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20 10:49 编辑
腊月二十七,冬日暖阳。我娘家人聚餐。团年,并祭奠。
母亲照例是言不由衷,说你们的日子好过就行了,祭祖什么无非是扬(川语:遮挡)人眼目。我们依旧是纠正,说这是文化和孝义的传承,殊不可废。
这波“阳”灾虽全部殃及了遍,好在都扛过来了,气氛整体很不错。先生就跟我聊及,说他家都是清明祭坟,年前只祭祖。这还有差别?
平素见他妈祭来祭去的,也没有问过内容,还有许多讲究不成?一细问,先生比我先知不了多少,就留了个心眼,想着要打听清楚。
腊月二十八,就应召唤回了婆婆妈家。依旧是晴天,一家子欢欢喜喜的。
到近午餐准备上菜前,小叔子的媳妇就说了,喊妈抓紧时间祭神吧,她要耽搁很久的,一会儿饭菜又晾冷了。
婆婆妈就慢腾腾去摆她的道具:用三个盆子装满了米,据说是当香炉插香蜡用的。小叔子媳妇说,你不能用个大萝卜或者大苹果啥的插吗?再不然装沙子什么的也行吧,拿米折腾不说,还舀那么几盆?
婆婆妈沉了脸不高兴,说就用米咋了啊?好吧,真不能咋滴,老人家个顶个的有脾气。把我逗笑了,对小叔子媳妇说,这年月不穷了,老母亲有钱任性,由得她吧。
先生打圆场,安抚说,估计是落点香灰更好吧?就像供果这类,据说有功德庇佑。
是婆婆妈自作主张想当然吧?一个炉鼎和陈年香灰的效果而已,还非要执拗大米的原材料?我就知道从前的从前,她老人家还用煤球作为替代品来着。嘘,不能说,我可不像小叔子媳妇那样,口无遮挡往枪口上撞。
至于先生说的香灰?难道不是还有蜡油吗?怎么想都觉得大米是被“污染”了。何况神鬼小说、影视剧都说,祭过鬼神的贡品其精灵被吸了,这样的“大米”还有什么功德在呢?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只看婆婆妈折腾。一个祭神摊子摆在客厅内墙中央,我猜应该是从前的“天地君亲师”神龛位。一个祭神摊子摆在屋檐下,还有个摊子摆在厨房里。婆婆妈叩完这边拜那边,嘴里念念有词的,整得我很想跑过去仔细听听她的祝祷辞,却又担心举止失度惹了婆婆妈不快,终究是忍住了。
转头问公公,说都祭了些什么神啊?公公笼统一句话,说你不晓得啊?天地菩萨,灶神菩萨,家神菩萨。
心里暗戳戳想:我要晓得了才怪。我父亲是铿锵坚定的老党员,家里素来就只祭亡故祖辈先人,从不摆鬼神摊也不信鬼神的那种。又很是虔诚跟公公说,你说具体一点点吧,这样以后我们这一辈的要传承祭神才晓得咋回事啊!心里话:嘿,我就好奇了问问,真不关传承啥事儿,只拿传承当借口而已。
公公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我家先生,也不知道信没信,还真解释起来:
厨房里是祭灶神菩萨的,希望保佑有全家衣禄,房檐口是祭天地菩萨,就是天神和地神,客厅里面是祭家神菩萨的,就是从前的天地君亲师牌位。
我好像都听懂了,又好像稀里糊涂的。我婆婆妈家的灶神,好吧,居然不是小年祭拜的?帖灶神的“灶神位”都没有了,他老人家还不下岗,还能接受百姓奉养,可见“食禄”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天地菩萨就让我犯糊涂。“天神”和“地神”不在神龛位里吗?尤其是土地公公还有户外庙宇,怎么还占用多重供奉?不会是我婆婆妈弄错了吧?
还有就是“天地君亲师”的神龛,是“家神”的合称吗?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感觉婆婆妈也是惯性传承,估计问不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索性点开网络找万能的度娘。
度娘说,万物皆有灵,古代人类对各种未知现象都加以崇拜,山川、河流、雷鸣、闪电等,都被神格化行祀奉之事。
晕不晕?这真要拜下去,就不必起身了,从早到晚不歇息也拜不完啊!
就单列我公公提及的几个吧:一个,天地神。
天地神是两个神,天神,土地。天神是道教传说中,主宰天地的神。他是神界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管七十二地。
土地神,是神界的最低端,相当于村长一样的基层干部。县官不如现管吧?而且有农耕文化对土地的情结在,故而土地公公在神界虽然卑微,却一直民间香火旺盛。
说到这里,想起来古代结婚仪式,“一拜天地”,好吧,比“父母”地位都高,父母还得往后退,“二拜高堂”。
至于“家宅神”,还真不是我公公解说的那样。
最初的家神有五位,被称为“五祀”。
汉代王充在《论衡》里这样写道:“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从中可见,“五祀”为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和中溜神。这要分开祭祀呢?不得又是忙乱啊。
题外话:看见没?灶神在家神序列。可见我婆婆妈又是重复祭了的。
中溜神是什么?好吧,还得再找度娘。这一次麻烦来了,有说窗神的,有说宅神的,有说土地神的。看得我脑仁儿疼,不能抉择。那就不抉择了吧,反正世间万物,我懂的确实少之又少。
此外,接续“最初”的话题:据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道教的兴起,民间信仰的家神又扩充了,加入了一位“厕神”。从而由原来的“家宅五神”演化成了“家宅六神”的信仰。
但,真正的问题来了。在我的老家乡村,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我婆婆妈这是不知道呢?还是驱使不动家里的爷们儿,不得已而为之呢?而且我严重怀疑,我婆婆妈或许压根儿不知道她祭拜了哪些神。
不能问,也不能说。有些约定俗成,存在就是合理的。心诚则灵,心诚则灵。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是我不免想感慨:神真多啊!这一辈能记住的,已然很少很少。下一辈、下下辈,能祭祀祖辈先人都少了吧,而况远离俗世的神们,只好各自修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