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在制作原理、制作过程、制作技术等方面有所区别。
第一代传统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使用最为广泛。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各种处理后,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灭活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之后,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灭活疫苗的制作过程较经典,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常见如乙肝、伤寒、乙脑疫苗等。缺点有接种剂量大(通常需2-3次)、免疫期短(一般0.5~1年)。
第二代新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亚单位疫苗,即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细菌、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是在不同细胞表达体系中产生的抗原重组蛋白。
第三代前沿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病毒基因片段(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疫苗注射到人体),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产生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DNA是先转录成mRNA再合成蛋白质,mRNA则直接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