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所以可怕,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她从高原上奔腾而下,由于河水流速的原因,泥沙不会淤积到河底,所以他的中游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当她冲过开封,就来到了华北大平原,这里地势低平,河水流速缓慢下来,这意味着泥沙也沉积下来。
这些泥沙把华北平原的低洼地带,用肥沃的淤泥填平,成为农业沃土。但是这也是她不停泛滥的原因,随着河床底的泥沙淤积越来越高,水位也不停的上涨。直到淤泥填平河床,河道不复存在,海量的黄河水只能另寻出海口,于是灾难一次又一次的降临。
随着人类不断的强大,黄河人不再是江河台地上的小部落,他们团结起来,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开始拥有了智慧,聚集起一定的人力与黄河抗争。黄河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类无法阻止黄河带来的泥沙,黄河人能做的就是只能是筑堤坝,将黄河水道固定。
从春秋时代中期,黄河人就开始在下游修黄河大堤,试图用土石工程束缚黄河这头洪荒巨兽。也许是大禹、河伯、夸父,这些上古治水英雄的传说激励了黄河人,给了他们勇气。当时他们恐怕想不到,他们开启了一项延续2千多年的大麻烦。2千多年前的人类,连铁制工具都没有的时代,这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是修筑一座城墙,是修筑成百上千的城墙。
黄河人的精神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顽固。在周天子时代,他们可以把一项政策延续数百年,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不肯丢弃,比如井田制。面对黄河,他们的顽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黄河冲垮了多少堤坝?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20多次。这意味着不到2年就有一次决口,每百年就有一次大的改道。
黄河的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提升,黄河也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流。所以年年都要修堤筑坝,一年又一年,修了再垮,垮了再修,这2千年来从未间断。黄河人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黄河殊死搏斗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