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去过上海,不敢多做妄言,但也知道上海人惯叫外地人作“赤佬”,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充满善意的词汇。估计是上百年历史的“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定位,让上海在国内其他省市面前,总是充满了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还记得电视剧《大染坊》里的桥段,上海老板在面对去拜访的济南同行时那满满的傲慢,张口闭口“小地方来的……”。感觉在以“绅士风度”自居的上海面前,其他的省市都会有一股子怎么洗也洗不掉的土腥气。
这次爆发的上海疫情,让上海城市管理中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尽数通过短视频袒露在全国人民面前。比如见死不救的救护车、对外地人歧视性的政策、对患病儿童集中营式的粗放管理、对志愿者恶语相向……诸如此类,很多网民在痛批的同时,甚至都带有一些幸灾乐祸的戏谑语气,说没想到上海也有这么龌龊不堪的一面。那感觉,就如同有一个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美男子,平日里总是目空一切,让人不由得在他面前自惭形秽,而现在,却看到他蹲在马桶上痛苦的便秘,大汗淋漓痛苦呻吟。这一瞬间让他们觉得,上海也不过如此。
其实,其他城市如果遇到了这样严重的疫情,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但是,谁让上海这次触了霉头做了主角呢?这就是一个城市的命啊。但也许是有了这样的前车之辙,很多城市在采取封控措施的时候,都增添了很多人性化的举措。比如北京,对确诊感染的患儿,就允许一名家长陪同治疗;而杭州,面对疫情中备受蹂躏的大货车司机,就采取了如视频中这般温暖人心的人性化举措。当他们听到这句“来了就是杭州人”,再联想到在别的城市如“丧家之犬”般的刻薄对待,能不发自内心的感动莫名吗?
相比被商业气息侵蚀入骨的上海,文化氛围浓厚的杭州,如此温暖人心的举措想必并非是临场作秀。这次上海疫情,一位山东大姐感染确诊之后流落上海街头,悲苦交加的境遇被媒体报道后,老家山东兰陵派出救护车千里救援,把她接回老家接受治疗,这全国首例的跨省救援,何尝不是“情义山东”精神的最佳体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