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为了一枚纪念章
查看: 6085|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一枚纪念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3 19: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3 19:39 编辑

新年伊始,一件事不期然而然的落在了我的头上,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我所能够做到的,就是从头说。这件事能不能做成,需要时间,所以,关注这个帖子的版友,要有耐心。这件事最后能否做成,我不敢保证,我敢保证的是,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是一件绝对正能量的事,我不得不停下我手头的事争分夺秒、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我只能用日期这种流水账的写法来告知整个事件的进程,本文非小说,全纪实,会有一些历史照片和历史事实打上,起因要从昨天晚上说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3 21:28 |只看该作者
打卡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3 22:4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4 18:33 编辑

元月2日下午5点多,我的朋友B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马上就到我住的小区,让我找个地方坐一坐,我告诉他就去我所在的小区西门那个小店。之后,我就匆匆穿好衣服,出门了。B很少给我打电话,他是作曲的出身,我们有时几年也不联系一次,但老感情还在,说话向来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也很少客气。我们这些人都是这种脾气,听他口气,直觉告诉我,肯定有事。
我前脚到小店,他后脚就到了。我们两个都不喝白酒,就要了两瓶啤酒,一个麻辣鱼、两个素菜,说了几句题外话,他就直入正题了,他说,老兄,有件事要麻烦您了,咱慢慢喝,我慢慢说,我说完了,你可能就知道我要求您做的事了。
下面他说的这些事,我跟他认识二十多年了,竟然一无所知,也没听别的朋友提起过,却着实让我惊奇不已,我把他的话简单整理如下:
他的母亲王玉莲出生于1941年11月,8岁入梨园学艺,是豫剧艺术家常香玉“香玉剧社”的第一批弟子,学习常派表演艺术,主攻小生、须生、武生行当。这批弟子都是“玉”字辈的,后来解放了,不兴这个了,常香玉收的徒弟就不按辈分叫了,这批弟子一共几十人,也是唯一按辈分排序的。
入行后。经常香玉大师及剧社多位名家老师的言传身教,加上她悉心学艺、刻苦练功,艺术表现力精进,演出剧目逐渐丰富,成为“玉”字辈生行的主力演员。
1951年夏,在常香玉大师的率领下,10岁的王玉莲跟随香玉剧社,经过历时半年的全国义演,实现了为抗美援朝捐献一架战斗机(即“香玉号”)的壮举,由于她是武生,每一次演出踢打滚爬,招招到位,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很受常香玉大师的赏识。
1953年2月,年仅12的王玉莲主动请缨,跟随“香玉剧社”(隶属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第五团”)入朝,成为这个剧团年龄最小的入朝慰问演员,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随同剧团同仁,深入坑道、哨所、连队等一线战场,激励志愿军奋勇杀敌,1953年4月及8月,历时170余天硝烟中的演出,圆满完成赴朝慰问团的任务。
1956年,在常香玉大师主演的戏剧电影《花木兰》中,饰演花木兰的弟弟花木力(大)

电影《花木兰》的片头演员字幕: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3 22:5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王玉莲师弟郭铁生珍藏的一幅“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第五团”的照片,圈中者为王玉莲,第一排中间者为常香玉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3 22:5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王玉莲珍藏的赴朝慰问期间留影,左侧站立捧花者为王玉莲: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3 23:0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3 23:05 编辑

拍摄影片《花木兰》时,在电影摄影棚的集体合照。前2排左起第6为常香玉,前排右起第2为王玉莲: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3 23:2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4 18:36 编辑

拍完《花木兰》后没几年,王玉莲因为爱人在甘肃豫剧团,所以要回甘肃结婚了。常香玉再三挽留,但王玉莲去意已决,常香玉大师见状就说,你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在那里也跟家一样。常香玉大师说这话是有深一层含义的,当是担纲甘肃豫剧团团长的是她的师妹常香玲(注:常香玲大师至今健在,今年已94岁高龄),而王玉莲的爱人正是常香玲大师的得意门生,所以,她回甘肃豫剧团,也跟回家一样。就这样,王玉莲回到了甘肃,跟爱人一起留在了甘肃豫剧团,成为团里的主力演员。
张复振(1907—1968) 山东省莘县古云中心镇阎庄村人,少将,时任石油工程第一师师长,驻扎甘肃玉门,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听豫剧,所以他的师里有个豫剧团;再一个是爱打篮球,第一师的篮球队号称打遍西北无敌手,当时实力最强。
在一次军民联谊活动中,他观看了王玉莲主演的豫剧,为王玉莲的演技折服,当场就给地方政府说,这个女娃子到我的豫剧团来吧。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地方政府为了搞好军民关系,便做王玉莲的工作,最后王玉莲与其丈夫一起从地方调入石油师。
然而好景不长,注定王玉莲命运多舛,文革来到了,张复振被打倒、被迫害致死。上来的领导不喜欢豫剧,解散了豫剧团,王玉莲夫妻二人被下放玉门油田基层,做了石油工人。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可能张复振在天之灵也没有想到,转了一圈,王玉莲最后竟然在他的老家工作到了退休,这是后话。


