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解脱,解脱的前提是灭欲。人生是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却又对生存无比执着,此之八苦,即是苦谛。
苦的根源来自于欲望,人的欲望永不满足的特性,叫渴爱。也叫无明。无明污染了心,产生烦恼,是形成苦的原因。此即集谛。
渴爱灭尽的状态即是涅槃,心从欲望中解脱,不再有烦恼,实现清净、自由、寂静、平和的状态。此即灭谛。
要灭渴爱,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听闻佛法,观照五蕴十二缘起,了知自身与世界的本来面目,获得正见。在此基础上说正语,行正业,做正事,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形成正念,最后实现正定。此即八正道。苦集灭道即四圣圣谛,是检验佛法真理的标准之一。与马克思主义者学理论,搞实践,信仰坚定干革命是一个意思。在马克思主义者眼里只有马列主义理论才能出正见,正念。在佛教徒心里诵经修行才能得正见正念。
浅浅佛能执着于他人帖子的一个加精,可见名在其心中具有极大的分量。名利是人最多的欲望追求,最大的烦恼根源。浅浅佛的心已被名利污染殆尽,无明障目,如何能理解佛法的绝妙?最多算个红尘修行的模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