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18
|
我生命途中的三个止步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0-11 21:53 编辑
《大学》起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于这个“止”,有不少解释,普遍的认为达到、永不变更,其实我一直觉得不妨就取“止步、停留”更直接:在于停留在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你已经到了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了,你还想出去吗?所以下面还有一句: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知道停留在最美好的境界,以它为理想、为目的,然后心志才会有一定的方向。我认为这两个“止”,其实是一个意思。 我这里要说的是我生命途中的三个止步。止步,就意味着停滞不前了,意味着告别,有的很沉痛,有的实属不得已,有的是顿悟后的达到而止。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姥姥来到我母亲的中学看孩子,她顺便还带来了我大舅的儿子,因为在暑假,就回到了父亲的农村老家,我们玩得很开心。家里人反复嘱咐,不要到水边去,离河远点,但奇怪的是,孩子对水天然就有一种亲和力,我带着八九岁的表弟跟着其他孩子还是来到了小河边,玩着玩着就逐渐进入深水区。 当我一个猛子扎出来的时候,回头一看,表弟没了,我只记得当时吓坏了,看到后面一个冒泡的地方就一头又扎下去,原来表弟掉进了一个沙坑里,我一把拉住他舞动的一只手,生生拉了出来,一直把他拉到河滩。我看着表弟一动不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就呆呆的坐在那里。这时候远处的几个小朋友都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大男孩说,抬起来抬起来,拍背拍背!经过一顿手忙脚乱的猛拍,表弟哇哇的吐出了水 早有孩子飞跑着告诉的大人,我受到了很严厉的惩罚,那是大舅的独生子,尽管我当时意识不到一旦出问题那对大舅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我的表弟一旦出了问题,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灾难!从此我再也不去游泳了,久而久之,也不知道自己会游泳了,看到水就会想起这次可怕的经历,心里的阴影很强大,它彻底阻止了我入水游泳的念头,成为心中深深的一道沟痕,一抹永远之忌。 这是我人生旅途的第一次止步,尽管这个过程是由时间的累积逐渐完成的,却刻骨铭心,它让我从此失去了自由游泳的乐趣,但却告诉我,做错了事——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都要付出代价的。 2009年7月份,去伏牛山脉的西峡玩,宝天曼漂流之后,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我想了想,跟几个哥们一起选择了爬山。 山的名字忘记了,不是太高,但很陡。这里的空气真好,我们一行慢慢往上爬。到了半山腰,我微感不适,爬山的速度在慢慢变慢。我对其他几个人说,你们先走,在山顶上等我,我得慢慢来。于是他们很快就消失在我的视线外。 以前爬山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极度的疲惫,后背渗出汗来,脸部在收紧变黄。我知道心脏不给力了,便低下头,只看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不一会儿,就停下休息一会儿。我想起我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爬黄山,上山的时候忘了记时间,下山的时候我是一路小跑,从莲花峰下到山脚,我只用了40分钟,那个时候,爬山真是一种乐趣! 难道这个小山头我就爬不上了?我边走边停边喝水,大汗淋漓,晃晃悠悠,摇摇摆摆,如风中之叶,一路向上、向上。这个时候我接到山顶朋友的手机,问我到哪儿了,怎么这么慢。我说,别等我,你们下去吧,我没问题,很快就会上去。 山顶很平坦,我坐在山顶的小亭子的台阶上,慢慢的喝着水,感觉着山风吹动,静静地看着天空的流云,看着周围的群山,看着山石上拱出的青枝绿叶,看着眼前人来人往,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那句废话:环滁皆山也。 下山的时候我选择了从陡峭的峭壁一面下去,那条路是由一根根打入岩石的铁桩与栏杆组成的,尽管感觉是在悬空走路,但却是下到地面最短的一条路,我走走停停,感觉好多了,四十多分钟后,下到了山底。 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爬山了,当我爬到半山腰时,曾有过要下去的念头,但刚满四十的我还是选择了搏一搏,往上走!