王玉莲入朝慰问演出时照片: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3 23:4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7:35 编辑

还有王玉莲的很多事情先不说了。B来找我的原因是: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布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竟然没有他母亲的!而王玉莲还健在的师兄弟姐妹,人人都有!他们有一个群,当其他师兄弟都亮出纪念章的时候,疾病缠身的王玉莲的心瞬间受到了重挫,她对儿子B说,去问一问,看看怎么回事,怎么把我给漏了?B不敢怠慢,马上整理好了母亲的材料,先去找居委会,居委会说,他母亲档案里没有这个记录,他们发纪念章是按照档案来的。他又去找高一级的社区,那个社区领导更是不负责任,说,你母亲不是志愿军,发什么纪念章!B说,你好好看看这些资料,她的师兄弟都有,就他母亲没有。社区的那位领导说,看什么,不用看,我们都是按照上级要求根据档案记录来的,不会错。B是个老实人,这大半辈子基本没有跟这些部门打过交道,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生了一肚子气,给在青岛的母亲一汇报,母亲很生气,但她生的是儿子的气,认为儿子没尽心,搪塞他。他母亲这一郁闷,本来就多病的身体更差了,她不在乎什么利益,她在乎的是那一份荣誉,一份属于她的荣誉。B委屈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他就想到了我。
我说,你不要着急,告诉伯母,就说我等假期一结束,就跑这个事,让她放心,好好养病。我一看时间有些晚了,都十点了,就告诉B,你明天把你母亲的材料准备好,上午我去你办公室,我们一起好好过过所有的材料,至少要写一个让人一目了然的简历,然后把所有的证据排排序,理顺一下。之后,我们就告别了。
送走了B。我马上给报社Y主任打电话,问她在不在市里,她回答说,在另一个城市。我简单告诉了一下王玉莲的情况。她马上说立刻告诉S记者,这件事情让我跟S记者时刻保持联系,及时告知进展。她放下电话不久,S记者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她可能不知道我的年纪,Y主任也没来得及给她介绍我,直接叫我哥,我很高兴,这个称呼很亲切啊!我告诉她明天下午4点左右,她回办公室一趟,我将详细给她介绍王玉莲的情况,因为这个时候我应该跟B交流过了,拿到并且详细研究了那些资料。
这件事归口市文化局,我想在我跟文化局交涉的同时,报社同步做好准备;根据我交涉的进展,跟报社记者沟通采用什么方式尽快让老人拿到这枚纪念章。
没想到元月3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决定必须加快行动步伐了。

纪念香玉剧社成立六十周年同学会合影·前排右三为王玉兰: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3 23:4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4 23:07 编辑

元月3日9:30,我来到B的办公室,B已经把他母亲所有的资料全部整理好。他很细心,把每一张照片(杂志上的、母亲自己珍藏的)都编上号,王玉莲在什么位置,全都标注清楚。剧社姐妹们写的回忆文章提到王玉莲的地方全部标注清楚,并且整好了四五页跟书本杂志对照的提纲,很明了,很清楚。但最重要的简历过于简单,很多重要的事实都没有写上,写上的重点也不突出,很散,跟人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我们俩便一点一点的推敲这个简历,按年代顺序,反复修改,力争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简历修改完后,我用一个多小时对照提纲快速翻完了所有的资料,对整个资料有了总体的印象,把最重要的排序,放在前面,便于对方短时间内一览肯綮。弄完这些就12点多了,我赶快回家。在我看资料的时候,B突然接到他西安的姐姐电话,说她的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她已经把母亲从青岛接回西安了。看着他从外面接完电话沮丧的面容,我问清楚情况后,感觉必须加快处理这件事的步伐了!下午4:10分,我来到报社S记者的办公室,把所有的资料带给她,我的想法是先让她全面看看,总体把握一下,一旦需要该从哪几个方面下手,给她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告诉她晚上十点,我去她的小区,取回资料,明天我去市里还要用。没想到她下班没回去,七点半就给我打电话,说全部看完,并做了一些记录、拍了一下影像,她已经到我小区门口了。我赶紧下楼,她见我第一句话就是,如此翔实的材料、诸多的证据,如果不合条件,那真是不可想像了。我说,我没有把握,越是这样越没有把握,但肯定会尽心尽力去做这件事。

