安,太晚了点,说早安,又太早了。

拜拜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0-4-12 09:50 |只看该作者
  说几句吧,这几天《方方日记》算是一个热点。想不看都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0-4-12 09: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0-4-12 13:45 编辑



       1,如何看待《方方日记》?
  
     首先《方方日记》60篇我全看了。基本上都是武汉封城期间,方方写完,交二湘发了以后,我是第二天早晨读的。其实就文学性来说,《方方日记》没什么太突出的。和她的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等作品来说,不值得一提。火了,当然是纪实性。有人说方方日记不是第一手资料,因为她没到现场采访如何。我不同意。首先,方方身处疫情中心武汉,而且身边确确实实有亲友在这场疫情中中招甚至死去。她听说的和我们听说的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她听说的都是武汉人的感同身受,包括她自己。至于其中的记录是否有错误的地方,应该说在所难免。细节1是殡仪馆的大厅里死者的手机扔了一地。细节2就是那个后来死去的护士。我眼中,这两个细节无关大局。即使是有失误,对整个《方方日记》来说,也没有失质性的影响。
  
   其次,《方方日记》写了啥?


    方方在日记里主要记录了武汉封城期间,特别是开始时病人在各大医院聚集,一床难求,无助甚至绝望的情景,当然也有人在等不到床位就死去了的惨状,还有封城期间武汉人心里的恐惧,生活的不便等。当然,也肯定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湖北武汉换帅后各级政府尽力保障民众生活的情况。


   最让反对者垢病的一是所谓写了阴暗面,二是追责说。方方在日记中多次提到要追责,武汉疫情先期应对不利是一方面,关键是谁,是哪个领导或者是哪级政府隐瞒疫情,“一个人传人”的传染病特征,要中央派了三批专家组,“在钟南山院士的一再追问下”,才最终水落石出,并由钟老宣布后,整个防疫工作开始真正重视起来。有人欺上瞒下才使得疫情初起迅速曼延,病死率居高。


    我的观点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绝对不会只有一种声音。
特别是针对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角度,太正常不过。最简单的吃个饭,点个菜,还众口难调呢。对不?有人说,方方日记的角度过于黑暗,我也没觉得。她在日记中也写了许多援鄂医护人员、本地志愿者的正能量事迹,当然也有感恩。而且,做为一个个人日记,她说的她记的只是她看到的听说的感受到的,这有问题吗?况且,歌颂正能量的体制内记者作家等太多了,还多她一个吗?说白一点,《方方日记》只是一个退了休的前湖北作协主席,65岁的老太太个人的文字记录而已。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0-4-12 10:11 |只看该作者
  没完呢,先下楼取个快递!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0-4-12 13:01 |只看该作者
方方摊上事了,摊上小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0-4-12 13:09 |只看该作者
我是挺方派,因为自始至终未见做错啥事,而且疫情期有助大家宅家读日记,减少没到处乱跑风险。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0-4-12 13: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0-4-12 14:27 编辑

     2,《方方日记》在国外要出版了,天塌不下来。


       武汉封城期间,《方方日记》一时读者众,据说有五千万人。不知这个数据从哪里来的。但是,大家争相传阅,这个确实。甚至,象过年就得看春晚一样,疫情期间《方方日记》成了一个大家情绪的出口。日记屡屡被删被屏,但是我们还能看到。我觉得说明一个问题,管理者也没真想管。如果真想管,用大数据,用关键词早就屏得死死的,你根本就不可能看到。这是一个信号,克制的方方也没让管理者感觉非屏不可,有关部门也没有直接找方方说什么。


    武汉封城结束,《方方日记》停笔。其实,《方方日记》的出版早就有了消息,首先当然是国内的出版社,有《收获》杂志社,还有几家找方方的。


   但先爆出出版消息的是美国英文 版本和德文版本,美国亚马逊网上开始预售。据说还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出版公司。中国著名的媒体人胡锡进评论说,《方方日记》的出版会使方方的读者群迅速分化,支持者会有“白支持方方了”的感觉。


  老实说,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心里开始也不太舒服。如果是国内出版社先出,英文版和德文版再出是另一回事儿。果然,国内一时舆论大哗。


    反对者称,方方是递刀子的罪人,叛国者,真是欲杀之而后快。挺方者也一时情绪萎顿了许多。


   冷静下来后,我觉得《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真的没什么。首先,它成为不了所谓外国政客向中国索赔的证据,自然也算不上刀子。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方方日记》发表了这么久,我不相信外国人才看到。如果这是证据,早就是了。不出外文版本也跑不掉。方方说的追责、质疑湖北、武汉当局开始应对疫情不利也不是什么内幕消息,临阵换了湖北省委、武汉市委书记就是明证。

   刚才说了,《方方日记》是什么?就是一个退了休的前湖北作协主席,65岁的老太太在疫情封城期间写的日记而已。它不是什么政府报告,甚至连正式的新闻报道都不算。


   而且,有人担心关于少数外国政客向中国索赔的问题。我一直感觉是杞人忧天。首先,传染病的发生,蔓延是公共卫生事件,而且至今关于病毒起源说还有诸多版本,再则这只是少数政客的哗众取宠之举,不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用老人家的话说,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不去理他就是。不过,如果目前的中国还是腐败孱弱的清政府,弄得八国联军打上门来割地赔款也没准。


   今天的中国,谁敢?


