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0-12-7 10:48 编辑
继续一些思考
我觉得在杂谈,柳二已经不适合任何讨论的话题,所以,这个话题,二啊,你就免了吧。因为你现在胡搅蛮缠的本事已经出神入化了,你哥我这个人不喜欢纠缠。本来可以认真讨论的话题,你非要带偏,原本在说“望江救援”有无瑕疵,你就会觉得是对你们警察的偏见,这思维方式很让人无语。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警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群体,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当,但这是职业决定,法律赋予的,你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所以,风险和担当是必须要有的。
警察救险的事迹太多了,可以说可歌可泣,舍生忘死。相信大家都看过警察是怎样冒着坠落的危险,高楼边奋力一跃拽回轻生者,危险不?他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但是,舍生去救,这不仅仅是职业的使然,更有人性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事情举不胜数,所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是社会这部大机器上,最不能缺少的一环。
望江救援出警警员现场处理有无瑕疵,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不想做过度的引申和解读了。但事情都有个基本的原则,或错或对,或可能有一些中立。我在上一篇文里也没有主张过任何要处理什么当事警员,因为你看到的视频照片会不会有误差,误导谁能说清楚?或许只有现场的目睹者能给出最好的答案了。
有一点是必须共识的,你是接警出警,不会不清楚救援的因由,是车祸,是火灾,还是治安案件,还是救援落水,我相信针对不同的报警会还有最基本的预案和准备,当然我们看到的没有,就值得探讨了。你出警到现场,两手空空,又不会水,你确定是去救人?!小拍那篇文里说了一下台湾警察的情况,说实话也是一种比对。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2017年我们的一群发小同学在一个从事日产经贸的好同学组织下去了一趟日本,来回一周多一点,主要在大阪和京都周边,大概是到日本的第三天,我们十几个人在奈良那边,带着我们去的哥们问大家:中午吃什么。大家说:吃面条吧。我们这个同学日语很棒,但是奈良这地方有什么好的面馆他也有点懵,他正四处看,看到了前面十字街头有一个派出所。他拽着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让其余的人在原地等着。我们直接就进了派出所,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日本的派出所,感觉和我们差异不大,进去之后,马上有警员接待,我同学叽里咕噜的和对方交流了半天,我们看到接待的警员笑容满面,一脸客气,然后从案几上拿出几张就像我们常见的饭店宣传彩页,一一指给我的同学看,我同学明白了,临走那日本警察还冲着我们一个劲的鞠躬。
出了门,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才明白,原来这家伙是到派出所找面馆了。说这个事情,是觉得日本警察和派出所的服务能力,确实是值得佩服的。
当然,国情不同,我相信我们也不会去派出所打听那里有好的面馆,所以就不多说什么了。在结束日本之行回来的飞机上,我和那个同学交流,他说了一句话让我觉得值得深思。他说,你看看,我们大连原来的派出所机构,基本都在十字路口的某一个点上,现在你看看还有吗?在要道地设立派出所,有太多的好处。他就说了这么一句,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现在多少人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属地的派出所?我身份证生日日期搞错了,办理退休的时候,如果按照现在身份证的日期就会延迟三个月,我去原始出生属地派出所调出生户籍,找派出所找了整整一个多小时。
我昨天说过,现在普遍都是警力不足,治安警力不足,交警警力不足,城管是不是警系,也是城市管理更是大批的临时工充斥。这种大量的用辅助可能也是无奈,但是,这些招入的人能力素质如何?有过考核吗?
看看望江救援现场的那几位警辅兄弟,恕我直言,就这身形身板,他们不敢去救是理解的,因为就那样身材,救人不成把自己搭上太有可能了。
部队里有很多强化的东西,比如十公里负重越野,比如武装泅渡,比如耐力比拼等等,说到底就是为了保证队伍的战斗力。老柳你也不妨出来走两步,你这身材算是还不错,你自己说说你的兄弟们有多少这样该有的基本能力?
别抬杠,我昨天说救援该带点起码的东西,你这个二货思维就开始延展还要巡逻车上应该配有皮划艇、救生圈和打捞网、滚钩、排叉等,同时,还应该配备无影灯、手术床、输血设备,还要有修理煤气、自来水、配钥匙等工具?胡搅蛮缠很有意思吗?二球!几乎和这个事例相近的就是昨天我看到重庆的两个警察兄弟,接到一个人落水湖中的时候,带着救生衣,救生圈到了现场,顺利救援,比一比差在哪里,还用说吗?而且人家也是在冰冷的水中,还是在夜里。
没有人要求警察一定无所不能,是超人,但是最基本的事情该怎么去应对这个是不是值得思考?
最近无锡都在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12月3日西石桥的84岁老奶奶陈杏妹,这位84岁奶奶跳入河中救下3岁孩童,老人家还因没救起孩子母亲而自责。
我们也许不该倡导和鼓励一个耄耋老人如此的英勇壮举。但是,她透视和折射出的东西,希望都珍惜。
就说这些吧,算是表达了我的观点,这个话题我不再参与了。 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