《常香玉在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最后面有香玉剧社谱系图,第七部分学员队,有“王玉莲”: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4 21:12 |只看该作者
但愿能有个好的结果,找是该找,但是活到这个年纪,为一枚纪念章真的值得生气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4 22:1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4 23:34 编辑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21-1-4 21:12
但愿能有个好的结果,找是该找,但是活到这个年纪,为一枚纪念章真的值得生气吗?


你的问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那一代人把荣誉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确实是我们这些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一些人所难理解的,其实这个纪念章就是个荣誉,没有附带任何经济因素,但我想随着事件的进展,我们所发现的问题,远远不是一个纪念章这样简单,今天忙了整整一天,回来后把昨天的写完后,就睡着了,刚刚醒来,今天做了很多事,明天写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4 22: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荣誉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期待事情能顺利办好!祝福!!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4 23:18 |只看该作者
为了那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纪念章应该补
那个年代的人,对于荣誉看的比物质重
尤其老人,群里师兄弟姐妹都有,就她没有,有被遗弃的感觉,肯定会难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5 00:45 |只看该作者
这事应该去找民政部门吧?

但愿能顺利帮老人尽快找回这枚勋章。

时间不等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5 00:53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首先要查政策:抗美援朝时期的赴朝慰问团成员,是否给纪念章?
然后提供证据:

1,本人档案中,多年填的各种履历表之类的,有没有相关记录?

2,人证:健在的老同志有没有人能给写书面证明?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5 00:58 |只看该作者
除此之外,她是常香玉的徒弟,她在哪个剧社,都没有直接意义。

需要证明的只是:她随常香玉去过朝鲜慰问演出。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5 08:10 |只看该作者
不能忘记任何一个为国出力的人。

否则会寒了无数人的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5 20:27 |只看该作者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1-1-4 22:16
你的问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那一代人把荣誉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确实是我们这些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一些 ...


是的,经历不一样,价值观肯定很难趋同。看来这件事不仅仅是遗漏那么简单喽。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1-5 22:5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7:37 编辑

元月4日8:10分,我来到市委综合办公楼,简单登记了一下,很顺利的来到了第12层文化局。这之前从来没有跟政府部门打过交道,所以就提前问了一下朋友政府部门上班的时间,怕来早了,在外面挨冻。文化局跟旅游局还有一个什么局合并了,那个名字长长的,记不住,还是称呼文化局吧。我敲开一间敞开门的办公室,告诉里面一位漂亮的女士我的来意后,她问我,您是文化局所属部门的吗?我说不是。她说,您来错地方了,我们只负责文化局管辖范围内的够条件的同志申报纪念章,不是我们系统的,我们不受理。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我的朋友B给我说的寻找方向错了!王玉莲的师兄弟都属于文化局管理,所以,他们的申请都是有文化局审核申报。我问这位女士,我应该向哪个部门去询问。她说,退休老干部管理局(下面我简称老干局),她告诉了我一个电话号码,我就告辞出来了。下楼后,我先给老干局打了个电话,是个小伙子接的,我简单说了一下情况,他说,可以,是归他们管的,他们在市委办公大楼3楼西侧。当我走到市委大院门卫时,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进,登记了要求登记的事项,就进去了。当我到了三楼西侧敲响一个办公室的门时,门轻轻打开了,我进去走了两步,注目观望,诺大的办公室,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人!我大吃一惊,这门是怎么开的?认真寻找,才发现紧靠门左侧的一个硕大花盆旁,一位女士一手拿着手机倾听,一边蹲在那里在地下寻找这什么。我长出一口气,刚才发现没人那一瞬间,吓我一跳。这个时候进来一位小伙子,我想告诉谁都一样,就对他说了几句,他指着那位刚站起来的女士说,这是我们科长,给她说。这时候那位女士已经坐到办公桌旁的椅子上,眼睛盯着我说:不好意思,刚才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在找我的发卡,您有什么事吗?我就把王玉莲的情况给她介绍,她很认真的听,当我说到纪念章时,她打断我,说:什么纪念章。我于是打开手机微信上的视频,把王玉莲的师姐范玉清的一个视频资料放给她看,那里有纪念章的清晰照片,她看完后,打开抽屉,翻开一个文件,指着其中一行说:你看,是不是这个纪念章?我说:对对,就是它。她合上文件,又指了指文件封面说:这是宣传部发的,知道该去哪里询问了吗?我说:明白了!又问道:宣传部在哪里?她伸出左手食指,指了指天花板,就在上面(四楼)。我说了声谢谢,正要离开,她又嘱咐了我一句:有人问你,不要说我告诉你的哦......嗯?我有点疑问,心想,这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看着她狡黠的眼神,我想,她这是在给我开个玩笑吧。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玩笑,并且直到下午我第二次来宣传部才明白,她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一个聪明而智慧的女科长!

