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2022年书帐
查看: 2709|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年书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8 10: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0:50 编辑

比去年少了,这几天归拢一下,看看有多少,按购书的时间顺序,拍拍书影,加点文字介绍,慢慢打上来,打发猪圈里的时光。

这些书都是从中图网淘来的,每天10点,中图网淘书团更新,周一至周五,每天上新书8册,周六周日每天上新书5册。只要是不出门,都会准时的翻一翻,感觉挺不错的,会像朋友推荐一下,自己觉得可以读一读的,就直接下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11-8 11:0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1:35 编辑

2022年1月10日

购书5册,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现代自传丛书里的5种,这套传记有个特点,前面有一个整体序言,然后有个个人小传,偷懒的,看看这些,大致能弄明白咋回事、里面写的什么,我的阅读习惯是不看这些,先直接看书的内容,读完了,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这样有个好处,不受做序与做传者的影响,自己先得到自己的感受。这五本书的书影如下:

1,自述五种,梁漱溟著

这本书很薄,但读起来并不轻松,他的自传性质的东西,不完全是纪事,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很哲学,但我用了一周时间全部读完了。这是梁漱溟最早的一些对个人的记载,只能说是早期的传记资料。从打上的目录里面可以大致知道内容,他的乡村建设很有成效,先是在河南,后又被韩复渠请走,在山东邹城(记忆,未核实)搞,有声有色,他是个实干家,不是纸上谈兵的人,一直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时间思考中国教育的出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暮年时的被采访录、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几年之内,我通读了两遍,受益匪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8 11:16 |只看该作者
跟帖打卡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8 11: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8 11:40 编辑

2,我的半生  陈鹤琴著

陈鹤琴这个人,现在不搞教育的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那可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教育家,这是他50岁的时候给自己写的一本自传,主要谈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里面很多让人大受启发的教育故事,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来自于他的教学实践、教育推广。这本书他写的通俗易懂,你一读就放不下,171页的这本书,我两天时间就读完了。遗憾的是,本来作者打算继续写下去的,这只是他计划的一小部分,但被一些事情打断了,这一打断,就是一生,后面的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真是遗憾!

这本书第20页与第44页,由于排版的疏忽,重复了,我读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做了标记。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8 11:4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看看我上面打上的陈鹤琴的两段话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8 11:44 |只看该作者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8 11:41
看看我上面打上的陈鹤琴的两段话

想起我姨妈的自传了。
我舅舅也是。
好像人到了一个岁数都喜欢总结一下。
像是人生的获奖感言。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8 11:45 |只看该作者
精读啊

批注做了好多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8 11:45 |只看该作者
我有时蛮怕这种调调。
我爸我妈和我联系时,语气就是这么一本正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8 11: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1-8 11:45
我有时蛮怕这种调调。
我爸我妈和我联系时,语气就是这么一本正经的。

哎!我难得正经一次啊,给点面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8 11:48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1-8 11:44
想起我姨妈的自传了。
我舅舅也是。
好像人到了一个岁数都喜欢总结一下。

生活脉络清晰
这样的人记忆力好

脑容量够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8 11:48 |只看该作者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11-8 11:45
精读啊

批注做了好多

我一般都是批,朕知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8 11: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11-8 11:45
精读啊

批注做了好多

我读书是随读随批,书是我的,嬉笑怒骂,都在里面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8 11:49 |只看该作者
水阔山长 发表于 2022-11-8 11:48
生活脉络清晰
这样的人记忆力好

嗯,舅舅是清北的高材生。
我妈说他是书呆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8 12:2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进来粘点书香气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8 12:21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11-8 12:20
进来粘点书香气

楼主如果出名了 以后他批注的书就值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8 12:2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我爱花香不爱花 于 2022-11-8 12:29 编辑

我也进来沾点,不管什么气!
沾完了,再闭眼睡!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8 12: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11-8 12:21
楼主如果出名了 以后他批注的书就值钱了。

楼主经典批注:以后重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8 13: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自从混上版主,我看书时都批:
此处加精。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9 21:1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1-8 12:28
我也进来沾点,不管什么气!
沾完了,再闭眼睡!

