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下午 于 2024-7-29 15:09 编辑
全球变暖,炎夏成为每年绕不开的考验。特别是入伏的四十天,感觉如临大敌。过去几年间经历的极端天气,使人挥之不去那些灾难般的记忆,不得不未雨绸缪地作好准备,以便尽可能平易地渡过时艰。
入伏,其实是天赐的假期,由老祖宗们编成历法代代相传。在平时积极活动的白昼,人要蛰伏起来,躲着毒花花的日头,休养生息。这很符合我等喜欢偷懒拖延的一族,除了必须忍受炎热,心下窃喜。所有重要来不及提前完成的事务,一律等到秋凉之后。纵使宏图大计,也难抵天时不济。何况,任何起心动念都会导致大量出汗,不利于养生。
其实,我已经提前开始演练。夏至以来的气温已高至与体温齐平,连月的雷暴雨使得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整个人成天感觉湿漉漉的,衣服几乎穿不上身,恨不能扒掉层皮才爽。睡前起后固然要洗澡,出门进门穿衣更衣都得每次淋浴。于是将事情集约安排,疏密有致,以节省切换状态之间这些附加的琐碎任务。
没事的日子里,作息彻底日夜颠倒。黄昏日落之前,才起身与太阳公公打个照面,最喜欢当夕阳照进我厨房阳台时,争分夺秒洗切果蔬,赶在夜幕降临前将晚餐端上桌台。此时开始一天里的第一餐也是唯一的一顿。一两杯加奶加糖的特醇咖啡,保证我精神旺健直撑到天蒙蒙亮。昼夜气温相差八至十度,夜间微凉的空气也有助于头脑清醒,尤其便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不至如白天高温时那样超热。
想必附近流花湖的荷花应该开满池塘了。入春后,我曾隔三岔五去荷塘边遛达,眼看着隔年留存的枯枝残叶又亭亭生长抽芽,陆续见到星星点点的粉红花蕾,蓄势待发。而近日颠倒作息又逢雨季,许久未曾去,估计大都蔚然绽放了。
几周不去公园暴走,体质明显有所下降。好在晴日的黄昏入厨操作时,让直射的阳光晒一回背脊,也是对身体的一点补偿。少吃多睡乃减肥的不二法门,只要高兴,我随时可以瘦成一道闪电。只不过留点膘肥会显得温柔可爱些。或许是活到了适当年纪,如今调节体重于我而言轻而易举。
主要是我好久以来对吃已经缺乏兴趣,也许由于脾胃变弱,也许是食物的供应端问题多多,许多东西都是皱着眉头勉强摄入,为身体提供燃料而已。我逐渐相信并体会到一些传说中的修行人,成为食光者和食气者等等,不再依赖传统食物而获得生命所需能量。然而盛夏来临时,我还是想念起番茄、丝瓜与木瓜,那确是夏天的味道。西瓜和冷饮已经戒除多年,用桑葚干冲泡的茶水,是新近上瘾的尝试。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我的床榻紧靠一面西墙,床头窗口有日照之外,整面墙壁大半天的西晒也使得天黑后的前半夜发散出巨大的热辐射,令整张床铺空间有如烤箱,连卧室的空调都显得制冷无力。所以夏季里,我自然多在后半夜甚至破晓之后,等那面西墙的热辐射基本散尽才就寝。但我并不舍得转移睡觉的位置,因为西晒也意味着冬季相对温暖,热辐射也利于卧榻的卫生,我相信红外线紫外线也多少能穿墙透壁,维护干燥,杀灭霉菌。
想想儿时,生长在长江中游的一个城市,四季分明,景致变化多端,而我们的各种活动也应时应节,丰富多彩。冬天就是堆雪人玩滑冰的时候,而夏天会穿裙子吃冰棍,喜欢去摘取栀子花别在衣襟,一路芬芳。从不期待,随遇而安,季节总在不知不觉中转换,我们不曾错过任何可能的乐趣。不像现在,对即将到来的日子感到忐忑焦虑,需要提前做些准备方才心定。
入伏,安顺天时就好。有些人积极锻炼身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很怀疑这种劳命伤身的做法,或许可见一时效果,但长远来说必是耗损生命元气的。诚然,热是一种资源,不费燃料火力从自然界中得来的热能应该善加利用。而对于居家生活,最好莫过于冬病夏治。许多源于寒湿体质形成的病灶,都可以在夏季的温热中以某种方式逐渐祛除。对我来说,韬光养晦正当其时。睡眠,是身体的自然修复。躺平,养无限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