香玉剧社成立六十周年邀请函(香玉剧社是河南省豫剧一团的前身):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1-5 23:2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7:38 编辑

来到四楼,左右望了望,有些茫然,并没有标注“宣传部”字样的办公室,西面全是统战部,东面感觉很杂,但没有宣传部。这时候从统战部的方位走来一位女士,我问她:请问宣传部在哪里?她说:在二楼东侧。嗯,我有点纳闷儿,刚才女科长明明给我说的是四楼,怎么又会是二楼呢?正当我走到楼梯想下去时,我又想起那个狡黠的微笑,心想,不对,应该在四楼,于是我调转方向,往四楼东侧走去,这个时候背后一个小伙子急匆匆的超过了我,我问了他一句:您好,请问宣传部在哪里?他停下看了看我,然后指了指前方说,那个,那个,都是。然后就推开一间办公室要进去。我追问:你这里是不是?他说:也是。我说,那我还是给你说说吧。说着说着就进了办公室。里面有四个办公桌,两男在东侧,一女在西侧,刚来的小伙子问我什么事,我就拿出来一档案袋的资料,很有条理的给他讲王玉莲老人的事迹,当他听到关于纪念章的事后,说:你应该去人社部......还没等他再说什么了,东侧里面的那位男士接过话头,说,我们也管,是这样,文件是我们发的,但具体管的是人社部,你就不要再跑人社部了,我给你问一下。于是他拿起电话,打给人社部,说了七八分钟,弄清了需要的程序,然后放下电话,给我复述了一遍。小伙子说,这是我们H科长。H科长马上自我介绍说:我叫H某某,您的手机号是多少?我告诉他我的手机号,他很认真的存在了手机上,然后又问我的全名,很认真的输在了手机里,之后打了我的手机电话一下。说:记好我的号,这件事再需要我帮助时,联系我。他的做法让我大吃一惊,远远超出我对政府机关人员认识的意料之外,我想也许是王玉莲老人的经历打动了他,让他决定要关注这件事,我当时只是感觉遇到好官了,就要告辞出来,马上回那个大型央企让他们赶快申报。H科长一直送我到门外,并且握手告别,就如一见如故的朋友。当我走到二楼的时候,无意间往东测看了一眼,那里面所有的牌子都赫然写着:宣传部!这么说,统战部的那位女士给我说的也没错,我感觉有点奇怪,但来不及细想,就匆匆的回央企了。

王玉莲在豫剧《凤仪亭》中饰吕布: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1-5 23:5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8:26 编辑

