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的内蒙之行,只有短短2天时间。我们游过克什克腾大草原、看过阿斯哈图大石林、洗过克旗热水塘温浴、品过份量充足的蒙族餐后,此行虽有走马观花之嫌,但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最后一站是去位于克旗东部的大青山景区。这里是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九大园区之一,建有内蒙第一高山索道,系有“内蒙古象形石之最”之称。景区主要景观包括第四季冰川遗迹岩臼、象形石、峰林、高山草甸等,重中之重是那些象形石,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可能旅途劳顿,在去青山景区的路上,我们一行5人的兴致都不太高,蔫蔫的都不说话,去草原之前的兴奋劲荡然无存。 直到接近景区,看到山上不同造型的巨石,大伙儿的神经才开始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某块巨石到底像个什么动物或是其它什么物件。 坐上缆车向山顶进发的过程中,形态各异的巨石从两边掠过。缆车之下,是高矮不一的树木和灌丛,还有不知名的山花随风摇曳。 缆车的距离不短,大概需要二十多分钟才到山顶。山上的风景别有洞天,有峰林,有巨石,有草甸,还有多得数不过来的各种植物。 印象最深的是山顶的草甸,四周群峰环绕,甸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给雄性的大青山平添了几份灵秀和柔美。 最爱那种半人高的不知名的植物,叶子不多,花茎很长,果实红得发黑,很像熟透了的桑葚或是草莓,让人有种品尝一下的冲动。 当然,青山景区的主角还是那些来自远古的石头,一个个造型别致,风韵天成,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神秘感。 比较有名的,应该是鹰石、蛇石、龟石、蛙石、天犬石、双熊石、险石、老夫老妻石……个个鬼斧神工,形神兼备,令人叹绝。 这里最神秘的还不是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而是石头大小不一的岩臼。 关于岩臼的形成,至今尚无定论。景区的导游们借此充分发挥,解说得一个比一个邪乎,有一个景点甚至直接被命名为“世界之秘”。 所谓“世界之秘”,不过是巨石凹陷进去一个大嘴一样的缝隙,缝隙里再有一个小坑而已。 缝隙不大不小,刚好能够伸进一个脑袋。大人小孩们纷纷探进头去想探个究竟,但谁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在青山景区的两个多小时里,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忙着彼此照相摄像了。 我算是最为忙碌的那个人了,不仅要负责为妻儿照相摄像,还要尽可能兼顾到同行的其他伙伴,尽量让大伙满意而归。 妻儿的兴致都不错,非常配合地摆着各种造型,给了我不少提高照相技巧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岩哥同学,此番内蒙之行,拍照的兴趣始终高涨,自导自演了很多“拍摄情形”,留下了一张张极有个性的照片。 偶尔,我还组织妻儿来场顶牛之类的即兴表演,之后启动相机的拍摄功能,把娘俩儿难得的热闹场景记录下来,连同大青山的美景,一起珍藏在岁月的记忆深处。 忘了从哪年开始,反正是内蒙之行后不久,极爱照相的岩哥逐步没了这方面的兴趣,再带他出去游玩,很少主动配合照相,有时还故意搞乱,叫他跟父母或其他人合影更是难上而难。一直到高中毕业后,臭小子才不再拒绝跟爸妈合影留念。 2011年8月25日晨草于辽宁沈阳,2021年4月4日晨完善于河北石家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