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倾杯小镇 回乡散记(8)————那些农活
查看: 6578|回复: 1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乡散记(8)————那些农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8-21 07: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8-21 07:43 |只看该作者
一. 看眉珊帖子的时候,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写贴,不是为了同题,也不是为了文字,而是文字记录的那些日常琐事,其中的亲情,友情,还有爱情

    常常触动了我这样一个读者,然后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脱口而出,说自己想写帖子

    如此,欠的帖子,便越来越多,

    每每想开贴还债的时候,却又想起来新的题目,比如,我本来想写四哥,帖子标题,却又变成了“那些农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8-21 07:44 |只看该作者
妻子早上起来在做饭,小妮感觉不到妈妈在身侧,很快就叫唤起来

刚去哄了一下小妮,耽搁了几分钟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8-21 07:51 |只看该作者
二. 回村的某天傍晚,老四要去果子地里薅草(果子,也就是花生),喊着侄女一起去,

    侄女有些不乐意,即使是傍晚,7月底-8月初,天还是有些热的,还有蚊虫叮咬,刚下过雨,地里也满是泥泞

    母亲,有些心疼孙女,便喝骂起老四来:“有多少活啊,你自己干不完”

    其实,侄女自小就跟我亲近,每次我回家的时候,侄女总会跟着我在村子里转来转去的

     她们这一代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干的农活比较多,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更不愿意去干农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8-21 08:05 |只看该作者
三.  我对老四说:“我去跟你一块去地里薅草吧,人多了也快一点”

      我对母亲说:“娘,你心疼孙女,就不心疼儿子了啊?让她替她爸爸干点活,也总是一份孝心”

       我对侄女说:“你找双手套带上,不然,薅草的时候,会把你的手磨破皮的”
————————

眉珊说:修行,修养的人,要多接触地气,不是那种干净的马路所能完成的

其实,对于从小在地里干活的孩子来讲,接触地气,那是不需要考虑的

通常,我们都是光着脚丫在地里干活,一方面,是为了节省鞋子,这是次要的,另一方面,光着脚丫干活利索,穿着鞋子在泥地里,其实很笨重,而且,容易破坏庄稼地?

光着脚丫在地里干活,据说,轻易不会长脚气,不知道,从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

也许是地气的问题,也许是,穿鞋时间长了,如果总是不洗脚的话,自然容易有脚气;光脚,除了泥土可以洗脚之外,干完活,总是要用水洗洗的嘛

记得以前,好像有一首“赤足走在田埂上”,其实这不算是实情,

走在田埂上的时候,大多数已经是干完农活,洗干净脚上,腿上的泥沙,穿上鞋子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光着脚丫走在田埂上,

不走寻常路,总是有些人,会选择特立独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8-21 08:11 |只看该作者
四. 在地里薅草,一般会选择,刚下过雨后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候,不去薅草的话,有了雨水滋润的杂草,会疯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薅草,可以连根拔起,

      所谓的斩草除根,其实那是瞎扯淡,斩草往往只能是斩掉地面上的草丛,想除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除掉一棵草的根,必须是连根拔起,雨后的地里适合拔草,如果等到烈日炎炎,晒焦了地,再去拔草,通常只能拔断了草,草根依然在地下,积蓄力量,等到下雨后,立马长的很快

       其实,前面说“薅草”,也是不准确的,薅草,往往只是薅地面的部分,用“拔草除根”,要更适合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8-21 08:17 |只看该作者
五. 现在,农民去地里拔草,只是为了消灭杂草,避免杂草抢夺,消耗土地的肥力,影响庄家的成长

      小时候,我们去地里薅草,是可以挣工分的;

