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你自己
言为心声,发乎内而形诸外。
表达在外的言语表现出来内心的状态。谁若表达出来恶语恶言,表明他或她自己的内心深处是恶的。
恶,不善,意思是乱糟糟的。不是说这个人多么凶恶,多么凶残,而是说当其恶言恶语时,自己的内心乱遭遭的,心态崩坏。
为什么崩坏?因为内心七情六欲失去控制力,群龙无首。古人云,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所谓自知,所谓自胜,就是说要明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状态与动态:
自己的七情六欲是不是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
七情六欲中哪一种情欲处于主导位置?
待人接物时,最擅长用哪一种情理应对?
遇到突发事件,哪一种情绪最先起反应?哪一种情绪波动最大?
……古人云:认识你自己。或许就是诸如此类的意思吧。
2,修养与大义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的说法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曰 修养,曰修身养性。
把自己天生禀赋之七情六欲修炼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深思浅虑,浓情淡意,无不相宜,这就是内在的大义。义者,宜也。内心生态总相宜,大义也。
内心有大义,外部环境有风吹草动,物来则应,应而不撄,这也是大义。这是内外相应的大义。
按照我现在的认识,应该是先有内心生态的宜,然后有内外相应的义。
有些人遇事则强调外在的大义,诸如自由制度,普世价值观,党民族大义云云。这些外在的原则大义也都非常重要,与内在的生态同样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的生态之宜,外在的大义强行灌输内心深处,会破坏心的生态。古人用一个非常简洁美妙的寓言说明以外戕内的严重后果,拔苗助长,助长的人累得慌,苗也长成荒。
揠苗助长,是六星有些人的业余或者职业爱好,总是要启蒙。各种启蒙,思想启蒙,性启蒙,文学启蒙……其实吧,最好先低头看看自己的内心,内心的生态还发蒙呢,又如何发出相宜的言呢。
以己之昏昏,亟求人之昭昭,这是南辕北辙,连拔苗助长都难做到,又如何启蒙别人呢?启蒙,并不是摆出一副启蒙者的姿势就令人敬重的。当然,也不是没有什么人敬重,叶公好龙者流自古与拔苗助长者流合污同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