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呼啸的老鹰 于 2023-5-5 08:56 编辑
看张知音老宅:人比人,不能比!
看张知音晒老宅,首先想到我曾有过的大院子,我33岁时,买了一亩多地盖房,围墙近2oo米。本想退休后在大院子栽花种菜,养鸡养猪,并给后人留个老宅与根,不料被猫子猫孙们拆了。
中国人都涌进大城市,将来农民工连祖坟都找不到,更别说根了,死了烧了去球!
之后我一直努力想给后人留处老宅,怎奈禁止城里人到农村盖房,农村人可以到城里买房,这种不公平掩盖的目的你能想明白吗?!
张知音家有这么大房和院,她爹一定是个有本事的人。她爹是生产队长或村干部,能人。
看她家这老宅,百感交集,房子在,爹娘没了。这老宅寄托了她爹娘多个心血和期盼,这院里有多少欢声笑语、浓浓爱心。一窝孩子,一个个都在这里长大,出发。
张小五可是这些孩子中最能干最出息的一个。我妹妹有个女同学,她家也是一窝女孩子,一到开饭,锅台围一圈,每个孩子碗里舀一勺菜糊糊。那时的农民,有的盐都吃不上。亲眼所见我姥姥邻居因为缺盐而浮肿,他们的三顿饭就是煎熬。
张小五是幸运的,生在黑土粮仓东北,有个有本事的爹。那个时代,个个孩养大是个奇迹。我家虽干部家庭,与农民家唯一的区别是能吃饱饭,有时还不如余粮户。我爹带头把供应证上的大米细粮换成粗粮,细粮给那些更需要的老弱病残农民。我一闻到红薯粑粑的气味都想吐,所以现在,我一口粗粮不吃,无论吹嘘出如何养生。
张知音家这老宅,打着浓重的时代印记。时空一下子拉回到7o~8o年代。7o年代,中国人能住上这样房子,相当不错,比镇政^府的房子都好。这时中国大部分的乡镇办公场所,中小学等还在没收的祠堂里办公。张知音家住的好丶吃的饱丶粮多,这与中国大部分农村的贫穷成对比。
其次想到的是我老家的房子,与張知音不能比!我家老房子不是我家的,是借用生产队的三间队房。我爹是公社书记,母亲也是国家干部。
我至今都不明白,我爹娘当年为何要到山里去干革命,致使我们兄弟姐妹都在穷乡僻壤里长大。十年,襄括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对我一生影响很大!人生可能忘掉很多事,但少年一定记忆犹新,忘不掉。
我爹17岁就当小乡乡长,22岁当县团委书记,之后创办2所区级中学。当公社书记后,背着石匠箱,建水库,修大寨田,种万亩杉木基地……喝8毛冲子酒,比农民还农民。
2o15年,我进山区修公路,抽时间去看看我家老宅,见到我家老宅,哎呦喂!那种亲切丶五味杂陈的心情无法言语,有一股东西直冲咽喉!想哭!我围着见证我童年少年的老屋转了一圈又一圈。百感交集,人间苍桑,世事无常啊!
老屋及周边3o多年没有变化,时空及改革开放在这里停止。变化的是,老房门前的原有的几颗毛竹已扩展成林,长到门口了,新主人长年在外打工,一年只回一次,老房撂荒;变化的是我小时候在河边树根里捉王^八的老柳树死了,我摸着它的大树瘤好一阵唏嘘!
自诩叔文笔滔滔,却一直不敢动笔写这老屋。何时写,不确定。
别过我家老房子第二年后,土墙瓦顶的老房被拆了。我有幸见了它最后一面并留下影像,心里宽慰些。
人比人,不能比,比,能气死人!张知音家的老房跟当时的共产党干部比,那是优越感暴棚!跟现在的公务员比,那是自惭形愧!
下面就来比比我和张知音家的老房子,看后,你有啥感触?
張知音家老房
叔家老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