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庙的南边,有榜样力量楷模馆和图书馆,我也没有参观。我出文庙时,在道路旁看到许多复制的石碑,在墙壁上有介绍。这些石碑是: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的《加封孔子圣诏碑》(图4-1),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崇奉圣旨碑》(图5-1),是大理总管府遵奉元世祖尊孔崇儒圣诏所作出若干规定的告文,这些规定有禁止官吏使臣军马进入文庙、书院,文庙、书院不得作为问理词讼、宴饮、造作工坊以及收藏宫物的场所,文庙书院的田产所收租粮都要用于文庙书院的修缮、士子的培养以及对行高德重教育者的奖励等。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先师庙碑记略》碑(图6-1、6-2),碑文记载了大理知府郝天挺首捐俸银,筹集资金修建孔庙的情况。 明正德元年(1506年),《重建大理府文庙碑记》碑(图7),碑文记载了大理两任知府吴晟、周宪对文庙修缮的情况。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文庙塑诸贤像记》碑(图8-1),碑文记载了大理大地震后文庙建筑大部倒塌、孔子和诸贤像损毁情况,和大理知府汪标到任后组织修葺文庙大殿,重塑孔子和诸贤像的情况。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大理府州县历科进士题名记》碑(图9-1)。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太和县文庙碑记》碑(图10)。 2015年12月30日《重修大理文庙碑记》碑(图11)。 2015年12月《大理文庙恢复重建功德碑》碑(图12)。 从上述石碑可见,大理虽然远居边隅,又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有着悠久的儒学文化传统,因此“文献名邦”,绝非夸大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