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寺内碑刻载,卧龙寺创建於汉灵帝时(168-189年)。
卧龙寺隋朝时称“福应禅院”,距今已1800多年。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年),先后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976-997年)更寺名为“卧龙寺”。
元朝时,卧龙寺得到重修。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当前寺内保存下来的元、明、清石碑多通,记述了这段历史。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给卧龙寺带来新的繁荣。慈禧太后施银千两重修庙宇,并建立石碑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日”、“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当时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贡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诏令送卧龙寺供养。所以寺内小型佛像甚多。1931年,朱子桥将军等人筹资修整了大雄宝殿和禅堂,同时广购佛经,创办了佛学国书馆。后又请太虚法师来讲经说法。对东院、西院房舍都进行了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