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5-18 10:53 编辑
太医的诗词及其他
首先要说这个题目让我挺纠结的,到底是太医,还是国医,想了半天还是太医吧,也不做其他解释,各自理解就是了。
院士中医张伯礼老先生最近挺活跃,先是在某讲座(演讲)里图文并茂的怼那些“非爱国者”,然后展示了他的诗词“才华”。他怼谁那是他的权利,我不反对,当然也没有欣赏。至少他怼方方我就觉得挺滑稽,两个本都是体制中人,各自术业不同,也不存在同行冤家,老院士自己扒拉中药,方方是一个原来爬格子的写字匠被官方俗称为作家,如今她的疫情期间的日记,惹出那么多是非,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至少那个我看过大多半的日记,没啥金句,也没啥反骨,情绪表达是日记体文字里寻常见的东西,文不文学,是否有其他什么意思,那都是各自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她日记里表达的情绪,尤其是疫情发生之初的那种焦虑,困顿,愤怒,我觉得那是很正常的情绪化表达,至于后来有人非要看出其他的东西,那是各自的眼神和理解能力了,不说也罢。
所谓术业有专攻,当下要是说谁家的肺治疗汤子最好,那一定是非张伯礼院士领衔的莫属。
更所谓隔行如隔山,不懂就是不懂。至于这个新冠肺炎治疗的汤子好不好,多好的疗效,有多神,相信业界自有说法,不说也罢。因为还有莲花清瘟在旁边摇头晃脑呢,当然也有耷拉了脑袋的双黄连闹剧。
张院士是老中医,一大堆头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一附院副院长。
按照我最简单的理解这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不然也不能此等荣耀。
张院士在中医界的业绩和成就,值得肯定。
但是,看了张院士的那些诗作,恕我直言,绝不是他的强项。有人偏偏去追捧分析张院士的那些诗作,我觉得用时下最火的几个词最好表达,不是递刀子,就是别有用心。
人在高出容易飘,老院士也是吃五谷杂粮的,兴致所至,写点自己觉得很“诗”的诗,这个无可厚非。
当然你非要较真去分析张院士的七律,从平仄说到对仗,这简直就是鸡蛋挑骨头了,你首先得明白,人家的这个所谓七律,就是字数上的格式,其他的你问老爷子平仄,我敢打赌,他一定不懂,懂了就不敢,也不会这么整了。
其实机理都是一样的,抓一把中药材就能入药,弄几十个文字就可以成诗嘛。
再恕我只言,就这诗作水平,如果是科考,基本不是孙山之外,而是乱棍打出。
但是,老院士是行走上书房的高人,是医者仁心,妙手挽苍生的高手,成天虎守杏林,龙蟠橘井,作诗是爱好不可以啊?
所以,别挑了,凑合着看看得了。
前不久一个内蒙前文联的主席写文怼方方,还顺便展示了他的文字才华,把他那些狗屁诗作拿出来晒,结果网络上看吐了的乌央乌央,也不怪,你好歹也是文联的,至少也该专业点,把诗写成那样,还好意思拿出来晒,这得多大的心啊。
专业的都那个德行了,你凭什么要求不专业的张院士一定要写出专业的律诗?
就这样吧,这世界早就这样了。 2020年5月18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