10点,我回到B的办公室,跟他说了我在市委宣传部得到的信息,告诉他必须要走的程序,也就是必须要王玉莲退休的央企宣传部把申报材料报给市里人社部,然后再经过审核上报省里,慢慢等待纪念章下发。我们很快赶往央企局办公大楼,11:05,进入局办公楼大厅!哇!好大的气派!四角各站立着一个女保安,一个接待台上有一个女保安在守着一部电话。一看这阵势,我立刻感到自己是个平头百姓了,完全没有了在市委办公楼里人民当家作主的感觉。我们到了那个接待台,说明了我们的来意。那位女保安说:等等,我先打个电话。于是她给局宣传部打电话,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对方说,正在开会,让我们等半个小时。大厅里没有一个让人坐的地方,我们就走出去在外面说话。11:30的时候,我给B说,差不多了,上到楼上也就到他们说的时间了。进了大厅,刚要上电梯,被一个保安拦住,指了指接待台。我们只好走过去,说道,到了半个小时了,我们可以上去吗?那位女保安说,不可以。我们又问,那你可以再给局宣传部打个电话吗?女保安说:不可以。我说,快到下班时间了,他们要是忘了呢?女保安说:不会忘,他们打电话来,你们才可以上去。我看了看时间11:45了,心中的火气开始上升;但转念一想,也许他们真是在开会,我就在接待台紧挨电话的旁边,等!妈的!我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11:50,电话响了,我隐约可以听到,就是局宣传部的。问:他们还在等吗?女保安回答:是的还在等。对方:告诉他们,他们找错地方了,去三教楼×0×室找某科长,不过某科长已经出差了,估计他们也见不到,让他们回去吧,过几天再去那里。女保安放下电话,还没等她给我传话,我的火腾就上来了!一字一句的对女保安说,你把电话再打过去,告诉他们,我刚从市委宣传部来,要传话给他们,如果他们不接待,我就会市委宣传部,让市委宣传部的人来找他们。女保安有点害怕了,就把电话打过去,把我的原话说了一遍,正要放电话,我说,我可以给对方说句话吗?话筒的另一方听到了,说可以,女保安就把电话给我了,我说,我们在大厅里等了50分钟了,给你们说句话总可以吧?对方忙不迭的说,可以可以,上来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1-6 00:2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8:31 编辑

在电梯里,我的火就开始升腾,但理智告诉我,要忍住,一定要忍住,要办事,这是目的,我看了看表12点整。B的脸色也很难看,我说央企是王八蛋,你我都知道,不要生气,有让他们难受的时候,我们是来办事来了,只要能办好事,任何气都要受得住,都要忍住。到了局宣传部,一位科长接待我们,他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跟某某市是平级的,我这里没有接到这项工作的指示,但我可以帮你问一问。他显然把我误认为市宣传部的人了,也就是说我刚才在下面的话让他误认为我是来自市宣传部的人了,他把我们让到隔壁待客室,很大,空空的,热情的让一位漂亮女士给我们倒水,然后问我们的来意,B给他材料,他不看,给他讲,他不听,我只好给他王玉莲老人的简历,他看着简历在记着什么,之后说,你们等一会,我去找一个人来,就出去了,时间不久,带进来一个人,给我们说,这是局组织部的S科长,是主抓这个事情的,你们给他讲,之后他很快出去了。S科长神秘的拿出一个复印的文件说:这是保密的文件,我给你们念念啊.......你看,她不在这个范围内,我们无法上报。我说:等等,里面有“服务人员”一项,给在朝鲜战场志愿军演出170多天不叫服务吗?我们试图用手机拍下来那些符合条件的条款,他不让,说保密。他接着又说,他档案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我说,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一个是当时他们小,可能没有档案,另一个是经过文革之火、油田的不断搬迁很多档案都遗失了,油田中很多人的档案都是后补的,你不能因为档案里没有记载,就否认这个事实。他说,档案里没有,其他的我们都不承认。我说,这件事有很多证人可以证明、很多杂志、照片、开始资料都可以证实,有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他说,那都不管用。我急了,说,难道让一个缺少记载的档案来否认一段真实的事实吗?他说,那没办法,档案之外的都是假的。妈的!换个地方,老子只能用拳头说话了!这时候局宣传部的那位科长也过来帮腔,就这样我们四个纠缠不休,我看实在弄不出什么名堂来,就说:她所有的师兄弟都拿到了这个奖章,就她拿不到,那么,我要是把她为什么拿不到这个扣解开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告辞了,我要弄清楚为什么他在你们这个央企不够格的原因。我这一说,他俩急眼了,开始吓唬我们,说:不能这样啊!你想想,你们要是这样做了,那他们的所有师兄弟不就都给收回了吗?那他们不都愿你们吗?妈的!小混混要吓唬老江湖了。这一瞬间,我差点没笑出来,我说:你们放心,发在他们手里的,谁也收不走。为了摆脱这种无意义的口舌,我们决定赶快离开了。这个时候,那个S科长在一边打电话,当我们走出门口的时候,他又叫住我们说:这样,我约好了,你们下午2:30,去退休管理中心Y科长那里,让他在具体给你们说说,他是具体负责这个事情的。好!既然如此,就把他们要我们走的程序走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1-6 00: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8:36 编辑