    美粉们自已害怕洋大人,就一再鼓吹洋大人的可怕。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质问美国政府关于病毒起源。这给美粉们吓得,得罪了美国人可是了不得了。美国人要赵立坚下岗,中国政府道歉,不然就如何如何。可是,事情过去了月余,赵立坚下岗了吗?中国政府道歉了吗?外交官们是有严肃的政治纪律的,赵立坚、华春莹的推特发什么,尺度如何,真的用不着我等小民操心。


  说远一点,那天我在群里说,中国政府可以做的还有一条,修订一下核战略核政策。向俄罗斯学习,我才不承诺什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呢!当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必须使用,而且不排除先发制人。


    美国,包括欧洲诸国,哪个国家不怕俄罗斯的核威慑?


     扯远了,再扯回来。综上所述,《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没大事,天塌不下来。它成为不了所谓的证据,外国政要捅向中国的刀子,最多能让反对者甚至一部分挺方派恶心一会儿而已。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0-4-12 13:52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0-4-12 13:09
我是挺方派,因为自始至终未见做错啥事,而且疫情期有助大家宅家读日记,减少没到处乱跑风险。

那你说,为什么全社会有那么多人反对方方呢?特别是发行海外版的事,为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0-4-12 13:53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0-4-12 13:46
2,《方方日记》在国外要出版了,天塌不下来。

好像都是挺方派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0-4-12 13:54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0-4-12 09:51
1,如何看待《方方日记》?
       首先《方方日记》60篇我全看了。基本上都是武汉封城期间, ...

是方方有病,还是我们这个社会有病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0-4-12 15:0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4-12 00:03
方方日记,我没有完全看,看了一部分。

开始的一部分和结尾的一部分。


《聊斋志异》好像也是道听途说吧?谁规定的不许写道听途说了?

      再者, 人家《方方日记》的作者自己都说了,是记录的一些朋友所说,干嘛又非要求她必须写实呢?倒是有拿着手机去医院写实的,当晚就被警察找去了,没隔两天,下落不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4-12 15:03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4-12 13:52
那你说,为什么全社会有那么多人反对方方呢?特别是发行海外版的事,为什么?


你去仔细统计一下,看看反对方方的人和挺方方的人,各自都是些什么素质、地位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4-12 17: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4-12 13:52
那你说,为什么全社会有那么多人反对方方呢?特别是发行海外版的事,为什么?

还可一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方方呢?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就木有一桩物事有过一致意见。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0-4-12 17:1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0-4-12 18:18 |只看该作者
担心方方日记海外出版被利用事,多余;半个方舟子+成千上万裸官早把事坏那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0-4-12 18:24 |只看该作者
至少那位好像因为方方没能获奖的诗人恨死方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0-4-12 18:55 |只看该作者
楼上烟云兄的跟帖是较为客观公正的。方方日记在美出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不下来!个人赶脚她在美出书倒是一件挺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因为这次美国对于疫情控制的能力在世界上算倒数了,在一个疫情混乱不堪的国家出版这样的书就是一个天大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0-4-12 19: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在国内发发就行了,还跑美国出版去是几个意思?
人老美是借机炒作,你真以为自己文采了得,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要不你就是嫌老外“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东亚病夫”这样的帽子扣得还不够严实。真的,求你别打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幌子,做国难当头的逆行者,没人会觉得你伟大。
该下的下了,该追封的也追封了,你应该感谢有个强大的祖国,在疫情爆发期间想着建医院救人,而没有像老美那样挖坑埋人。特朗普狠起来连自己的人都甩锅,更别说对中国了,你授权出版无疑是给老特那老头儿在做甩锅铺垫素材吧?
别看有人支持你就以为自己是大爱仁者,人乱港分子还有数典忘祖的帮衬呢,这年头谁还没几个意气……哦不,是臭味相投的朋友,你说是不是?挺方派别激动,此处有个表情包~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0-4-12 19:4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4-12 01:32
我个人,并不赞成方方日记的一些观点,但也没觉得是洪水猛兽。
三观不同而已。

八十二岁你不要介怀,心理成熟老道却是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