我拿着命徒步爬上了我人生旅途中的这最后一座山,好累好累。我要好好的感觉一下,感觉一下山顶上一个人的存在,感觉一下以后再也不会有的感觉,感受并记住我这一生中徒步爬上的最后一个高度。 我的徒步爬山于这一天止步,这最后一次,我没有感到害怕,只是有些纳闷:这就不行了,真不行了?真的不行了,我知道那种感觉,那就是一种在这件事情上你必须止步的感觉,这是生命的提醒,我别无选择。 2018年1月10日,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了陕西周至位于秦岭山脉的大陵山,名字叫的很大,其实是座小山,车可以直接开上去;但因为刚下了一场雪,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只能步行上去,大家走得很慢,边走边拍照边说话,半个多小时后就上去了。 大陵山顶吾老洞是一天然石洞,我看了他们刚出的一本《神奇的西楼观》,里面说“洞内阔不过丈余,奇石嵌空,波蹙云崩。左隅有一隧洞,直下三米,转而向西…”,它只说对了一半,后一半绝对错了! 显然这位作者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左隅的那个隧洞口还处于被埋的状态,他看到的那三米是填土层距洞口的距离,而所谓的“转而向西”,也是个错觉,只不过是那块石头向西凹进去,其实洞口还是一直向下的,究竟直上直下多深后再转弯,目前还不清楚。 据老辈人讲,这个洞文革前从上往下面看,还是可以看到水的,世传内藏石函,函内有老子头盖骨,多年来很多探险者下去后,均为洞中阴风所迫,不敢再行走。有个传说,说一个人再看里水的时候,一低头,草帽掉进去了,几年后,他去成都,竟然看到自己的草帽在成都青羊宫出现,他大为惊奇,就问这草帽哪里来的,一人说,是从山洞里飘出来的。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说明这个洞很深、很长。但后来被红卫兵埋填了,他们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干劲儿,硬是把一个直径两米多的洞给填死了,其埋葬封建迷信的意志真坚强。现在为了把这一块开发出来,合作的一方雇人开始往下挖这个洞,就在三米处用钢筋做了个台阶,一边平常可以把整个洞口覆盖、锁死。之后,开始往下挖,一直挖了十七八米,仍然不见转弯,还是直上直下,如果再继续挖下去,绳梯的长度可能就不够了,也很危险,上下都会很困难。挖还是不挖,还没有最后决定,商家的初心是,把洞里好好整修一下,放入老子的《道德经》和头像木刻牌等,以其让其更接近老子、更具灵性。 这个洞是不对外开放的,更不许人随便进去,我们是例外,因为我们就是下去看看该怎么设计的,所以必须下去。打开三米处那道钢筋铁盖子后,22岁的小伙子小李先下去,之后会是我,再后是冀设计师。本来下去的人里是没有我的,但考虑到老冀出过车祸,右大腿至今还有两块一尺多长的钢板固定,我给他说,我先下去吧,我下去后没问题,你在下。当小李下到一半时,他哎呀了一声,洞里非常暗,我们在手电光下可以看到他,就问他,怎么回事,他没有答话,又过了一会,我们继续问,到底了吗。他说到底了,但是他告诉我们一个情况,说是绳梯的每根横杆都向一方倾斜得厉害,下行非常费劲,建议我不要再下去了。我说没事,我从小爬树很溜,没关系的。我们问清楚了倾斜的方向,就把那一头向上拉,固定好,这样横杆就慢慢又平衡了。我开始脚蹬绳梯、双手抓住绳梯慢慢往下下。 下到七八米深的时候,身体的横杆扭曲越来越厉害,我一只脚蹬下去,就被滑到沉下去的那一头,另一只脚再下去仍然是这种情况,很大的扭劲,感觉绳梯再打转。我突然感觉到双手酸痛、完全没有了力量,心想坏了,一点都不能动了。我喊到:“我下不去了!”上面说:“那你上来吧。”我说:“我也上不去了!”我只好身体挺住洞壁,休息一会儿,慢慢下到底。小李打开手电说,这个绳梯很麻烦,整个扭曲了,力量无法使上去,总是被化掉。他让我试试能不能上去,我尝试了几次,都不行。就对他说,你先上去吧,把能否找到绳子,我休息一下,看看能不能上去。他很吃力地爬上去了,我看到这么有力气的小伙子,当中也休息了一次。 他们给我扔下来一个小手电,我把它插在上面的衣兜里,又开始了往上爬,我尝试爬的最高的一次大概有8米多,但突然就没有了任何力气,后背顶住洞壁休息一会儿后,仍然不行,我只好又往下去,下到离洞底三、四米的时候完全没有一点力气了,就双手抓着绳梯往下溜,洞的最下方还有多出的绳梯盘在那里,我没有受一点伤。这个时候我知道,靠我自己的力量是出不去了,上面还在找合适的绳子,就这十七八米的高度,就这副绳梯在我的面前,我就是上不去,此时此刻,我已经感觉到,过去的那个爬树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生命中最健壮的岁月过去了,如果没有人帮助,我将注定留在这十七八米的高度下。 好在与司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孟道长有一根细长的绳子,他让他的司机下来,先给我送来一杯热水,陪我说了会话,之后用绳子在我的胸前打了个扣,让上面的小李、孟道长和老冀三个人生生的把我给提了上去,我的手脚完全没有了力气,只能听任他们一点点的上提。