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供销社的前身
查看: 64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供销社的前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12 21: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起供销社,不得不提起农业合作社,这两个社是一对孪生兄弟,知道原始始末的人已经很稀少。

供销社的最初名为供销合作社,与农业合作社产生的时间是一致的(具体时间只有有缘接触1949年后的档案资料的人知道,也许,当初并没有相关文件也未可知。)

供销合作社是针对城镇的,以商铺和房屋为主。

农业合作社,是针对农村的,以土地为主。

公元1927年,打土豪分田地。农村现实,许多好吃懒做的年轻人,每年秋收之后,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上百人纠集在一起,吃大户,导致地方治安一塌糊涂。这些人渐渐有了组织,年年如此,延续多年,到后来,时常乱杀无辜,县里派保安队来,他们躲起来了,保安队走了,他们又出现了,直到日本投降,他们才真正现身。1949年后,***正式开始土地革命,沿用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农民当时确实分了土地,第一次土地改革是1950年,根据上级要求定性成份:贫雇农、贫农、富农、地主。这些工作由那些曾经好吃懒做的农民懒汉们完成。1952年土地复查,把第一批富农和富裕中农升级为地主。

分土地之后,***没有正当理由征收粮食。为了维护城市工人阶级和权贵们的特权生活,农业合作社就诞生了。号召合得来的农户组成互助组,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二年号召多个互助组分成生产队,生产队的农户的土地全部集中起来耕种,这是中级农业合作社,开始交公粮。接着几个生产队总称一个大队,整个大队的土地集中起来耕种,形成了高级农业合作社。这个时期不长,只用了五六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式针对农民的土地改革。

1958年由几个大队形成人民公社,这就是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来由。有了人民公社,***出台政策,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按照极其残忍的规格征收粮食。

回头我们再聊供销社。供销社的兴起是从50年开始的,清末民国时期的城市大商人被定性为资本家,其实资本家的工厂被外侵内战连续多年战争破坏得差不多了,真正有远见的人都跑了,50年剩下的城镇小商人就成了当初比较富裕的人群,有房子有商铺,还生存下来的家庭就成了合作对象,被合作的商铺称为供销合作社:比如药铺、粮油店、饭庄、小杂货等等商铺全部改称供销合作社。

最初为什么叫供销合作社呢?原始老板当经理,在职聘请的店小二们统称职工,无论哪个行业的职工全部纳入工会。53年,上级号召在职职工每人付3园人民币买一份原始股,年底可分红利。当然,分红利是不可能的,股份也没有得到。鼓励工会组织揭发老板们的黑历史,在运动中完美转型,商铺收归国有,职工们的股份同样收归国有。收归国有之后,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好吃懒做的打过国民党的有功之臣当家做主,成为第一批城镇供销合作社(也包括农业合作社)的领导干部,然后招收当初有资格成为职工的职工,老职工基本上全部清退。那些老板经理们、最初的职工们与“合作”二字一同被彻底赶出历史舞台,更名供销社,供销社的职工都吃皇粮。小地方比如一个公社就一家供销社、两家面馆、粮油统筹统购、购买任何商品要有票,附近农民提篮小卖有专业人员收摊位费,收摊位费的人,就是最早的城管。那时期,***出台粮票、油票、布票、肥皂票,等等票,一系列对于农民可望不可即的物质限购运动。

这样的运动,直接导致最突出的那三年至今无法厘清的百分之九十人灾百分之十天灾,饿死无数农民的严重后果。当然,运动频繁的那些年,病死、饿死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无人统计而已。

农业合作社,是那个时代将私有土地国有化的终极目的,供销合作社是将城市房产收归国有的终极目的。完成国有之后,特权们花样百出,反复利用土地和房产盘剥农民阶层。七十多年过去,政~府并没有出台全国人民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福利统一的政策。

我就一个底层农民阶层出生的人,没有什么前瞻后顾,只知道看眼前的特权与老百姓之间的那点看得见的关系。写几句闲话,欢迎有这方面信息的人全面讲解过去的那点事。可以补充、可以反驳,但不可以谩骂。

