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想要报答的人有好多,后来才知道这个愿望随着自己的无能都成了无本之木。于是就都渐渐地淡忘了,而张老师就是想要报答至今却没有报答的其中一人。从这点就足以证明,我是个有始无终之人,而一个有始无终的人早就被历史证明,他注定是一个无能之辈。
逐渐淡忘中,背负报答这个重担已好像轻松地从肩上卸下了。在这种的思想驱使下,近年来我好像已把张老师忘记了。但女儿与她的张老师的事又让我对我的张老师时时怀想起来……
女儿在读中学时,其中教她的也有个姓张的老师,而且在她回家的叙述中,这个张老师是她的老师中最有学问的老师。因为一个假期来临,张老师就忙得很了——要给好多的学生补课。女儿也参加到了这个洪流之中,时间是一星期收费五百元。时间是一天三小时,因为人太多,时间长了,一波波哪里忙得过来。
由于这个事让我想起了自己在高中时的也是姓张的老师。在临近高考的前三个月,我不争气地得了肾炎,还用了住院治疗。至于究竟连住院和在家休养多长时间,这时的我真的不能有准确的时日了,这也证明我是个智商多么低下的人。反正在回到学校后,功课落下了不少,而最为着急的倒不是我,而是这位张老师。在没有我请求的状况下,他主动找我要给我补课。这位张老师是教我们物理的,女儿的那个张老师也是教她物理的。女儿在物理方面继承了我的基因——对物理学老是不如其他门类,尽管别的门类也不怎样,这里是自我比较而言。
我的张老师用他本该像别的老师去休息的时间给我补课,而且见我不懂还要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讲。不知他心里是怎样的感觉,最后我虽然没有明白他讲的,但我肯定地对他说——张老师我真的听明白了!因为我实在不想让张老师为我再付出不必要的精力了。最后要用我的天地良心说一句:张老师事前没有说要收费,事后也没说要收费。那时我好像也没有付费的意识。
时代在进步,时事在变迁,后来的张老师在为他的学生补课时是不是“与时俱进”地收费了没有我不得而知。但在我的记忆里,张老师永远停留在了,补课没有收我费用的那个张老师的画面中。其实我对他的念念不忘也是因为他给我补课而没有收费吧。如果他真的收费了,是不是就不在我的特别感念之中了,我是不是也会少一份内疚呢。
后来我又想,我的感念不感念对张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没有意义的东西。我既不能为老师送上一杯最为廉价的热茶,也不能在他面前郑重其事地鞠躬致谢。从而让他知晓他的付出,即使回报虽轻微,但总是有的。这样想来,有我没我的感念他都一样地在这世间生活着。这是我好长时间的认定,于是我又把对他的感念逐渐淡漠了。后来我又想,张老师这样敬业的老师,是不会只有我这样碌碌无为的学生的,他一定还会有让他为之骄傲的佼佼者。像我这样的人对他都心存感激,那些功成名就的学子一定会不忘他的恩德,一定会用他能看到和听到的方式去报答他的厚爱。因为我相信,我绝不是他没有收费而补课的唯一。这样想来我释然了许多,慈爱的张老师一定会得到报答的,他的付出一定有所回报的。尽管我知道在他做这些的时候是不会想这些的,不然他早像现在的人一样,立马就先交钱后办事了。
老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与科学的人,也泛指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和能给大家带来正确知识和指导的有能力的人。我一直非常认同这样一种对老师这个称呼的诠释。老师者,表率也。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像老师一样去做人做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的学生的做人做事。其比重还是很大的。我想老师一旦收获了金钱,会不会就此与敬重会无缘了呢?虽然我理解老师也想成为富裕一族的渴望,但我坚信,人生是不会在这上二者兼得的。反正我是一直这样认为的。当我看到无数的官员在退下来后,一时门前冷落鞍马稀,就感慨世态炎凉人情淡如白水时。我就好像是缺乏人性中的一个美德——怜悯的人,反而对此不知同情地讪笑了。天下的好事不能让你一人占尽不是,这是天道!
自从我和张老师分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张老师。我那要报答张老师的愿望至今也没有实现。不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似乎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来我的那个母校也被撤并了,现在我是个想找母校都找不到的人,也不能像就读过一生为荣之母校的人一样来展示自己的荣光。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憾事,同时也证明我的就读的确是个没有值得炫耀的学校,而我是个什么样水平的人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张老师去了哪里从事他的教学生涯更是不得而知。而我最为愧疚与遗憾的是,到我和张老师分手,呆傻的我都没有对他再说声谢谢。
昨夜我又梦到我的张老师,讲台上他还是写一手让我至今羡慕不已的漂亮板书,他的神情还是那么凝重。他好像特别地注视着我,我这个碌碌无为的人羞愧得不敢抬头。好在我及时地从梦中醒来了,这样的折磨才没有持续太久。我知道我的张老师这时早就退休了,他现在身处何方我也不得而知。我真想去那个寻人的电视节目里报个名,在有生之年见一见我的张老师,并当面表达我对他的敬重与感激。然而我现在还没有这样做,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勇气迈出这一步。
我的张老师是公办老师,我想他倒不至于生活没有保障,至于能不能大富大贵我也不能断言。而像他这样的人,如果不改变他的初衷,不改变为人处世的方法(像补课不收费之类)要想大富大贵概率也不是很大。我的祝愿是——我敬重的张老师,你有一个学生在远方真诚地祝您身体健康,还是祝您身体健康!
我知道再美好的祝愿也不能左右现实。就像我所痛恨的奸佞之人不会因我的诅咒而消亡,相反有的还过着美妙的生活;我所祝福的善良之辈也不会因我的祝愿而过上幸福的日子,相反有的善良之人过得不尽如人意。我知道我的祝愿无用,但我对我敬重的张老师又能做点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写下了这篇拙文,以此来表达对我敬重的张老师的一点敬意!
(附:清贵和浊富是两种人生状态。富裕阶层有教养,有道德和自律意识,追求公正与良好的社会秩序,看重智性的快乐,清贵也。而热衷于炫耀性消费,沉湎于感官享乐,因有钱而任性,藐视公德,欺凌弱势群体,浊富也。北宋禅师释道元说:“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
同样是富贵,清贵清雅高洁,难能可贵;浊富污浊低俗,难免被“仇”。谚曰:“富要清爽,穷要有志。”有的人富了之后很不“清爽”,比如,有图有真相地炫耀名牌,称月薪低于三千元者是下等人之类,真是令人不堪其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