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过路的鱼 于 2023-6-12 15:02 编辑
原回目: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读书就像找情人——这话是林语堂说的。他诠释的大概意思是普通人的那啥生活,不能太专情也不能太泛情。太专一品尝不到其他口味,太泛滥身子吃不消,最好的状态是一个伴侣外再有一两个情人(就是在自己的专业外再精读一两本或者一两个作家的作品就可以了,读多了容易读到了狗肚子里去)林老把上面的找情人“理论”引申到了读书上,我不敢去腹议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倒是曾经有过这种理想——横竖和黛玉袭人晴雯一起关上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过一辈子。
可是,“肉少狼多”,大观园的柱子里除了住着贾宝玉这个少爷羔子,其他的都是千金大小姐们。由于当时的礼教和环境限制,使得这些大小姐不能接触到其他适龄的公子哥,就把目光自然而然的锁定在了宝二爷身上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甚至连适龄的丫鬟们也把能上位给宝二爷当个小妾姨娘为生活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家宝钗明知林家黛玉和贾家宝玉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也以能嫁给贾宝玉做宝二奶奶为目的,就不足为奇了。
奇怪的我们是前八十回读者们,偏要曲解曹雪芹的本意,搞什么探轶,不顾人的本性和书里的多次铺垫暗示,非要去按他们的标准美化宝钗,说她是在林黛玉死后,才嫁给贾宝玉的。这种说法是贾宝玉被牵连进了某个案子中,为了避祸他借探春出嫁的机会去送亲。在临走之前,贾母王夫人给宝玉黛玉订了婚。可惜,林黛玉担心宝玉的安危,整天的思念宝玉,等到宝玉回来时,林妹妹已经病死了,贾家只好把宝钗娶进了门。87版红楼梦的表现手法是在曾经黛玉葬花的地方,宝玉在林子里哭喊心上人的名字……
这种探轶的荒诞是1,薛宝钗比林黛玉大两岁。怎么可能比宝钗小的黛玉探春都出嫁的出嫁,定亲的定亲,她还没有定亲?这个不符合常理。
2,前八十回里,薛家已经放出了金玉姻缘的风,都司马昭之心了,并为了金玉姻缘薛家母女也做了公关,这些情节铺垫会全打水漂,包括王夫人因晴雯长得像黛玉是狐媚子样被赶出大观园都是白写了吗?贾府的几位长辈会同意给宝玉黛玉定亲?
3,红楼梦时代,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黛玉和宝玉有了私情对于贾家来说,尤其是贾母,面子上受损,是打脸的。所以,贾母才讲一个姑娘住进亲戚家,看了一个年轻的男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敲打黛玉。这个也是林黛玉后来不敢越雷池,又害怕贾宝玉被别人抢了去,时常哭泣的原因。
4,把宝钗做为黛玉的候补,在黛玉之死上,减弱了悲剧效果。
所以,我说这些探轶的人否定后四十回是原作的人,就是别有用心——指望靠胡说八道谋利。
有前八十回派读者看到这,会说,那么前八十回里,宝玉牙牙口口对黛玉说过,你死了,我做和尚。后四十回里,林黛玉死后,贾宝玉为什么没有马上出家做和尚?这不是续貂是什么?
这里这些人忽略了宝玉说这话后,黛玉和宝玉的态度。
当时是宝玉黛玉闹了别扭,黛玉一气之下剪了给宝玉的香囊。第二天,宝玉去给黛玉赔不是。【林黛玉说我要是死了呢?宝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宝玉自知这话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幸而屋里没人。】
看这段文本,林黛玉为什么要把脸一沉?宝玉为什么自知造次了?说到底就是私下里两个人有了爱情,在当时是件丢人现眼的事。林黛玉死了,贾宝玉马上就去出家做和尚,就等于向世人宣布了他们的私情。林黛玉是爱宝玉,但是矜持和脸面还是要的,她才会拿宝玉的其他姐妹说事类比,也就是还把自己放在是宝玉姐妹的身份上,而不是宝玉恋人的身份上。
明白了这一层,所以当贾宝玉知道了林黛玉在自己成亲那晚死了后,他没有马上出家做和尚是对黛玉名声的保护——这点也只有120回是全璧,出自一个作者之手才能考虑的这么周全,才能结合第三十回文字,没有让宝玉马上去做和尚。所以,探轶派,受脂砚斋那个冒牌货的影响,说什么宝玉撒手悬崖是反前八十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