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3-8-16 10:17 编辑
离垢庵边那株青桐今春有一半没有复苏,这青桐有几十年树龄了,立在山道石阶旁,从根部发出两条粗细难分的树杆,没有主次,都笔直升起两丈余,才散开枝叶,每回选这条道上山下山,都会看看它,青桐的树皮颇为光洁,青翠的腰身裂出些纵纹,显出古朴,仿佛那翠意来自永恒
青桐返绿较迟,在清明前几天,山路旁的几处青桐我都默记于心,经过时盘桓片刻,是休息,也是享乐,处处青桐都渐绿了,只有这株一半没动静。山下立有祠堂的倪云林爱画此树,以其孤直,疏朗,立于画片中央,若君子的揖让寒暄,他深爱树身的颜色,日日洗之,只不在画里表现,人以为癖,好在我知道淋着雨的青桐身是何等惊艳。国人当爱此树,它与凤凰相关,与琴相关,爱得久了,往往也就无感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暮春时节读到贺方回这首《半死桐》,第一想到的便是离垢庵边这一株,半死是个什么死法,如在目前,夏天也过了,那半株树是真的死了,树身上的皮枯褐拳曲,反卷着将纷纷脱落,并立的半株今年也不大好,稀疏的叶子有一半已经转黄,它这样日日与已经枯死的一半并立,只怕没有什么心情努力加餐饭。此事不容深想,似一件很恐怖的事,这时遗忘应该适时登场,而树不能自伐,枯杆足以挺立多年,都是从生以来的念想
那日下山,给半死桐留了个影,一取其杆,一取其冠,皆半死之相,归来重看,两杆之间竟有一片墓碑,碑上勒名,应是夫妻,字色一红一黑,这株树与这个墓是相关的么,那伴侣已入土的人今年看见此树又作何感想
《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载:贺方回【以宣和七年二月甲寅卒于常州之僧舍。夫人赵氏前葬宜兴县清泉乡东筱岭之原,至是以九月甲申葬公同穴。】原来贺君的墓地也相去不远
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