      薅上一筐草,然后去河里把草洗干净,去掉里面的泥沙后,交给生产队过称,达到一定份量后,给予一定的工分

       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各家各户按工分分粮食,也算是按劳分配的一种方式

       那个时候,还不允许农民自己养猪,养牛

        那个时候,还是集体所有制

         一方面,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提下,集体所有制,可以群策群力;另一方面,在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后,集体所有制,往往又束缚了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8-21 08:23 |只看该作者
六.  其实,去地里打猪草,也还是有一些偷懒的诀窍的

      比如,我会观察,哪些地里有大人在锄地,那个时候,我还不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但是,我知道,锄过草的地里,一定会留下不少杂草,

        于是,我便会去捡这些草,很快就能捡到满满的一筐

        然后,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枕着草筐,美美的睡上一觉,

        或者,找一条小河,洗个澡儿,

         所以,尽管我比哥哥们小一些,每天我背回家的草的重量并不比他们少。

         至于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我是没有那么大公无私,与别人分享的,

         请原谅,我的自私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8-21 08:29 |只看该作者
七.  深秋的时候,遍地落叶

       如果是才子才女,大抵会吟唱上几句:“瑟瑟冷西风,黄叶舞飘零”

       儿时的我,是没有机会读到这些诗词的,就算是读过,大概也没有心情,去歌以咏志

        母亲,会带着我去搂草,就是农村用的那种竹扒子,或者竹耙子,不是猪八戒的九齿钉耙

        九齿钉耙,是用来耙地,把那些干硬的地,耙一耙,松松土块,给土壤通风换气的,同时兼带着除草

         竹耙子,是用来搂草的,准确的说,是用来楼树叶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8-21 08:36 |只看该作者
八.  那个时候,村子里路边种植的行道树,主要是杨树

      这种树,生长速度比较快,树叶也很多,

      树,是集体的,不能随意攀折,事实上,爱惜树木的农人,也不会去做杀鸡取卵的蠢事

      不过,落叶,是可以搂取的

       每到深秋时分,母亲会带着我去搂草(落叶),然后一筐一筐的背回家,堆积起来,

        有时候,这些落叶,在没有干草的时候,可以用来喂羊,喂牛,不过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夏天的时候,通常我们割草很多,牛羊吃不完的,晒成干草,可以保留下来给牛羊当做过冬的材料

        而母亲和我,搂取的树叶,则用来烧火

        那个时候,虽然也有了煤球炉,可以做饭,但是,买煤球,或者买煤,总是要花钱的,是不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8-21 08:43 |只看该作者
九.  搂树叶,其实也有一点技巧

       通常大路上,是没有多少树叶的,秋风吹起的时候,树叶早就四处飞散了

       有时候,我会去路边的小水沟里,捞取树叶,通常很多,

       就是,深秋时节,水沟里的水,稍微有点清凉,不过,尚在可以忍受的程度

       水沟里捞取的树叶,大抵会浸满了水,一筐树叶,很重了

       那时的我,还背不动;

        看着母亲背着草筐,蹒跚前行,那时的,还想不到外边的世界有多精彩,

        只是想着,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些,再长大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8-21 08:54 |只看该作者
十.  小时候,学校是有4个假期的,寒假(年假),麦假,暑假,秋假,方便学生们回家帮着父母干农活

       现在乡村学校里,应该是跟城市接轨了,只有寒暑假了

       小时候,秋收,主要是收地瓜(红薯),收果子(花生),收玉米,收大豆

        收大豆,比较轻松一些,基本上不需要孩子参与,

       只不过是等到大人们割了大豆之后,放到麦场里,晒干,有的豆子会自动爆裂开来,更多的大豆,需要用碌碡碾压

        我和哥哥,拉着碌碡在大豆秆上碾来碾去的,父亲在后方控制着碌碡的走向,以便于让豆子尽可能的从豆荚中脱落

         这个时候,是要穿着厚厚的鞋子,不然,大豆秆儿挺硬的,容易划破脚,即便是很注意了,有时候,也会划破小腿

         不过,农村长大的孩子,通常,不会在意这点儿小伤口的

           大豆秆,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只能用来烧火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8-21 08:59 |只看该作者
十二.  其实,大豆的产量不算高,所以一般人家,种大豆很少