下午2:30分,我们准时来到央企退休管理中心,那位Y科长已在那里等候。不等我们说明来意,他就说,他清楚我们的来意,老人家的情况他很清楚。接着就给我们讲这个申报纪念章的条件等等,之后还是归结于档案上,说王玉莲的档案没有记载,这不符合评选条件。我们拿出那一档案袋的证据,他说,这个不能作为申报的依据。说白了,他给我们的解释跟局组织部、宣传部的那两位科长口径完全一致。为了让我们相信他的话,他透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说类似没有档案记载的志愿军退伍老兵还有79个,但都无法申报,为了缓解他们的郁闷,他很得意的说:我跟他们这样解释,几十万志愿军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他们都没拿到奖章,你们也理解一下,档案上没记载,我们就无法认定,我们完全按照档案来确定申报的条件。他的话捅在了志愿军老兵心中最痛、最柔软的那一部分,那些都八十多岁的志愿军老兵闻听此言,都默不作声了。我的老兵失去了任何证明的文字,只拿这一个保存了70年的志愿军发的破旧的搪瓷茶缸来申请,有的有战友的证明材料,有的拿着自己部队的老番号……等一概不被承认,通通都被打回去,如此简单粗暴、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竟然在现在仍然发生着,让我震惊且愤怒。
这里岔开一句话,说说这个央企职工的档案问题。大家都知道,经过了历届运动、文革之火,很多人的档案都找不到了、缺损了,档案都是后来补的,怎么补的、谁补的、根据什么补的,都不清楚了,也无法去弄清当时的情况,这是一。二是由于石油工人工作环境的特点,到处转战祖国各地,档案只能随着二级单位走,二级单位保存档案的条件根本就不具备,在不断移动过程中,由于气候、保存条件等等的不具备,导致了很多职工的档案缺损、污染、遗失,他们的很多档案都是后补的,这个补充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属于他们的他很多真实资料并没有被计入到档案里面去。这些档案等到一个油田稳定后,才从各个二级单位收归局档案馆统一保存,这个时候才发现很多人的档案都有问题,有的需要查档案的看到了问题,找找证明人等等写材料,来补充档案,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也就是那种缺损的状态了。平常不需要,谁都没有想到去查找自己的档案,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退休二十多年了,才知道自己的档案根本就没有入朝参战这一项,这让他们情以何堪!这对他们心理的打击会有多大!如果不尊重历史事实,嫌麻烦,不对他们的个人历史认真负责,不趁现在一些人证物证还在抓紧充实他们的档案,那他们真是要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了。
说来说去,绕老绕去,还是回到了老问题档案没记载,我们看实在说不出什么道道来了,就告辞出来,准备一起再次去市宣传部,找H科长,听听他的意见,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说。一看时间四点多了!边抓紧赶往市委宣传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1-6 01: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8 18:37 编辑

下午五点多,我跟B一起来到宣传部,上楼的时候担心H科长是不是不在,下班了或者开会什么的,没想到,敲开门后,他还在办公室,不得不说我们的运气真不错。我们给他汇报了在这个狗屎央企的所见所闻及其结果后,他很生气,说,他们做事怎么这么死板、机械。你们走后,我们又查阅了王玉莲老人的事情,这个确实是真实的,抹杀不了的,老人是够格拿这个纪念章的,这样的老人不够格,谁还够格?这样,你告诉他们,让他们上报到市里就行了,其他的事情我来办,只需要他们报上来,因为这是个程序,必须要走。问题是,没有利益,那些个猪脑袋是不为自己的员工办好事的,这已经证明了,但H科长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们就只能再回央企解决上报的问题,走这个必须走的程序。回去的路上我跟朋友B情绪都有些消沉,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能够让那帮人给开出这个证明。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动用任何私人关系;因为,我相信,这样的事是不需要用人请去换取的。但在这一刻,我们都在想,是不是用一下央企的私人关系压一压那些个小帮菜,赶快解决上报的问题。我说六点多,报社S记者还在等我,我得去跟她说一下今天的事情,她还在等着听我的回话。这样,忙了一整天了,今晚我们都好好休息一下,想想明天要做什么。但首先你要去档案馆看看老人家的档案,并且复制一份出来,这个需要的时候可以用。还有一件事,老人家当时去朝鲜慰问演出的时候那个“第五团”当时隶属于那个部门,现在那个部门是否换了名字还存在,他们发个函开个官方证明,那是再好不过了。B说,这个就别指望了,70年了,早就不存在了,无法寻找踪迹了;但我的话提醒了B。老人家是1956年拍完《花木兰》离开河南豫剧一团的,而这个团一直都存在,让这个团开个证明不就行了吗?但是按照他们只认档案其他都不认的混蛋逻辑,这个证明管不管用,难说,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一试。我们很快分开,B回家,我去报社。我把这一天的经过告诉S记者后,思想敏锐的她突然说道:他们之所以不认证据只认档案,老人家的证据再多他们也不认,会不会是如果他们认了,这就证明他们工作失误了,那79名志愿军也要来再次找他们了,那他们的麻烦就大了!对!我感觉,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再起作用。面对这个不认真为自己员工干办事混蛋央企,很让人无可奈何。晚上回家,怎么也睡不着,再想下一步如何走,如何让这帮脑壳开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1-6 09: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1-6 09:19 编辑

