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糊涂“任命”杨仪为主帅
《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分论之四
看题目大家或会感到奇怪?要怪就怪在《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的逻辑性。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密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署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袆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已连名,告下诸将。袆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袆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以上记载诸葛亮说:“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魏延必须服从谁的命令?当然是诸葛亮自己的命令:“令魏延断后”。
魏延不从命就“军便自发”,军队自己走?既然不让一般将士知道诸葛亮已死:“密不发丧”,自然是极少数知道诸葛亮将死的高级将官带他们走。
部队打仗必须要有主帅统一指挥,诸葛亮当然知道这个起码的军事常识,其有言:“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裴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不然,你说东他说西,是走东还是走西?
知道诸葛亮将死的极少数将领中谁做主帅?魏延、杨仪、费祎、姜维、王平等人中,诸葛亮指定谁是主帅?没有指定。照理说,魏延如不从,剩下的将领中姜维的军事能力较强,指定姜维为主帅是自然的:“姜维次之”。
诸葛亮不任命姜维做主帅,却叫“军便自发”?自发:乱七八糟地自己走。还是按照起码的军事常识,任命一个主帅带着走?
《三国志·魏延传》说:“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哦,原来既不是乱七八糟地自己走,也不是任命一个主帅带着走,而是由诸葛亮定好撤退方案,大家“案亮成规”走。不论诸葛亮懂不懂军事常识(疯话),还是诸葛亮料定“案亮成规”走,司马懿就会“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诸葛亮都没有手令或口谕指定蜀军主帅是谁。
即然诸葛亮没有说谁当主帅代理自己,只说“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又没有叫杨仪、姜维等谁“部勒(统御、指挥)”魏延,不许他乱跑,而是诸葛亮定好撤退方案,大家“案亮成规”走,——咋地后来费祎告知魏延诸葛亮的死讯和遗言的时候,魏延突然冒出来一句:
“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怪事,这是咋了:
1,是杨仪和费祎捣鬼,教他告诉魏延,诸葛亮指定杨仪为主帅了吗?
2,还是费祎挑拨杨仪和魏延的关系,胡说八道什么了?
3,或魏延是因为“仪令祎往揣延意指”,所以魏延“自然领悟”到既然“仪”能“令祎”,那么杨仪就能部勒自己,所以杨仪就是诸葛亮指定的主帅?
一个长史(杨仪)叫一个司马(费祎)来听有“假节”的二把手职务将军魏延的“意指”,那个长史(杨仪)怎地就算是主帅,要为他所“部勒”呢?陈寿这记载的逻辑,糊里糊涂不说清楚是为什么。
既然诸葛亮不喊魏延来听令,又不给魏延指挥,还叫杨仪“部勒”魏延。难怪史学家吕思勉怀疑是杨仪在捣鬼:诸葛亮是突然死亡,什么也没说!(见吕思勉著《三国史话》 · 替魏延辨诬)不过,逻辑推论要有史料记载的支撑,“诸葛亮死在有对下属遗言之前”的说法,没有明确的证据。
好么,陈寿糊里糊涂地说,我们当然不能糊里糊涂地听。即然诸葛亮没有指定任何人“摄行己事”当主帅,陈寿也没有提出杨仪或费祎捣鬼的证据,而魏延认为不是姜维等其他人能够“部勒”自己,只是“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逻辑上那就是:
魏延“任命”杨仪为主帅!
这逻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陈寿那糊里糊涂的逻辑思路清晰多了。
唉?再仔细想想,又糊涂了:
按照魏延和杨仪的关系,魏延随便“任命”哪一个将军或文官为主帅,也轮不到杨仪啊?
1,魏延若“谦虚”一点,认为军事上姜维较强,“任命”姜维为主帅可以;
2,论关系比较好滴,魏延“任命”费祎为主帅可以;
3,如果魏延“任命”王平或马岱为主帅呢?论军事水平和个人关系,都比“任命”杨仪为主帅强啊?因为:“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
这魏延,是糊涂了还是“谦虚”到这种程度了?怎么非要“任命”与自己关系“如同水火”,又多文少武的文官杨仪为主帅呢?