         农民选择种大豆,一方面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从科学的角度,大豆可以固氮,增长庄家肥力

          另一方面,也算是为了改善生活品质,大豆可以用来做豆腐嘛,在吃肉很少的时代,
      
          豆腐,豆制品,是老百姓改善生活的一道主菜

            豆子,也可以用来榨油,不过,豆油的味道,通常不算好

            不如果子油(花生油),就像鲁花花生油,广告是很有名了

            山东,种果子(花生)是比较多的,花生油比较香,尤其是土作坊榨的花生油,原汁原味的;不过,现在,少见了

            鲁花花生油,看起来晶莹透亮的,我总觉得,不是儿时的那种浓浓粘稠的土制花生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8-21 09:10 |只看该作者
十三.  种果子,据我的了解,应该适合于沙土地(其实就是粉砂较多的黄土地吧),不太适 合土壤更肥沃的黑土地

         一方面是因为沙土地,土壤通风换气的能力比较好,排水效果比黑土地好

         另一方面,起果子(落花生)的时候,方便从土壤里把果子秧连根拔起,而不至于让太多的果子脱落到土壤中

          如果是黑土地,由于黑土的肥力导致粘力增大,很容易让果子被土壤裹住,脱落,影响到收成

           以前在集体所有制的时候,农民会玩一点小狡猾,故意留下一些果子在土地里

            然后,勤快的妇女,会带着孩子,一起去收完果子的地里,翻来翻去,采集那些遗落在土壤里的果子

           一分辛劳,总是有一分收获;

            那个时候的我,干不了重体力活,这种活儿,还是相对轻松一些,手里拿着一个小挠子,通常是三齿的,在地里面跑来跑去的,倒是培养了我比较细心观察的能力

            三齿的挠子,刨地,相对轻松一些,要是四齿的挠子,就要费劲

           那个时候,时间,不值钱,反正,闲下来,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更主要的是,大家都在忙活,谁也没有闲工夫,陪你玩

           读书,没有的事儿;

          即便是家庭经济状况稍好一些,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买书,无他,没钱,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都不一定凑够钱,哪有什么闲情雅致,去读书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8-21 09:17 |只看该作者
十四.  然后是收玉米了,

         这不是我的活儿,那个时候,玉米棒子长的比我还要高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8-21 0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盾,新的一周忘却不快,忘却烦恼,祝新周快乐哈!握手!!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8-21 09: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子总是唤起我儿时的记忆,所以读起来亲切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8-21 09: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我们上学时也是有四个假日,加了个忙假,也就是夏收,帮大人收麦子,还有个秋假,就是收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8-21 09:50 |只看该作者
哄姑娘去了啊金盾

去果子地里薅草,还以为这个果子地是果园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8-21 09:53 |只看该作者
不靠谱的人跪下 发表于 2023-8-21 09:50
哄姑娘去了啊金盾

去果子地里薅草,还以为这个果子地是果园

大概率是这样的
嗯,加一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8-21 09:54 |只看该作者
那些农活----一样也没干过

现在如果想体验还挺贵的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8-21 10:01 |只看该作者
温馨一家人有情有义,干起活来也是享受。许多农活不很累,就是磨性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8-21 12:57 |只看该作者
十四.  然后是收玉米了,

         这不是我的活儿,那个时候,玉米棒子长的比我还要高

         把玉米棒子收回家之后,小孩子能做的事情,是把包裹在玉米棒子外边的叶子,以及玉米须掰掉,

         然后,玉米棒子要放在麦场里,晒干;

         秋风秋雨愁杀人,对于文人骚客来讲,很多时候,是抒发情绪

          对于农民而言,如果秋收的时候,赶上了秋雨连绵,将会严重影响到粮食的收成,

          如果不能及时把粮食晒干,这些玉米将会很快发芽,发霉,成为毒玉米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8-21 13:02 |只看该作者
十五.  玉米棒子晒干之后,需要剥掉玉米粒,这样才方便储藏

