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段子令人怀疑的数据 陷阱概念TFP的简单说明
查看: 2771|回复: 1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段子令人怀疑的数据 陷阱概念TFP的简单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0-19 23: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03:42 编辑

昨晚主帖写得匆忙,主要是不想睡得太晚,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问题没有展开,就匆匆收尾了。

应该承认,TFP这个概念看上去不难理解,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误读,说它是个陷阱也不过分。不止是外行普通读者,按长期在中国大学搞研究的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说法:“部分中国媒体对此概念的理解太过笼统”!别忘了,那“部分媒体”上的大作可都是出自专家、学者之手。

那啥,知音还有那谁,没有弄明白TFP不算啥,也就跟媒体上的专家、学者不相上下嘛!

至于公某,既然涉嫌好为人师的帽子戴定了,那就索性再开一篇,就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个基本概念专门扯一扯,做点必要的说明。虎怕虎啊?

按照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字面意思最直接地理解:TFP即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可定义为单位总投入的总产出之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衡量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下产出多少的能力。(——来自网络)

如果仅到这一步,不止是没啥新知识,这简直就是一个老概念,哪来的值得重视的东东?
没错,就像段子所做的那样,孤零零地抛出个TFP,除了故弄玄虚,唬人,确实毫无意义。

可问题是,早在5年前的中共19大报告中,最高层就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另有知音回帖转述的一个典型说法:“全要素生产率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这岂不是与上面的定义不相符?

问题完全出在对TFP这个基本概念的误读上。这个概念的要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而非TFP本身!事实上,上个主帖就提了一句此概念,只是无暇解释。

假定一个简化例子吧。假设某国今年与去年的有形资本投入相同,而去年的TPF是A,今年变成1.1A。A和1.1A是相邻两年各自的TFP,后者减去前者为一年间的增量,用该增量除以前者,等于10%,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个指标就大有意义了。就其内涵而言,它肩负着GDP产出靠质量增长的部分。

那么,这个10%的增长率是怎么获得的呢?
注意,例子中已经剔除了有形投入(资本,包括劳动力)有任何变化(假定两年相同)。这个10%的贡献完全来自更好的经济政策、镇府的积极作用、组织管理效能的提高、工作态度、劳动力素质提高、也包括技术培训与学习等。给所有这类贡献要素冠一个总名称就是所谓的“技术进步”。相应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也就是技术进步率。

明白了这个概念,就不难理解,为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最高层又在5年前提出“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即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更高的TFP增长率。

为避免掉进此概念陷阱,有必要再强调几句。这里所谓的“技术进步”并非大家通常理解的那个技术进步,不能将其归因于:有形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技巧更高的劳动、肥效更高的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所以又称为非具体化的技术进步。因此,TFP增长率代表的是全部有形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的投入量不变时,产出量的增加部分。TFP增长率也就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贡献。这里“全”的意思是,囊括了经济增长中不能归因于有形生产要素增长的其余部分。因而TFP增长率是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希望我已经说清了这个基本概念,没有把谁绕晕。

现在继续来看昨天没来得及提及的段子另一个问题,她的原话是:【按照TFP计算,中国差不多是美国的40%。仅仅40%不到啊。

海盗旗首先对此提出了疑问:“这个说法根据我的理解,这是完全不对的说法,说成中国经济增长要素是美国40%也同样是不对的,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率比美国高多了,改开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是美国3倍以上。”

基于段子甚至连GDP的生产计算法与支出计算法都混淆不清,弄出一连串错误的事实,大概率她也没有真正弄懂TFP概念。至于她所谓中国的TFP“是美国的40%”或“40%不到”,公某真不想怀疑有假,但对如此重要的结论性数据不给出来源,无疑是一个坏毛病。

而从她很多其它帖文表述的随意性看,包括引述错误,甚至盲目杜撰的可能性,恐怕都没有足够理由排除。

如果段子觉得公某冤枉你了,很简单,拿出数据来源澄清就是了,多简单点事儿。@徐公熟

下面提供几条足以证明公某不会随便怀疑她的权威性依据。

首先,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的观点:“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TFP增长放缓,即根据TFP衡量标准,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增长质量更低”。 “没有GDP快速增长,要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认为GDP增长放缓,全要素生产率也能加速提高的想法甚至更不现实。”

根据这个观点,美国历经几十年GDP增速长期明显低于中国之后(如2%对8%),其TFP竟然是中国的2.5倍,这可能吗?

