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2-5 07:59 编辑
高处不胜寒: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归
文字/春江水
高处不胜寒,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
风雅,诗意栖居,真到高处,尽善尽美雅俗共赏之不易,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
干嘛要伟大,要老大,累不累呀。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
温哥之“天问”,之“功罪其惟春秋”,也是他累。持重持远不易,慎终怀远不易。今天和昨天是一样的。
其实宋词的极致是晏殊、晏几道父子。晏殊14岁中进士,为帝王师(太子傅)。是你好想的、好做的吗。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简直蚌珠天出云锦仙裁,不是人做辞墨写画。
晏几道有首《临江仙》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老人家有翻新运用,“寄友”是寄给老蒋的——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归。
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老人家到要人和家兴国统一,昭然天地人心。风雅唱和与琴瑟鸣好是一起的。
但到底是——“千秋明月在,未照彩云归。”
![]()
说到“唐宋古文”,只怕没有人告诉你:古文大家也是“今文”大家。翻页的历史是复活不了的。
我是说,韩柳和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王安石们时文骈文、近体诗和词都做得很好。
选进现在大中小学教材的那一篇古文完全没有骈对、平仄、旋律、抑扬顿挫到音韵和谐。
《古文观止.滕王阁序》是古文,不是诗吗?
《陋室铭》《永州八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哪篇散文、古文,不是诗。
甚至随便摘句撷词,即可金石铭文,做“座右铭”挂客厅书房的。今儿你要是做到了,你牛逼哄哄我好羡慕你。
天行人道总是宽的好,平合好。干嘛要做伟大呢。这怕也是“周初封建”的意义,长治久安好。
秦始皇嬴政佬佧要“一始而万世”,要焚书坑儒,要长生不老,要封禅泰山……终于弄得自己见了阎王还和鲍鱼一起骚臭,最后是李斯赵高指鹿为马狼狈为奸。我不知道扶苏、蒙恬被矫诏枉杀时的反应和言辞。又有谁能知道。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武帝的金铜仙人在,汉武帝呢。韩愈谏迎佛骨,谁知道那是一块什么骨头。没有谁能“长生不老”。
人生的欲望也是填不满的。为什么要伟大呢。“人生不满百,做了皇帝想外国。”晋凉公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是害苦了乌克兰人民,俄罗斯人民。为了他的“普京套娃”堆高做大,生民炮灰,生灵涂炭,生死 茫茫。
其实我们的家国情怀就两岸统一,国富民强。我们要的世界主题就是“和平和发展”。
这也是——“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