         小时候,没有机器可以用来脱粒,即使有,一般也不用,因为机器脱粒,通常会破坏掉一些玉米粒

         所以,收完玉米之后,通常是在吃完晚饭后,一家人一边闲聊,一边用手工脱粒

         小孩子,力气小些,手指也会嫩一些,最开始的时候,用手指剥玉米粒,会把手指磨破,

         不过时间久了,手上有了老茧,也就没什么了

         这个时候,也是全家人相聚的时刻,聊聊过去一年的收成,聊聊明天的期待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8-21 13:09 |只看该作者
十六. 果子,大豆,玉米,依次收完之后,就只剩下地瓜(红薯)了  

      在所有的农作物中,地瓜是最高产的了,在缺乏粮食的时代,种地瓜,是农民最好的选择

      其实,生地瓜,也是很好吃的;

       秋天的时候,地瓜快成熟了,小孩子们,可以从地里,选择一些比较沙的地瓜,在小溪流里洗干净泥巴之后,可以生啃地瓜

       很甘甜,既解渴,又能充饥

       当然,会玩火的小孩子,可以去划拉一堆柴火,把生地瓜裹上泥巴后,放在火堆里烤地瓜,

       等到外边裹的泥巴烤干之后,通常里面的地瓜,也会烤熟了,

       这跟城市里专门烤炉烤地瓜的做法不同,有点类似洪七公吃到的叫花鸡?

        烤地瓜,方便,易操作,通常是孩子们的最爱

        不过,小孩子玩火,通常是大人禁止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玩出火灾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8-21 13:16 |只看该作者
十七.  地瓜,是当年最主要的农作物,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产量高

          地瓜很好吃,无论是烤地瓜,还是蒸地瓜,或者是做成地瓜干


         但是,地瓜,很不容易储藏,通常每家每户,会挖一些地瓜窖,把生地瓜保存在地瓜窖中,然后密封储藏

          从秋收后,一直可以保存到第二年的4-5月份,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另一方面,也要给地瓜留种,方便第二年种植地瓜

         地瓜窖,通常是一个口小肚子大的坑洞,因为密封的缘故,里面氧气比较少,这样可以避免地瓜的有氧呼吸

        一般,进入地瓜窖里,是小孩子的任务,因为在地瓜窖里,大人通常转不开身

       有时候,粗心的父母,把地瓜窖打开后,没有通风的情况下,就让孩子进入地瓜窖,因为缺少氧气窒息的情况,也偶尔听闻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8-21 13:25 |只看该作者
十八. 不过,即便是有了地瓜窖,所能窖藏的地瓜也很少

         有的可以选择,直接用生地瓜,去小工厂,加工成淀粉后,再做成粉条,粉皮

          大部分的生地瓜,会直接用一种叫“收子”的工具,把生地瓜,切割成地瓜干,   
     
          这种活儿,有时候小孩子也能做,但是,小孩子比较性子急,也很粗心,时常发生被收子割破手,或者削掉一部分手掌的情形

          然后,就是要把削好的地瓜干,撒到刚收完庄家的地里去,晒地瓜干

         技术高明的农人,撒出去的地瓜干,比较均匀分布,很少几个地瓜干重叠的

         这个时候,小孩子,就会认真的把重叠的地瓜干分开放置,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含水量很高的地瓜干,充分晒干,晾干,

         秋高气爽的时候,最适宜晒地瓜干

         但是,有时候,遇上倒霉的天气,早上刚把地瓜干晒在地里,如果遇上秋雨,那么这些地瓜干,就会烂在地里了

         就算是能抢回来,因为秋雨连绵的缘故,也会彻底烂掉,无法食用,最多是能够当成猪饲料

        秋风秋雨愁杀人,这个时候,农人是顾不上发愁的,只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8-21 13:28 |只看该作者
十九. 小孩子在秋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捡地瓜干