元月6号,很早就醒了,昨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做了很多梦,一个都没记住,所以脑袋有点疼。我也不知道B是如何考虑的,想等等再联系。11点多困极,倒头便睡了,这一觉睡得真好,醒来就3点了。我看B没有联系我,便赶快跟他联系。他说他去退休管理中心已经两趟了,找不到Y科长,打他手机电话也不接,他正在第三次去退休管理中心的途中,听口气看他很生气,我怕他冲动把事情搞砸,一再嘱咐,我马上就到我们两个一起找,于是赶快穿好衣服就急匆匆的赶往退休管理中心。当我赶到时,看到B已经在敲Y科长办公室的门,但还是没人,这时候停车场的一辆车里下来一个人,对我们很热情,一直把我们往待客室领,说那里暖和,在里面等吧,Y科长一直在开会。我们连声道谢,说,没关系的,我们在外面说说话,今天还不算太冷。B对我说,我今天就不会像昨天那样给他们好好说话了,如果我妈不够格,谁还够格!他们知道不知道有天很多员工的档案都是后来补的,为什么我妈的这个记录没给记上去,问他们去!我看他也意识到这个个人档案的问题了,但还是说要冷静,不要着急,这也不是着急的事。将近6点的时候,散会了,我们远远的看到Y科长打开了他办公室的门,便赶快走过去,也进去了。Y科长说,我很忙啊,俩老哥,年底了,问题一大堆,咱们长话短说,需要我做什么呢,我即使给你弄好了材料,上报哪里呢?去年就截止了,我已经给两个老哥说清楚了!“我即使给你弄好了材料,上报哪里呢?”这句话突然提醒了我,在这瞬间,让我茅塞顿开!我马上说,我打断一下,插句话啊,能不能这样,交给市宣传部H科长。Y科长瞬间一愣,他可能没想到我会接过这个话头,就又问了我一句:你确认是市宣传部吗?(因为他们上交材料的归口单位是市某区人社局)我给了他肯定的答复。他很快说,你告诉我他的电话号码,我一会给他联系。在我要给他电话号码的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未跟宣传部H科长交流之前,不能让Y科长贸然给他打电话。于是我说,这样,你们继续谈,我出去先给H科长联系一下,看他在不在。之后,我就出去了,在外面跟H科长联系,告诉他油田退休管理中心的Y科长想给他电话交流一下这个事情,合适不合适。H科长很干脆的说,没什么不合适的,一会你让他接电话。这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让我很兴奋,按说,这一块不归他直接管,他完全可以说他直接插手不合适,让人社局管才是正确的路径,但他直接插手了,我感到有门了。但很快他的做法又让我们大喜过望!在我们山重水复之时,突然间就柳暗花明了。
我回到退休管理中心Y科长的办公室,告诉Y科长,市宣传部H科长在,此时电话方便。Y科长表情怪怪的,他可能没想到这个电话真能打过去,以为这之前我只是虚张声势。我很快打通电话,把我的手机交给Y科长。Y科长刚要说王玉莲的情况,H科长就打断他的话,说,王玉莲的情况我们已经核实清楚了,你敢赶快写个材料送过来就行。Y科长:我的送到哪里呢?H科长:直接送市宣传部我这里,以后的工作我们来做。Y科长:那行,我赶快整理,然后亲自给您送过去。H科长:不用了,你直接给××,让他送过来就行了。H科长说的这个“××”就是去掉了我的姓的名字,只有最熟悉的人才会这样称呼,这一刻让那位Y科长感觉到了我们的“能量”。其实,我跟H科长认识才两天,只见过两次面,算上刚才的这次电话,打过两次电话。H科长的做法真是出乎了我跟B的意料,这完全是“铁哥们”的做法啊!但也是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对待一个普通百姓所应持的态度。他那样说,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也是给对方压力。
问题竟然就这样解决了!我赶快跟B说,让河南省豫剧一团尽快发过来一个证明材料寄过来,Y科长赶快接过话头,说,那样就慢了,这样,你让他们开好后拍下来,微信发过来,我这里一复印,就行了。我问:这样管用吗?Y科长:管用管用!我跟B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您真是个好心人,这节约了我们几天的时间啊,谢谢您呐!Y科长:俩老哥客气啥呀,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说实话,这件事情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你们俩老哥做的,你们对老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动,我要向你们学习!哈哈,相互学习相互学习。。。。。。
晚上我们好好吃了一顿,已经不喝酒的我焖哥俩,都破例一人喝了一瓶逼酒,心情那个舒畅!我们一致认为,市宣传部H科长这个人可交,说实话我长这么大,得到我认可的政府官员,凤毛麟角,具体原因,相信大家都知道。但还是有认真负责有所担当的人存在的,只是有时是要靠运气才能遇到。
如果那个老干科的女科长给我指的不是四楼,而是二楼宣传部,那也许还要需要时间,或许是另外一种结果,我突然意识到,这栋楼里也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宣传部在四楼还有几个没有标注“宣传部”牌牌的办公室(那个统战部的女士就不知道,也许她知道,但内部要求不对外人说),因为她知道,四楼的这几个办公室才是我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我真得感谢这位有指路之功的女科长,也彻底明白了她告诉我不要告诉别人说是她说的言外之意。
如果在四楼东侧,我当时听了那个小伙子的指点,去了另外两个也是宣传部的办公室,那也许又是一种结果,又要需要更长的时间弄出眉目、或者根本就没有眉目;但可以确定的是,不会遇到H科长。这就是缘,可遇而不可求。
三天时间,让一个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真是完全让我们没想到的事,我再给报社S记者回电话时,连续说了三次没想到。这是我第一次跟政府部门打交道,我不知道以前如何,但从我这次的经历来看,感觉很好,接触的这三个政府部门都很认真负责,正是他们的负责才最后导致这个问题的迅速解决。
我不禁又想起那79个志愿军老战士。。。。。。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1-6 09:2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天兵 发表于 2021-1-4 22:35
这样的荣誉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期待事情能顺利办好!祝福!!