其次,罗思义进一步写道:“对中国TFP增长与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研究结果完全一致,即GDP增长会拉动TFP提高,GDP增长放缓会导致TFP增长减速。”

显然,OECD这项依据同样支持公某对段子说法的怀疑。

第三,另一项对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速增长时段也是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段,并且是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时段。

这个结论同样意味着,中国经历几十年GDP高速增长之后的TFP,低于美国GDP长期低迷(过去几十年)后的TFP的可能性更渺茫啦!


现在回到段子所谓中国的TFP“是美国的40%”或“40%不到”的含义问题。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与段子的中国很不堪的理解正好相反,那反而是一大好事!为啥?

这意味着中国在TFP远比美国低很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GDP令全世界眼羡的高增长,且正在逐步接近美国的经济体量。
而这同时意味着,中国TFP的增长空间还很大!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TFP要达到美国今天的水平,也有翻一番半的空间。重点是,中国有接近美国的TFP是,经济总量(GDP)追赶美国的速度将会怎样一番景象呢?
再换个视角,中国这几年开始抓经济增长质量而非数量的努力,将大有可为。而那种中国经济增长到头论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依据!


基于此,公某真诚希望段子那数据是真的,而非玩笑。

段子,如果你没有说假话,那就请拿出你的数据来源,特别是其出处链接。
别误会,公某只是给你个机会,绝对无意勉强你。不过,如果不能提供来源,那就等同于承认你确实说了假话。这个逻辑没毛病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0-20 07: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看见她拿出来了数据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0-20 07:5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7:26
我看见她拿出来了数据


她拿出了啥数据?

唯一需要她拿出的是中国TFP只有美国40%的出处,其它都是白搭,拿不出这个出处,就是说假话。就这么简单。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0-20 07: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2-10-20 07:53 编辑

学习笔记:
老李家去年种10亩苞米,净剩2万元
今年换了新品种产量高了,净剩2.5万元
2.5万-2万=5000元
5000/20000=25%,是他家的TFP
再除以他家人口5口人
人均TFP是5%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0-20 07: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7:52
学习笔记:
老李家去年种10亩保密,净剩2万元
今年换了新品种产量高了,净剩2.5万元

这个数人均有意义吗?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0-20 08:07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7:52
学习笔记:
老李家去年种10亩苞米,净剩2万元
今年换了新品种产量高了,净剩2.5万元


前面没毛病。但TFP是生产率概念,这个不存在人均。

对总产值或总收入,就可以计算人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0-20 08:1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7:52
学习笔记:
老李家去年种10亩苞米,净剩2万元
今年换了新品种产量高了,净剩2.5万元


这个例子还有一点要清楚,今年的有形投入(成本)与去年相同,没有增加。

如果今年投入与明显增加,计算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0-20 08: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08:11
这个例子还有一点要清楚,今年的有形投入(成本)与去年相同,没有增加。

如果今年投入与明显增加, ...

假如种子贵了有形成本增加了,在收入里面扣除增加部分,净收入还是比上一年多,也不行吗?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0-20 08: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08:54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8:20
假如种子贵了有形成本增加了,在收入里面扣除增加部分,净收入还是比上一年多,也不行吗?

不能这么简单。首先要算出今年增加投入的百分比,再用这个百分比计算从收入中应扣除的金额(增加投入部分的贡献),而不是从收入中简单扣除投入增加的那部分金额。然后再用前面相同的方法计算TFP。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0-20 08:59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08:53
不能这么简单。首先要算出今年增加投入的百分比,再用这个百分比计算从收入中应扣除的金额(增加投入部分 ...



我还是去唱歌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0-20 09:0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没钱又很笨这是好事,意味着你只要变得聪明些,你的财富会有极其巨大的增长空间”

主帖对中国TFP不如美国的解释是这意思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0-20 09:1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0-20 08:59
我还是去唱歌吧
从你的计算看,你已经大体明白了TFP的基本意思,只是计算要考虑的因素完全不熟,也就想不到,这很正常。

这次准备唱啥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0-20 09:31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0-20 09:07
“你没钱又很笨这是好事,意味着你只要变得聪明些,你的财富会有极其巨大的增长空间”

主帖对中国TFP不如 ...