         地瓜干晒在地里,没有下雨的话,3天可以晒干

         然后,小孩子就要跟着大人一起捡地瓜干,

         这个时候,小孩子的速度要比大人快,因为大人个子高一些,如果俯下身去的话,坚持不了多久

        不像小孩子,稍微低头,就可以捡走地瓜干

        我打小,就是属于手脚敏捷的,捡地瓜干的速度要比父母和哥哥们快的许多,

        母亲不时的夸奖,也会让我更有加油干活的动力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8-21 13: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远的金盾 于 2023-8-21 13:40 编辑

二十.  等到收完地瓜之后,庄稼地里,就是空荡荡的了

        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第二年的规划了,哪些土地,可以用来种小麦,哪些土地需要轮休,以便于继续土地肥力,等到来年春天的时候中果子(花生)

         不管种不种小麦,秋收后的徒弟,都需要重新深耕翻土一遍,一方面是为了给土壤通风,一方面应该也是为了让严冬杀死土壤里的害虫的卵

         父亲,虽然是老实人,但是种庄稼很细致,尤其是耕地,父亲扶犁,耕出来的地,深浅均匀,也很笔直

          小时候,还是集体耕种的时候,父亲便是耕地时的主要扶犁手
          那时,一般用1头牛拉犁,最喜欢看父亲甩着长长的辫子,驱赶着老牛奋力前行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我怀疑是诗人的想象,或者自勉,老牛时常也会偷懒的,有鞭子驱赶,才会加倍用力一些

         小的时候,觉得父亲甩大鞭子的样子很帅,甩出去的鞭子,在空中打一个鞭花,会发出很响亮的“啪”的一声

          大鞭子,通常有2-3米长,又很粗,小时候的我,是甩不动的

          那时,很期待着自己长大,像父亲一样甩大鞭子,

          想一想,也很酷,很帅气的样子,只是,这一生,却再也没有机会去摸一下父亲甩过的大鞭子了,也无从再聆听父亲传授甩鞭子的技巧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8-21 13:54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  有时候,没有耕牛的时候,会用人工拉犁犁地

           一般这是我几个哥哥的活儿,我会跟在父亲犁过的地里,随时捡地里遗落的果子(花生)或者地瓜,

          虽然不多,但总是有遗漏的

          耕完土地之后,通常要晾晒土地几天,以便于把土壤里过多的水分蒸发掉

          然后,便需要耙地了,耙地用的耙,如果没有干过农活的人,还是无法想象是什么样子的

           耙地需要的力量比较小,一般不用牛来做劳力,几个哥哥在前面拉着耙,父亲在后边掌舵,

            而我就轻松的多了,只需要蹲在耙上,以便于更均匀的把土坷垃粉碎,一般需要来回耙几遍

           耙完地后,要么空置轮休,要么就开始种小麦

          种小麦的工具是“讲子”,我不知道具体的汉字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一种叫“耧”的东西

          用人工播种麦子,说起来,虽然是体力活,其实是技术活,

           比如父亲种的麦子,一行行,笔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也很均匀,这样的小麦地,看起来很整齐,很漂亮

            大哥勉强学到了父亲的技术,但是总是有一点弯弯扭扭的,有点难看

             除了整齐之外,对播种麦子的要求,最关键的是麦子播种的深度,如果播种过深,小麦发芽,就很难出土;如果过浅,又会因为缺乏水分,小麦种子很难发芽

            有经验的庄稼人,都很清楚,小麦播种要多深,才是最适宜的;

            父亲一辈子,是种庄稼的好手,只有我们弟兄几个,除了大哥耕种勉强合格,其他几个哥哥在播种的时候,都只能找父亲,或者大哥帮忙

            而我,自从上了高中之后,跟农活就基本上无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