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2-18 08:14 编辑
这次医保个账的改革引起的躁动和不安是显而易见的。这绝不是简单的如何在个人的医保账户里少了划拨,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响,其实是和有关部门的准备不足有直接关系。
大凡有正常思维的人在面对原本属于自己账户的医保资金出现缩水的时候,都会去问一句为什么。
我注意看到了在这次波及全国的医保个账改革中,南京市府给出的它们的做法以及实际的操作。看后一声叹息,却原来在所谓一刀切的背后,依然会有一种充满着人性化和温暖的清流。不能不为南京市府的应对举措叫一声好。
我不知道南京的这次医改个账的行为,算不算是与众不同,我只是在了解了他们全部的大致做法之后,觉得这是有担当,有作为的一个城市,充满着温度和人情人性。
敢于就这次医保亮出自己的做法,甚至在电视台答疑解惑。南京市府可以说考虑的十分周全。不好去定义南京的这个做法算不算是南京模式,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寻常路。
在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统筹具体待遇是什么?这个最大的问题上,没有回避,本文引用的图表就是他们的回答。清晰明了,说明问题。
在门诊统筹待遇需要办理个人定点医疗机构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回答简明扼要:不需要。参保人可凭本人的医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至具有门诊统筹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即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
Ⅰ、Ⅱ类门诊慢性病并入门诊统筹后,在定点药店能否享受门统待遇?回答是原门诊慢性病定点零售药店可以享受新门诊统筹待遇。
个人账户计入政策如何调整?根据国家和省具体规定,2023年1月起,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
2023年1月起,退休人员(退职)个人账户按照2022年12月份本人个人账户划拨金额按月定额划入。 在解读的众多问题里,这一条应当是最引人瞩目的,因为它清晰的表达了,至少在本年度退休人员(退职)个人的账户划拨资金不会变化,依然按照2022年的标准。
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看后一声长叹,为什么只有南京市府能做到?!有关这次南京医保个账改革的详细解读诸位可以自己去查阅,解读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在就医以及报销的若干实际问题上回答的都很明晰。
把做法说清楚,把道理说明白,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割了韭菜,这就是南京在这次医保个账改革中的态度。对家庭成员的医保账户的共济,以及不设共济余额,参保人员可根据自身就医需求,享受门诊统筹、门诊特殊病种、“双通道”管理药品、住院等医疗保障待遇。一条条都让人觉得这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举措。
改革的大方向和目标以及动机可能是好的,但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罔顾现实的粗野,肯定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比对“南京模式”(姑且这么说)知道自己差在哪里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