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6-20 05:30 编辑
看了所提供的视频。虽然已经标注新闻来源是《国防时报》这家官方媒体,但确实存在翻译错误。
前面的译文,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这位北约前秘书长表示:“安全契约(这里是指北约保障乌克兰安全的一个设想中的文件)对摆平俄罗斯问题很重要。为了保障欧洲大陆更加持久的和平与稳定,我们需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乌克兰。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腾出资源,来应对真正长期的全球性挑战,即中国。”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看下面这张截图:
仔细听了视频中这位丹麦前首相的英语用词。视频上的翻译字幕“渠道”一词,是个小事故。拉斯穆森说的是challenge(挑战),而不是channel(渠道)。
更糟的是,翻译者还把to address翻译成“解决”。解决的基本含义是把问题摆平,较贴切的对应词是resolve,solve, settle,也包括前一句话中,这位前秘书长使用的fix。
而to address的确切含义是“应对”,着手于、致力于某件事,但尚未解决,除非用了addressed,才可以翻译为解决了。
译者把这个分句翻译为:来解决真正长期的全球渠道。
看上去,只要在渠道后补充上说话者可能省略的“问题”,这个句子是通的,即:
来解决真正长期的全球渠道(问题)。
但这却与说话者的本意南辕北辙了!
这个“通”是建立在对上述两个词的错误翻译上的。
如果把to address准确翻译为“应对”,该分句就变成:
来应对真正长期的全球渠道。
无需懂英语,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病句,没有【应对……渠道】这种说法。
所以,这个分句的准确译文应为:来应对真正长期的全球性挑战。
这位丹麦前首相、北约前秘书长,现任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主席拉斯穆森的最后那句话的本意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腾出资源,来应对真正长期的全球性挑战,即中国。”
拉斯穆森把中国等同于“真正长期的全球性挑战”,很奇怪吗?
一点也不。就在发表上述言论一个月前,作为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主席,他与现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之间有个对谈(说采访更贴切)。其中,他就有这样的表述:“在新的战略概念中,北约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
目前的一个背景是,北约即将于7月份召开维尔纽斯峰会。这位北约前秘书长、乌克兰加入北约最积极的支持者,正在推销他的一个主张:希望此次北约峰会能够达成一项契约,在乌克兰加入北约前,为其提供安全保障。也就是开头题到的那个所谓的“安全契约”。
而就在今年初,他曾以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主席身份访问台湾,期间,曾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扬言:欧洲必须帮助台湾阻止中国的攻击。
也是这位北约前秘书长,不久前主张:在北约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某些个北约成员国应自行决定派遣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