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10-30 11:07 编辑
钻石有许多面,又坚硬无比,所以钻石价格高昂。还有一种东西,虽然随处可见,却让我们永不能缺。那就是水滴。而那一点点的水滴也能折射出璀璨的阳光,细小的水滴结在空气里,还能幻化成海市蜃楼……
读到刘易斯的《看新娘》,立刻会被一股清新的回忆和浓烈的喜庆气息所冲袭。
我喜欢这样以小见大的散文,就一件小事,不加刘心武似的点评,不加余秋雨似地升华,不加杨朔似地铺陈,不雕琢玩弄词藻,只白描一般叙事,不动声色地说着一段往事,慢慢地牵引着你的情思。
“在儿时的记忆里,唯一能与过年相媲美的就属看结婚的新媳妇了”一开头便把“看新娘”和春节并列,显示出意义和趣味。
以后,文中把“孩子”和“新娘子”的关系,写的惟妙惟肖,丝丝入扣,那种生活气息,那种对美好往事的眷恋,全在叙述中迸射出来,像开锅的爆米花,璀璨芳香……
“穿梭在大人之间”“互相追逐着”,他们是精灵,他们是快乐的种子,他们是新娘队伍了拉拉队更是唯一可以和新娘子结婚的喜庆气氛融合在一切的有机元素!
“新娘子”在结婚的时候要大哭的,这里孩子是欢笑的,而这种戏剧的对比是暗写的,是从作者的轻快叙事里才感觉得出。
没看清模样的“新娘子”进屋了,这还了得,孩子们没看清楚是不行的,撒糖果撒“香烟和染成红色、绿色的花生”那不是给大人们的,是给孩子的。
“新娘子”好不容易坐定了,孩子们又去“趁大人不注意,把被角儿上缝着的红枣、栗子,甚至是硬币给‘洗劫一空’”。谁会不注意?只是假装看不见,让孩子们高兴罢了。
喜酒喝完,大人们都回家了。孩子们是不走的。“只有小孩子还执着地‘要烟抽’”。而这要烟,比现在新郎新娘子的吃苹果要文明、机智,有意思的多。
“可新娘子不能轻易地给他们,只有经过多次的‘交锋’,新娘子似乎终于拗不过他们,才在小姑子或小叔子的保护下,打开抽屉,拿出盒烟和些糖果,把烟盒拆开,一人一根儿。孩子们便心满意足地回家了。”新娘子和孩子们的“交锋”那种拉锯战,那种斗智斗勇,最后佯装失败,对孩子,对新娘子都是多么的难以忘怀的的快乐啊!
孩子也会饿的,他们闹腾累了,饿了,要回家吃饭。“吃完饭的孩子们不多久就回来了。穿梭在各个房间,就等着新娘子再发烟。”
就这样孩子一直要闹腾到“终于在大人的寒暄中被领回家时,”这时候“夜随即就深了。一对新人要共享洞房花烛夜,要到了烟的孩子们也有甜梦入枕。”多么美丽的一副喜庆场面啊,新娘子虽然累,但是这种回忆会和孩子一样甜美……
第二天,孩子们照样不会放过新娘子的……
就这样,作者把“看新娘”的主题和场面描写的活灵活现、形神毕肖,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连一点标点瑕疵都没有的文字,让读者如同品味着一杯研磨过滤都极其好的蓝山咖啡……
尤为可喜的是作者笔触简洁,文风俏丽,文字简洁生动,生活气息及其浓郁。这和无病呻吟或者抓住点小事就无限升华的假大空散文,是鲜明的对照。
读毕刘易斯的《看新娘》情不自禁,写以赞之。
2010年10月30日9时于和睦家园枕石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