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2-6-29 13:11 编辑
现在数码相机普及了,电子照片保存起来方便,就很少有人去冲洗(打印)纸版照片了。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能很快找到的,还是以前保留的那些纸版照片,大大小小十几个相册,翻起来还是挺方便的,反倒是电子版照片不知道存到那个爪哇国去了,找起来麻烦也懒得找了。
翻看相册的时候会发现偶尔有一两个位子空白,那就是那张照片被人要走了,我记得我外甥女来我家玩的时候,把我结婚的照片拿走了几张。
说起要别人的照片,那可是以前的一个习惯。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家里有一面相镜子,就像现在大街上的玻璃橱窗一样(类似),木头框,前面是玻璃,后面是一层薄木板能拆卸的,把木板打开,把照片一张一张整齐排列在玻璃面上,盖上一张白纸(或红纸)做背景,再把木板盖压上压紧,用小钉子钉在木框上,相镜子就做好啦。挂在墙上,绝对是一景儿。没事过去看看照片,外人来了也会津津乐道的看照片讲故事。
相框里的照片如果全是自己的,那就没意思了,如果是大家都不认识的外人,也没意思没有话题的。最好是亲戚、朋友的有点故事的,越全面越好,比如我姐姐家摆着我家清华小时候的照片,别人来了问这是谁呢?我姐姐会说是我妹妹家孩子,现在人家都去美国了,外人会说“啧啧,看看,从小就看出出息样儿”。
也有荒唐的,比如我初中的时候干的傻事儿。初中语文老师拿了她家孩子的百日照给我们看,照相馆照的那种,我就特别想要一张,还跟老师说了,老师稍微为难的给了我一张,我如获至宝。可是过两天发现,这张照片没地方放,也没敢跟姐姐说放我家相镜子里,东藏西藏的终于藏丢了。到现在还对那个老师有点愧疚。
现在要是再回农村,大姐家估计还能看到这样的相镜子,里面有我结婚典礼时候的照片,是我外甥女拿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