我上来后,孟道长的司机从下面刷刷刷说的就上来了。小李看他脸不红心不跳,就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部队转业回来的。好家伙,身体素质真好! 前面说过,我爬了最后一座山后,就止步了,这件事告诉我,洞,也不能胡乱下了,也要止步。孟道长开玩笑说,你没拜老子吧?哈。我说在关帝庙我不拜关老爷,在财神庙我不拜赵公元帅,看来老子的法力最大,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下山时,我是坐孟道长的车下来的,路很滑,车开的很慢,半路遇到一个东楼观来西楼观办事往下走的一个胖道士,远远地看到他摔了一跤,四五分钟都没有爬起来,车到他身边后,孟道长问他去那里后,说,上来吧,我把你送过去。 孟道长人很好,他在深圳堪舆很有名气,赚了很多钱,之后就去五台山,想经营一个道观,给后半生一个修道的处所,没想到他被当地人狠狠地坑了一把,道观投资了,却给他断水断电,他只能离开。他很达观,说,再去找,总会找到一个地方的,他就这样做了云游道士,所有的家当都在一部车里。 人这一生中,有进步,也有止步,这些年,我在不断的止步,前几天我给朋友的画廊做完最后一个策划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策划这件事,对我来说,从今天开始终止了。一是没兴趣了,二是没需求了,三是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了。诸位朋友,我声明于此,人生短暂,做点喜欢的事才好。 情话看到我的朋友圈后,说:有钱就做呗,我回答:给多少钱也不做,不喜欢了。 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行走,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刚刚被人认为在某些方面很厉害的时候,我就跑没影了。我觉得这样很好,一事无成,也是成。我感觉我就是庄子里的那棵树,它活着,是因为它没用,无用之用,也是用。 很多朋友对我说,你的一些东西该整理一下了,我就随口说,该整理一下了,说过就忘了。也许会整理一些出来,也许不会,一棵大树,当所有的叶子一片片都坠落下来,树枝会在北风中铮铮作响,这就够了,它在响,它已经把声音传播出去了。 20221011 当时我在这个洞里想了很多东西,感谢老子!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行走,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斧子,刚刚被人认为在某些方面很厉害的时候,我就跑没影了。我觉得这样很好,一事无成,也是成。我感觉我就是庄子里的那棵树,它活着,是因为它没用,无用之用,也是用。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0-11 21:25 你也是这样?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为了生存,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可以理解,但却很悲哀。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知音 发表于 2022-10-11 21:41 估计你也要止步了,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止步的过程,这看起来很遗憾,但你得认命。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0-12 06:29 我求学的时候,有幸得遇很多明师,其中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曾教导我,要做一个“杂家”,什么都要勇于去尝试,去学习,不要求精,但必需求广。他说,这样才是人生尝百味。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0-12 09:19 你可没我杂,我都杂到让我周围的朋友瞠目结舌 ![]() ![]()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多乎哉 发表于 2022-10-12 09:36 是,这个不是杂,是玩儿命。 每个人的小命只有一条,,,,,不能轻易玩儿完了。哈哈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刚才,我把这篇短文发进了同学群,一个早就在西班牙安家落户的、从来不说话的同学———校花啊,突然伸出了大拇哥,让我好鸡冻!我立马回话:好家伙!这篇短文把美女钓出来了
![]() ![]() ![]() ![]()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