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座有兰言 于 2020-11-22 11:07 编辑
在咱大六星,就好比一个独立小锅。这个锅里前几日突然冒出了一个《大理寺》。话说别的版面都四个字,唯独这大理寺是三个字。虽然在版末立着貌似三足鼎立力扛千斤之势,但毕竟孤零零地存在无以呼应,显得太不合群。即便它意在傲视群雄,但咱大六星的锅民各个豪气干云,岂容它一枝独秀?有句话叫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念及同在一个锅里之谊,不若咱们三味书屋屈尊降贵,改为《上书房》好了。
为严谨况议,我耗时翻阅“上书房”之释义,几经对照,暂确认为原尚书房后改为上书房。上书房师傅乃为帝子之师,书房乃帝之子们读书之地。To:与书屋同意。
至此谓大六星治锅大理寺,兴文上书房。一个严谨治锅治学之地风貌呈现。
大理寺有大理寺卿们掌控咱不相干,上书房有尚书大人们执掌可期蒸蒸日上。而我们这些水军也可以很傲娇的说,咱是上书房行走的。张口也都豪气冲天。
取一静谧之地,书写顽劣字句,往来书房行走,比肩帝师闲趣。不在韵上,随便打个油,各位看官一笑而过吧。
So:记得以前改名时好像有过这个提议。
附陋文:从黑白深处走来——忆同学少年
别时远,相见欢。师生一场,前世修来的缘。
遥记少年,我们眼里的世界虽然也是五彩缤纷,但这五彩的世界,却被牢牢的定格在黑白相片的深处。这是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深深的烙印。
当记忆已经模糊,当小伙伴儿们都已渐渐失联,而那记载着青葱岁月的画面,却愈发的清晰可见。
虽然我们都有很多遗憾,那只因我们醒悟的太迟。 但至少我们都天真无邪过,但至少我们曾朝夕相伴过。
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相隔,对于曾经十几岁的我们总有一些画面越久远越清晰。虽然模糊去了曾经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但同时也抹掉了心中的尴尬和芥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记忆深刻的片段。当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时,依然是一部庞大优美的交响乐章。
看着三十多年前老师年轻美丽的模样,想想曾经调皮捣蛋的我们,岁月就这样不经意地将故事拉的越来越长。
人这一生最难得的就是在你懵懂的时候能遇到一个好老师,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的幸运,但我们很庆幸,几十年后我们仍然能够跟人生导师欢聚一堂。
学生在老师面前叽叽喳喳欢呼雀跃,虽然都已经年近半百的人了,但在老师面前,永远都是学生。也非常难得我们还有这样的机会,重演曾经的天真烂漫。
为什么我们的相见总有这么多的话说,为什么我们的相聚总是这样的欢乐,为什么听到一声召唤我们能放下手中的一切,只因,为我们想重新围聚在老师身边,回忆那些属于我们共同的似水流年。
曾经的岁月里有你有我有他有大家,还有像家长一样的老师对我们谆谆教诲着。如果你活了半辈子还能在人前撒娇.喧闹,那么这个纵容你的人如果不是父母也就能只有老师了。
光阴再怎么无情,至少我们还有这一群有情有义的师生。人生再怎么无常,庆幸我们还能欢聚一堂。
常伴不易,相见有期,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