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先看过几次介文汲先生的视频评论,总体印象不孬,说事不疾不徐,讲理不左不右。这两天又看到他在说台湾与大陆贸易顺差的事情,讲得也不孬。而且,脱下口罩,露出整张脸来,面相也不孬。介文汲这个名字,可能是父姓介,母性汲?这个名字很有感觉。
介文汲论及台湾和大陆贸易是1700亿顺差,大赚。而台湾与其他国家做贸易,逆差,亏赔。高隐反对"逆差就是亏就是赔"的看法,以为"不通"。言外之意则是,与大陆贸易得顺差那也不是什么赚。
高隐的这个看法,从一般贸易角度看是成立的,一边卖货,一边付钱,这是等价交换,公平自愿交易,谈不上赔与赚。
但是呢,事情不仅仅是一个认识维度,人也不仅仅是一根筋儿。高隐可以从一般贸易角度看逆差顺差问题,介文汲也可以从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其他角度看顺差逆差。
从国际资本的流动来看,一般贸易就不再是等价交换的问题,而是资本净流入与净流出的问题。与大陆贸易的顺差,是国际资本的净流入,逆差则是资本流出。介文汲说,没有大陆贸易市场,台湾就亏就赔,可以理解为台湾资本净流出。
资本净流出与净流入,在货币汇率,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投资率……等等各个经济层面都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甚至政治。
总起来说,世界各国和地区总是以资本净流入为赚,以资本净流出为亏。美国也不例外。特朗普不惜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直接目的就是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特朗普就觉得美国亏大了。
2,
高隐的知识不成系统,没有层次感,不圆融。因此他的认识论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摇摆,比如上文所述,高隐口咬牙撕别人"不通",实际上是自己一知半解,却不能接受不同的视角,也禁不住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认识高隐已有十年左右吧。十年,基本上可以认识一个人咯。对高隐的认识,有过一些反复,说说现在的认识。
不能够用已知的知识描述未知。这句话有些空泛,举一个贴身的例子。现在的网络生态遇到严格查控,有些话题涉及各种原因不能明目张胆,很多论坛都为此设置相关禁忌词。那么,能不能绕开禁忌词去表达自己的关切呢?
认识论圆融的人自然能。换一些日常语言,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词语表达出对某种话题的新认知,这是一个认知水平高的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掌握好几种母语以外的语言,当然也可以掌握几种表达方式,并且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之间自由切换。
3,
看一个人的帖子,不但看他或她说什么,而且看怎么说。说什么,显出其知识;怎么说,能显示其情怀。这就是理智与情感之间的互相转化。
不能转化成情感的知识是不真切的,不能转化成知识的情感是不广博的,虚浮的知识和狭隘的情感都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
具体到高隐,好谈普遍的真理与价值,却不能恰如其分处理身边的人与事。于是其傲慢与偏见纷纷扬扬于嘴上。
听一个人说什么,不如看她或他怎么说,看怎么说不如看怎么行。有理不如有情,有情不如有行。
4,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断裂?
私德与公德断裂,论坛与现实断裂,情感与知识断裂,个人与家国族群断裂……原因有两个根本的:
一个是不能全面认识事实
一个是不能明晰认识自我
论事而不全,以偏概全就发生各种断裂。
认识自我而不诚实,以虚假的自我为立场,看任何事情都会走眼。
以虚假的自我为论事的出发点,表现最明显的人有仨代表,王二麻子,高隐,尤美
王二麻子号称红袖砖神,战术很简单:不论别人说什么,王二麻子都会骂人家,你为什么不能够更好一些呢?……总是要求别人更好一些,对自己则是可以底线比别人更低一些,这种断裂是一种典型。最终,据说自己的腿断裂了,终于意识到自己站不住脚。
高隐的典型是,以自由民"主等等抽象名词为出发点,去评判现实,典型的纸上谈兵。这就是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等寓言故事所说的道理,拿着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子去套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不可能成事儿的。再急也没用,方法不对。
尤美则属于臆测,她的思路永远都是以假设性的话术绕各种正在讨论的问题,绕啊绕啊绕成不着调。尤美并不在意问题得到澄清,她喜欢的只是不管什么话题都能持续不断地乱糟糟。这是话术。
……这三种典型,归根到底是有一个假自我。以假自我为尺子去量外界的人与事,但是不能量自己,一量自己,自己不过是住在容一张床的屋子里,不像是装得下民主与天下的样子。
5,
通篇都在说别人,自己反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