越睡越迷糊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9 21:1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9 21:55 编辑

3,自我演戏以来 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可是大名鼎鼎,戏届有南欧阳(予倩)北梅兰(芳)之说。

欧阳予倩之祖父欧阳中鹄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弟子,一个是谭嗣同,一个是唐才常。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主将,而唐才常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之间,曾发动过一场失败但却震惊中国的起义:自立军起义,并因此殒命。这两个人一个死于变法,一个殒命革命,但对时为少年的欧阳予倩似乎都没什么影响,他还是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

他的兴趣在哪里呢,据他自己的记述,他跟着他做桂林知府的祖父去桂林,游遍了桂林的山山水水,每天就是喝酒纵马,他那帮狐朋狗友,可以从上午八点,一直喝到晚上十二点,他喝得晃晃悠悠了,就骑上马纵马奔驰,这是他最大的爱好,此时的他,少年轻狂,还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读书、学艺,皆半途而废,就是玩、玩、玩!看了他的记述,我一直没明白他的祖父,那个老爷子,咋就没有好好管教管教他。

读他的这本《自我演戏以来》很轻松,里面很多记述,妙趣横生,各色人物,他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比如他与李叔同的交往,他描写的李叔同能把人笑死!有一次,李叔同约他到他家见面,因为欧阳予倩距离李叔同的住处较远,加上倒车等等因素,到了李叔同的住处,迟到了。敲门,李叔同就是不开,敲得狠了,李叔同打开楼上的窗子,冲他慢悠悠的说到:我约你八点来的,你迟到了五分钟,我现在正忙别的事,另约,你回去吧。咣当,就关上了窗子,欧阳予倩知道他这德行,只能无奈的离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

还有一件事能把人笑死,欧阳予倩有个朋友叫黄二难,一身的欧洲绅士打扮,走在路上,别人笑他,他毫不在意。一次突然给他买了顶帽子,问欧阳予倩好看不好看,欧阳说,好看!于是,欧阳予倩就带着这顶帽子招摇过市,可戴了几次后,发现很多人都冲他笑,便问怎么回事,对方告诉他:这是欧洲女人戴的帽子。欧阳很生气,便问黄二难,为什么给他买了顶女人的帽子。老黄说:好看啊!既然好看,你管它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干什么。竟然弄得他无言以对;但此后,他还是不再戴那顶帽子了。

诸如此类,读起来让你放不下手;但有个前提,里面的近现代名人太多,如果你知道他们是谁以及一些人之间的关系,那读起来就更有味道。

欧阳予倩终于发现了自己钟情于戏剧的天分,他们常常几个人既翻译、改编剧本,又做布景、画幕布,做演员,一人多能,很快就能弄出一出戏来,并且演出效果都很好。大家可能想不到,他们演戏的口号竟然是“过瘾”,这本身就很让人过瘾!

常常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他们在日本翻译排演了一部法国叫做《热泪》的戏剧,演的时候,他们只觉过瘾,没想到几天后,同盟会元老黄兴亲自上门赞誉,说那几天参加同盟会的就有四十多人,有些人直接就说是受了这出戏的影响,这让只感觉“过瘾”的欧阳予倩很是诧异,也感觉不大相信。这就是艺术家与革命者的不同,他们的钟情与感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说明了戏剧这种表现形式所能产生的力量,所以之后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戏曲形式的革命文艺在中国遍地开花,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说了,再说话就多了,打上书影。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1-9 21: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9 21:49 编辑

这两页的描述读起来很过瘾!你看他是怎么读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1-9 21:4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欧阳予倩的这段描写非常棒!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1-10 00: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9 21:15
3,自我演戏以来 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可是大名鼎鼎,戏届有南欧阳(予倩)北梅兰(芳)之说。

这本书,好玩儿。

写唱戏的部分看着有共鸣,写读书和似仙境那部分估计你有共鸣。

另,你才信仰P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1-10 00:2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11-10 00:32 编辑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1-10 00:08
这本书,好玩儿。

写唱戏的部分看着有共鸣,写读书和似仙境那部分估计你有共鸣。

刚得到消息,以前在老红袖玩过的一个丫头“云海尘清”,今年通过线上论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了,总算是学有所成。我有点奇怪的是,她本喜欢的时齐梁文学,对《花间集》情有独钟,怎么到中晚唐文学上去了,这跟她的导师导向有关;不过她最初的意向是考香港中文大学,可能出了问题,最后上了北语,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研究生,这么多年过去,终于博士了,看来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1-10 00:3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10 00:26
刚得到消息,以前在老红袖玩过的一个丫头“云海尘清”,今年通过线上论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

你这是要教我吗?好吖,你应该是位好先生,我天资聪颖哦,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当博士!!

然后,一切荣耀皆归于主名,Amen!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1-10 00: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2-11-10 00:31
你这是要教我吗?好吖,你应该是位好先生,我天资聪颖哦,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当博士!!

然后 ...

让你猪教你去吧,我可没那本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1-10 00: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2-11-10 00:33
让你猪教你去吧,我可没那本事

{:4_124:}让你坏!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1-10 06:25 |只看该作者
  致敬一下读书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1-10 06:25 |只看该作者
  我这以后废了,一读书就困。有人说户外和读书犯克,我以为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1-10 06: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11-10 06:25
我这以后废了,一读书就困。有人说户外和读书犯克,我以为可能。

当现实让你厌恶与犯困的时候,仅有的那点兴致与清醒便只有在读书的时候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