呵呵,完全不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

TFP低,是意味着尚未开发多少潜在可能性、能动性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快地缩小了与对手的差距,较之已经充分发挥了大部分潜力(TFP相当高),才以同样的速度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对后进的追赶者而言,你觉得哪种情况下前景更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0-20 10:32 |只看该作者
我一看见数字和各种把简单弄复杂的所谓专业术语,尤其是中国式的“待就业、待富人群”这类屁话,就头疼。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0-20 1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09:31
呵呵,完全不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

TFP低,是意味着尚未开发多少潜在可能性、能动性等。如果在这种 ...

你这不还是我上面的意思?效率就是做得更聪明,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可能性和提高能动性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0-20 1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上网查了下还真有40%的说法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0-20 10: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0-20 10:59 编辑

别人的GDP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其中又以服务业为主
中国的GDP还以生产加工制造第二产业为主,而第三产业又是房地产占大头,全是生产效率低下的行业,TFP想提高,产业转型吧,房地产业一萎缩,GDP锐减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0-20 11:00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2-10-20 10:32
我一看见数字和各种把简单弄复杂的所谓专业术语,尤其是中国式的“待就业、待富人群”这类屁话, ...


疼并快乐着,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0-20 1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11:20 编辑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2-10-20 10:51
我上网查了下还真有40%的说法
只是一个40%的孤零零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要想弄清问题,首先要知道是哪一年的数据?是怎么得出这个40%的?

所以,就需要知道出处和链接。既然你查到了,就快快拿出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0-20 11: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11:1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0-20 10:50
你这不还是我上面的意思?效率就是做得更聪明,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可能性和提高能动性


不,不,你还是没抓住关键。

就算很笨的人,可以变得聪明。他首先具备的前提是,已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追赶对手!

这是我那个分析的基本前提,正如中国已经在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追赶美国。如果段子的没有说假话,也没有引用错误。中国的TFP只有美国的40%,就取得了现在的成就。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TFP达到美国的80%呢?追赶美国的速度岂不更惊人?

是不是这个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0-20 11:1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0-20 10:58
别人的GDP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其中又以服务业为主
中国的GDP还以生产加工制造第二产业为主,而第三产业又是 ...


相反,假如中国现在的成就是在TFP与美国相当的情况下取得的,今后继续追赶的潜力就大打折扣了,因为TFP所代表的技术进步的潜力已经发挥的差不多了,前景反而不那么乐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0-20 11: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0-20 11:24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11:17
相反,假如中国现在的成就是在TFP与美国相当的情况下取得的,今后继续追赶的潜力就大打折扣了,因为TFP ...

这就是你考试二十分,然后安慰自己有足够巨大的进步空间“我现在努力程度够了,只要我能变成和考九十分的同学一样聪明,前景一片辉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0-20 11:37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0-20 11:21
这就是你考试二十分,然后安慰自己有足够巨大的进步空间“我现在努力程度够了,只要我能变成和考九十分的 ...


这还是你第一个比方。这个是错误理解。

再给你、河海以及其他有疑问的朋友打一个比方吧。

知音跟金豆豆赛跑。知音代表美国,金豆豆代表中国。

金豆豆吹牛说,知音你先跑5分钟,我捆住双手也能追上你。
知音不服,撒丫子就跑出去了。
结果,金豆豆真的捆着双手,并且在一小时后追上了叉着腰,已经快要瘫倒在地的知音。

金豆豆捆住双手就相当于TFP很低——有劲使不上。而知音完全可以发挥四肢优势,相当于TFP很高,只是知音扭秧歌行,跑步不是她强项,再加缺乏锻炼,体力有限。
而金豆豆不会扭秧歌,但天天晨跑,速度和耐力都不在话下。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另一种情况是,金豆豆也够懒。平时不锻炼。两人赛跑时谁都没有肢体限制——这相当于金豆豆的TFP也已经挺高。同样是知音先跑了5分钟。在这种情况下,金豆豆跑了一个半小时,才看到知音背影。

