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2-11-13 15:24 编辑
1,【讽刺是奴隶的言语】这话不是本人说的。本人的发言,很多时候都有出处和典故,当然,也有大量的原创思想和理论。这一点,你需要认真学习,加深体会。
2,说马克吐温和鲁迅是神马“讽刺大师”,不过是国人人云亦云式的以讹传讹。马粪纸式的意识形态解读……
鲁迅的文章讽刺谁了?鲁迅对阿Q,对祥林嫂,那是饱含深情。所谓“狂人”则是在影射自身。说故纸堆里写满了“吃人”,是正面揭露,报刊上的论战,都在讨论具体问题。那些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有价值。
可以说是呐喊,是彷徨,是自我反思,但决不是编个不疼不痒的段子讽刺谁或笑话谁。
马克吐温是幽默大师。幽默并非讽刺。幽默是知识分子式的自嘲,是内省的,人性的,作者没有把自己排除在外;讽刺则是对外的,是编个段子或小故事去嘲笑和攻击。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本人小时候的识字读物之一。当年我很喜欢。虽然故事背景中有一些“国王”与“大臣”的欺骗和民众的愚昧,但仍是一本满是欢乐与想象力的儿童历险文学。就像《彼得潘》《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或《哈利波特》一样。这种文学是在创造一个灿烂的童真世界,表现少年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
国外的青少年读物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但你不能说《哈利波特》是在讽刺腐朽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或是在嘲笑某个阶层族群,或某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