您说得对!对那一代有认可有爱国情怀的人来说,荣誉高于一切,对他们付出的承认胜过给他们万贯家财!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1-6 09:2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拍岸浪 发表于 2021-1-4 23:18
为了那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这纪念章应该补
那个年代的人,对于荣誉看的比物质重
尤其老人,群里师兄弟姐 ...

三天时间,属于我们该做的事做完了,也达到了目标,让我们惊喜连连。下面的接力就是市委宣传部H科长这些有担当的人了,他告诉我,要耐心,纪念章的下来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上报等等。我们说,老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病就好了一半,她一定会等到这枚纪念章得到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1-6 09:2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1-1-5 00:53
我觉得首先要查政策:抗美援朝时期的赴朝慰问团成员,是否给纪念章?
然后提供证据:

这些工作我们已经提前做好了,你可能没仔细看看,他们只认档案,不认证据的,所以让我们很挠头、无可奈何。好在这个问题由于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插手,解决了,一切都还算顺利。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1-6 09:2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21-1-5 08:10
不能忘记任何一个为国出力的人。

否则会寒了无数人的心。

这件事让我有了一种信任感,说实话,这种信任感早就几乎不存在了;能够回来,也是我意想不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1-6 09:2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梧桐花开 发表于 2021-1-5 20:27
是的,经历不一样,价值观肯定很难趋同。看来这件事不仅仅是遗漏那么简单喽。

耐心等待这枚迟来的纪念章,到时候,我一定把老人家戴纪念章的照片发上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