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散步的时候,在百度首页上看到一个小视频。
一个很漂亮的猫科动物,有人说是猞猁。
我也以为是猞猁。
但马上有人更正说,这是狞猫。
看得我大吃一惊。
我居然不知道什么是狞猫,闻所未闻。
自以为博学广闻的老醉笑,居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动物叫狞猫。
又惊又愧。
于是赶紧问度娘。
回到家,又百度链接了几种不常见的猫科动物,如薮猫,兔狲,虎猫,豹猫......
同时学习了物种的分类。
心得有二。
第一,一直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已经过时了。今天知道,进化论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偶然一两个反面例证,不足以撼动进化论在生物界的地位。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是科学的态度。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物种,从起源到分类,无不遵循着进化论的基本原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同一物种向不同的方向进化,不同物种向同一方向进化,都是环境造成的。
比如种类繁多的猫科动物中,体型大小,身体高度,前后肢比例,尾巴长短,脚掌大小,毛色等等,无不由不同的生存环境决定。
当然,进化论也有瑕疵,比如人类的进化,从猿到人,缺少关键环节的证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DNA。DNA是一切生物的源代码。
DNA的出现,早于所有生物的出现。生物的进化,只是在DNA上的遗传与变异。
那么原始的DNA是如何形成的?
生物进化得起点在哪里?
没有起点。
比如现在最热门的“新冠病毒”,我们叫它“病毒”,严格来说病毒连生物都不算,就是一段DNA,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膜。膜上还长着冠状突起,为了能勾住动物细胞,便于传播。
这段DNA是特么谁编写的?外面为什么会包着一层蛋白膜?
大自然会制造这玩意?编写DNA,再给丫包上膜,膜上再安上钩钩?
据说达尔文后来皈依了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