退一步讲,既然魏延你“任命”了杨仪为主帅,就应当听从杨仪的调遣,为什么又不肯让他“部勒”自己?这陈寿《三国志》的逻辑,又让我们糊涂起来了。
前面说到“仪令祎往揣延意指”时,魏延是“自然领悟”到杨仪是诸葛亮指定的主帅?那他怎么这么糊涂转不过弯来,为什么不“自然领悟”到自己就是诸葛亮指定的主帅呢?不是杨仪叫费祎来听他魏延的“意指”吗?心意所在,“自然领悟”,就坡下驴,立刻上中军营,挥舞“节杖”,指挥大军不就完了?
至于杨仪,还叫他挥旗捣鼓,装作诸葛亮的传令兵就是了。他敢不听话,把刘禅给的“假节”伸到他脸上,不就使他“泣涕横集”了?怎么魏延“大怒”,却要“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他被自己“任命”的主帅杨仪吓跑了,做出这等糊涂事呢?麻杆打狼——两头都怕?绕口令:杨仪怕魏延、魏延怕杨仪、杨仪怕魏延……
怎么魏延的脑筋这点事都想不过来呢?还是脑筋急转弯题目练习少了?这也算不上脑筋急转弯啊,遇事人都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多少、自己的权力大小,是不?
哦,我知道了,魏延是不服过去关羽“于万军丛中取上将之首”的功夫,早就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气势给人看吧?
于是,魏延先“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以激起全军官兵的愤怒而力保杨仪!——然后在南谷口回马挺刀,“哇呀呀”冲过来,要荡开王平“五部”精锐、和诸葛亮中军精锐,直取杨仪首级,力劈华山,一刀劈主帅杨仪于马下!也好过一过“于万军丛中取上将之首”的老瘾哩?
难怪魏延“任命”杨仪为主帅!如果“任命”姜维为主帅,怕是一刀劈不了,还得多走上几回合,气势肯定不如关羽!
什么?不是,不可能?魏延手下那些个兵,根本不够有五部、中军精锐的全军“招呼”滴?是这样么,是滴?
嗨,我说滴么,魏延这“糊涂蛋子”,你在五丈原大营,绝大部分军人不知道诸葛亮死,你手持“节杖”,直闯中军营,有谁敢拦你?
姜维这“嫩鸡”,他敢拦?
费祎你好友,能拦你?
王平“为人自轻”,会拦还是会躲?
马岱会拦?他大哥马超到成都后就焉了不问事,没教他悠着点?
你看看手里拿的后主给你的“假节”杖,他们哪一个敢上前撅断喽?反了他还,斩!
这样你不就直达杨仪面前,想怎样就怎样,还要“任命”杨仪为主帅干什么,非要练习“于万军丛中取上将杨仪之首”的“绝门武功”啊?糊涂、糊涂欧!
看魏延所拜: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哪一条不是诸葛亮支持同意的呢?“冀时论必当以代亮”,诸葛亮一死,这不正是借时论代亮的时候到了嘛,“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谁敢违背!咋把主帅推给杨仪当了呢?“延大怒”,“冀时论”、凭“假节”,上前捉了杨仪便是;或根本就不理杨仪,兵入中军,指挥就是了,干嘛“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仪”能“发”不能“发”还不在于你?又“所过烧绝阁道”,激怒数倍于己兵力的诸葛亮大军同仇敌忾与自己作对,找死啊?找死也不能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头上泼粪哎?糊涂,忒糊涂了!
最后一说,说的是,诸葛亮说魏延要和司马懿拼命,而其他人都想回家,所以糊涂账就通了。魏延能不能、想不想和司马懿当场拼命?恐怕连他自己也糊涂了,请看主文文章《<被政治谋杀和政治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第一章第1节和第三章第1节的论证。
如果把文章开头陈寿这一段记载,当成杨仪等人谋害魏延时发给朝廷的羽檄内容,和谋害魏延之后杨仪等人在朝廷上的表功说辞,而不是历史事实,则可恍然大悟,一通百通,一了百了。
本文是为读者理解文章《被谋杀和陷害的蜀汉大将魏延》而写的分论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