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三个名词都有羊,所以我说羊才是主角,没人有意见吧?
三者之间,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关系。
因为有羊,才能叫牧羊人。因为有羊,才需要养牧羊犬。
牧羊人把羊养好了,挤奶也好,卖肉也好,烤全羊也好,首要条件就是羊吃的好长的膘才有利润才能买羊崽以羊养羊长长久久的牧羊人。羊群队伍发展的越来越大,才需要借助牧羊犬的协助看管。
牧羊人也好,牧羊犬也罢,一旦羊都没有了,前者只是牧人,后者虽然还是牧羊犬,牧人→牧→牧羊犬,大眼瞪小眼互牧?
那得改名,牧犬人,牧人犬。羊了个羊钻手机里等闯关。
如果连这个基础的概念都没有,非得把仨放到敌对面。
那我只能说:遇见地主家的傻儿子,啥也别教,先鼓掌叫好,把他抬到辩神的高度送出去打擂台,被擂S的几率占99%,牧场就是你的了。
生活中遇见沙雕,不要试图改变什么,把他变成更大的沙雕,等到遇见了杨过和姑姑也就知道了被按着脑袋驭到底是快活还是剥削。
前头一座山,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牧羊人一声口哨唤出牧羊犬,下指令带去那个山头。
牧羊犬撒着欢把群羊赶到了山脚,没错,郁郁葱葱的是参天大树,绿意盎然的是藻类青苔,稀稀落落羊能吃的草不多。
水往低处流,羊移草多地。
这是大自然规律,也是本能。
牧羊人铺着毡毛毯,喝着酥油茶,嚼着羊肉干,远远的看见羊群迁移偏离了自己的画地为牢,又是一声口哨,牧羊犬或者牧羊鹰犬大嘴一张獠牙一呲,一头两头三头十头二十头三十头一百头两百头三百头的羊倒下了,另外还有三千头羊在骚动。
当然啰,自然也有占到水草肥美之地的贵族羊,也有旱涝保收的公务羊,自然不缺家有余粮裹腹的肥羊,羊羊对上羊羊羊,数量少就不用顾及羊的基本权益?就成了原罪?基本的诉求都不配?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今天的羊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你。
坐井观天,廋的弱的小的垫底,接着就是中的,一山还有一山高,出羊头地或者观井外之天的最佳位置永远轮不到你。
吴镇宇主演的《潜罪犯变节》里有句台词:当法律沦为利益所得者订出来保护自己的工具时,不满意这个制度就应该走进这个制度然后拆散它。
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
1949的转折点,难道不是羊推翻了狗打倒了牧羊人?
“羊永远有罪”——这句话身而为49以后的羊,是怎么说出口的,恕我真的无法李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