很明显,被捆住双手情况下的金豆豆在赛跑事业上更有竞争力——想象她双手自由后。
而第二种情况下,意味着金豆豆对知音的优势并没有多大。是不是这个理儿?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0-20 12:03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服了你们,明明很简单的东西非得搞一堆名词绕一万个圈

TFP,对于国家的概念就是未来经济可发展空间,比方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在康庄大道上的可谓是TFP的希望,希望的田野上么

TFP,对于企业的概念就是投入的研发能创造的价值估算,比方说联想集团,投资房地产和借贷远比投资本业砸的钱多,本业干成副业也得创造TFP么,实业兴国之前先把数值拉满

TFP,对于家庭的概念就是对于画的大饼使出浑身解数也去吃到,早九晚五达不到那就加班,早八晚十二用生命去加,下个月收入就比这个月多,瞅瞅TFP指不就上去了么

为了代表经济发展的量(GDP)好看,我们举国之力也得保持代表发展经济的质(TFP)好看,所以么,即使人口负数也不能让房价下跌,即使知道实业才能兴国但是各种基金化妆成杀猪盘应运而生,即使知道过劳死成了一种现代病但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不拖后腿也得拼命干年轻人养不起吞金兽拒绝生养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就在寒冬过后,总有春暖花开时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0-20 12: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11:37
这还是你第一个比方。这个是错误理解。

再给你、河海以及其他有疑问的朋友打一个比方吧。

TFP是生产效率,这不是捆住手脚可比的
你能把一万个建筑工地工人变成一万个程序员,这才是TFP的提高,你不能假设你现在的建筑工人全生病没力气,等他们病好了TFP就上来了,因为事实上你不会使用一万个生病的工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0-20 12:12 |只看该作者
小炸毛 发表于 2022-10-20 12:03
真是服了你们,明明很简单的东西非得搞一堆名词绕一万个圈

TFP,对于国家的概念就是未来经济可发展空间 ...


你的理解也有问题,你先好好去看看主帖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0-20 12: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TFP可以说衡量的是GDP质量含金量的指标,密集劳动型产业,基础加工制造业为主的GDP不可能有很高的TFP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0-20 12: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0-20 12:23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2-10-20 12:09
TFP是生产效率,这不是捆住手脚可比的
你能把一万个建筑工地工人变成一万个程序员,这才是TFP的提高,你 ...

捆住手脚是一个恰当的形象的比喻,例如,不好的经济政策,就相当于捆住手脚。
你这个建筑工人变程序员,只是说明你多少开窍一点了,但这个比喻涉及设备的变化,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而“事实上你不会使用一万个生病的工人”,这意味着你自己否定了你自己的比喻。
而你开始那什么笨人,才是更不得要领的比喻。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0-20 12: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2-10-20 12:27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12:18
捆住手脚是一个恰当的形象的比喻,例如,不好的经济政策,就相当于捆住手脚。
你这个建筑工人变程序员 ...

国家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是捆住手脚么?一天盖一栋楼变成一天盖两栋楼对TFP的影响不大,行业生产效率不是计件,不是一只手两只手干的问题,万达增加一倍投入到房地产业甚至会降低生产效率
你要是能理解一万个建筑工人变不成一万个程序员的例子,你再想想这一万个建筑工人是因为被捆住手脚才成不了程序员的么?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0-20 12:2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2-10-20 12:12
你的理解也有问题,你先好好去看看主帖吧

我的理解有什么问题?

技术进步,那确实有,军事研究上进步那是必须,不进步就落后

民生呢?

各大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踏踏实实干本业,发展房地产基金期货去了,银行放贷出去的钱包括银行本身都打擦边球,存银行的钱自己有用数额大点还得提前预约取款,医院救死护伤改了横幅财源广进,老师强制性收钱补课虽说现在查的严少了家长们年节送礼档次高了啊,各种专业人才毕业了对口不了专业早不久新闻不是有个还去了城管还发感谢函,诸如此类

这是化技术为技巧替TFP添砖加瓦呢

不是我理解有问题,而是你不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特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