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两选:是周公还是秦始皇伟大
话题/春江水
1)
孔子法先王,西周三王其实是“文王、武王和周公”。孔子“梦周公”几乎视他为正宗周王,视为信仰为精神支柱。
其实先周两个人的分封都很伟大——姜子牙封神,周公旦封建(封土裂国)。功绩伟大。
姜太公是封神。姜太公封神完,自己没地了,据说是做了个“窗户神”。
周公旦是封建,也就是给自己的封地是鲁国,不大也不小。中原地,据王封也近。好拱为王国。
周公的鲁国文化对孔子应该影响很大。至于姜后的齐国应该强大了 好几百年(止于田齐取代姜齐)。
要论长治久安,“周八百,最长久”,周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实在是不让文王、武王做“周三王”,也不让黄弟炎帝奠定中华文明。
2)
秦始皇的“大一统”意义,自不待说。“天下一统,书同文,车同轨”都是功德千秋的事。
他的取代分封,做郡县,更影响深远。史学家说“汉承秦制”就是指大一统和郡县制。
秦始皇做的最笨的事是三:一是焚诗书;二是要长生不老;三是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山河天地的事,是他封禅的吗?天地,老天爷,要秦始皇封禅吗?秦始皇是“人”。
李斯参与,李斯也未得善终。所以我骂“真理旦旦每”是批评,其实也是可怜他们可爱他们的。自视太高一定自侮自伤自不是人。
3)
隋唐科举和中国文官制度,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我问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明经科,不及进士科?其二,考卷糊名,60岁的进士一定比16岁的进士聪明吗?
——很显然,读书,皓首穷经读书,是无可非议的。读书,是后天功夫,叫“后进”吧,不错。如果有人年纪轻轻就读好了,更好哇。这就是我说的“先进第一”。
——科举,搜身进考棚,考卷糊名,相关人回避,保障了严肃性和标准一致。所以60岁的进士,16岁的进士都是同年。不好说谁更了不起吧 。当然论资质,还是天分高好。回到了“先进第一”。
——文化、文明是要积淀、积累和生长的。唐到开元天宝,宋到仁宗神宗,都是文星灿烂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