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跳梁老丑 于 2023-7-21 20:58 编辑
小时候坚信万物皆含水,否则就会如面粉一样离散为尘。金石土木,莫不如是。发蒙早,读到古人五行之论,更加洋洋得意,自以为天才,凭想象就沾了先哲的边,合乎圣贤之道。
中学物理说,并非万物有水,不过原子分子。半信半疑,挑不出毛病又不肯深信。改变观点难,难在否定自以为得意的、根深蒂固的东西。因此迁怒,从此讨厌物理老师。明知不对,偏要犟嘴。
后来知道四大力,知晓即使没有水去胶合润滑,原子也能牢牢聚合,这才无奈,放弃愚昧的骄傲改信科学。天才神童,不过井蛙自骄。
否定自己,是很艰难凶险的事,需要克服对异见本能的排斥情绪。这种情绪,不认真解剖是找不到的,我会把一切异见归为谬误而意识不到带着情绪。往往讨厌一个人或观点,并不是因为他错,恰好是因为他的正确。
再后来进厂谋生,处理复杂事务常常焦头烂额。工作本身并无难度,难的是附生而出的枝枝蔓蔓。处置一件事,花在事上的精力智慧只占百分之五,另外的九十五要花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平衡勾兑之上。人人知道这是内耗,却又人人乐此不疲,仿佛直截显性的规则,是专给哈儿制定的。只有智商不够,才会按章行事。
大家都在看势看利害,没有人会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就代表破坏,尤其是看到问题却没想到答案的时候。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是一顶难以承受的大帽子。
后来突然想到,这也是个根深蒂固的谬论。比如科学、数学领域,能提出假设猜想,已经穷极一生才智,从来没人扣个帽子逼他自问自答。哥巴猜想,费米悖论,都是开启视界启迪思维的好问题。即使人人可插一嘴的钱学森之问,也不是只有破坏沒有建设。
海盗与人争论,都有这两点鲜明的痕迹。一是用情绪排斥异见,担心自我否定带来的世界观崩塌。为此以旗为纲全面砍光,横扫千军否定一切。捍卫的不是什么真理大道国家民族,而是自己小得可怜的自尊自信。没有人格重建的能力,就只能死守据点避免崩溃。
另一点,就是拒绝提问并千方百计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胆敢提问就是破坏,这种论调也很流行。你说抗疫不够科学?这是破坏抗疫。来,拿出你的好方案!拿不出来别逼逼,你美爹死了几百万,不满意就给我滚回去!
这,就是还没有走出愚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