上述内容是活着的老农亲历者的讲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1-12 21:51 |只看该作者
置换货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12 21:53 |只看该作者
认真听课,谢谢科普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12 21: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1-12 21:51
置换货币了

哈哈,货币是个好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12 21: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1-12 21:53
认真听课,谢谢科普

又见浅浅,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12 21:57 |只看该作者
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12 22: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这些来龙去脉,但是我还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供销社的样子,还有卫生所叫药联社。
供销社平时就是打点酱油醋啥的,到快过年了去抢着买年画,还有纸张、花洋布只有供销社才能买到。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12 22: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古大姐整理的资料非常珍贵,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12 22: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几个女孩跑到临近的村子供销社去买花布,回来的时候迷路走丢了,跑到另一个村子去了,天都黑了才跑回来。方圆估计也就是四五里地,那时候相当于整个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12 22: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2 21:57
收藏。

~~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12 22: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2 22:00
我不知道这些来龙去脉,但是我还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供销社的样子,还有卫生所叫药联社。
供销社平时就是打点 ...

前段时间看到供销社三个字,确实涌起许多不好的回忆。

后来查看了一些资料,经过好几次询问,才弄清楚供销社的来龙去脉。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12 22: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2 22:01
远古大姐整理的资料非常珍贵,学习了。

你太客气了,我一直对农村那点事感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12 22: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22-11-12 22:16
你太客气了,我一直对农村那点事感兴趣。

我是一直到18岁上了大学才离开农村的,农村生活如数家珍,就是组织语言费劲儿,羡慕你们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
谁写农村的东西我都感觉特别亲近,爱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12 23: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2 22:11
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几个女孩跑到临近的村子供销社去买花布,回来的时候迷路走丢了,跑到另一个村子去了,天都 ...

画面很有年代感,有些这样的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12 23:1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2 22:30
我是一直到18岁上了大学才离开农村的,农村生活如数家珍,就是组织语言费劲儿,羡慕你们语言表达能力强的 ...

谢谢夸奖,你的特长是我学不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13 08:04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13 12:41 |只看该作者
问候远古。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13 13: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这之前我一直把楼主当做蛇精月的马甲,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蛇精月这臭虫不断地注册一些模仿别人的马甲,经常鱼目混珠、制造混乱。它好像也有一个“远古”什么的,估计就是故意冒充楼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13 13:50 |只看该作者
深度好文!历史的倒车又过来撩!
埋头一D!


简池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13 18:58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供销社门口放这两个大缸,里面是散装的酱油和醋。
提搂瓶子去了,售货员拿一个漏斗插在瓶口,用小提斗(分2两的和半斤的)计量。
几分钱一两。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1-13 18:59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潘家园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1-13 19:0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3 18:59
这个是潘家园的吧?

网上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1-13 2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11-13 08:04

这个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1-13 2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1-13 12:41
问候远古。

豆豆来了,喝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1-13 20: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坏菜 发表于 2022-11-13 13:08
这之前我一直把楼主当做蛇精月的马甲,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蛇精月这臭虫不断地注册一些模仿别人的马甲,经常 ...

还有人模仿我?太稀奇了。

我没时间去看谁是谁,在老红袖见过的后来也频繁出现在六星的有印象。

我也没有马甲。

谢谢你告知~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1-13 20: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简池 发表于 2022-11-13 13:50
深度好文!历史的倒车又过来撩!
埋头一D!


简池,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1-13 2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13 18:58
我记得供销社门口放这两个大缸,里面是散装的酱油和醋。
提搂瓶子去了,售货员拿一个漏斗插在瓶口,用小 ...

你记忆中的小型供销社,属于总社下面的分社,每个大队都设点。把最初在家门口摆摊的南货铺主全部挤走之后的存在。

最难以忍受的是,煤油、肥皂都限量,必须凭票证才能买到。对于女性而言,做鞋纳垫底都是在晚上,为了节约用煤油,只好把灯芯捻到最小。每户人家孩子多,都在泥里水里劳动,几乎穿一洗,等一干,女性的劳累程度都到了极点。

许多女性无法忍受,就我们大队,疯掉的女性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