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4-10-3 12:23 编辑
【转载】国庆节看桥50年的大爷和“武汉大桥”幸福合影
国庆节当天终于圆了50多年的梦想 “看桥爷爷”陈有银 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楚天都市报2024-10-02 08:40)
武汉长江大桥上,中国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向陈有银老人介绍武汉辉煌的建桥史 。陈有银老人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留念 。
【合影】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站在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前,75岁的陕西老人陈有银用陕西方言一字一句地读出纪念碑上的词句。
10月1日,在武汉文旅部门的盛情邀请下,陈有银这一次不再是“千里走单骑”,他带着老伴和孩子们来到了他梦想中的武汉,并在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等景点留影。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留念1日清晨6点多钟,陈有银便和家人早早起床。糊汤粉、热干面、三鲜豆皮……一家人品尝完武汉特色早餐后,在武汉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前往老人魂牵梦绕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风徐徐吹拂,武汉长江大桥下十分热闹,有晨练的市民,有冬泳爱好者,还有许多外来游客。陈有银打量着“认识”50多年却是第一次谋面的“老朋友”,感叹道:“跟我老连长讲的一模一样,桥上可以走路、可以开车,还能通火车,很壮观。”1970年,陈有银应征入伍,在河南开封空降兵某部当兵。连长是湖北人,经常说起武汉长江大桥。从此,“去武汉,看大桥”的梦想,便在年轻的陈有银心中生根发芽了。今年8月初,陈有银瞒着家人,独自骑行1000多公里,历时29天,于9月初来到武汉。遗憾的是,他游览了好几座长江大桥,却没有见到梦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市文旅局得知消息,邀请他和家人在国庆假期来汉旅游,为他圆梦。“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在武汉长江大桥下,陈有银一边走一边朗诵起毛泽东诗词。看到江边有不少游泳爱好者,他又朗诵起“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对情侣以长江大桥为背景拍摄婚纱照。陈有银看着这对幸福的年轻人,笑着说:“在这里拍照片,真好。”他长久凝望着巍峨的大桥,思绪仿佛回到50多年前,年轻的自己有滋有味地听着连长讲述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
【感谢信】
黄鹤楼下念起手写感谢信“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它拉开了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序幕……”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前,中国桥梁博物馆馆长成莉玲向陈有银介绍武汉辉煌的建桥史。陈有银老人认真听着,不时竖起大拇指点赞。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陈有银老人说:“当年和我一起当兵的有20多名战友,如今还有几个健在。来看长江大桥,是我的心愿,也是他们的心愿。”虽然语气平淡,但掩盖不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的喜悦。记者问老人还有什么想要完成的心愿,他摆了摆手,笑着说:“再也没有了,看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他的儿子陈东毅在一旁补充道:“其实我父亲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去北京天安门。我会找机会带他去。”看完武汉长江大桥,武汉市文旅局工作人员又带着陈有银老人一家,来到附近的黄鹤楼公园。站在黄鹤楼上,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老人尽情欣赏武汉的美景。陈有银说,从高处俯瞰,武汉长江大桥更显壮观。下楼后,老人从口袋掏出一沓整齐的纸张,动情地念起自己事先写好的感谢信:“看到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和雄伟的长江大桥,以及热情的武汉人民,我真的很激动,我从内心深处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出了黄鹤楼公园,老人提出想到武汉长江大桥上走一走。在大桥上,陈有银步履稳健,走走停停,仔细欣赏这位“老朋友”。
【祝福】
帮助自己的武汉民警9月30日下午,陈有银一家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在武汉火车站,老人多次提到,9月初他骑行到达武汉后,因不熟悉情况而迷路,民警王士豪帮助过他。来到下榻的酒店,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宗关街派出所民警王士豪已经在此等候。两人见面后,四手紧握。王士豪贴心地问起老人的身体状况,得知老人身体无碍,又叮嘱他如有需要,可随时联系自己。“不需要了。上次来多亏你的帮助,我不仅顺利回了家,还找到了老连长。”陈有银拍着王士豪的手臂说。当晚,陈有银一家夜游晴川阁。老人和王士豪以武汉长江大桥为背景,拍下了一张合影。得知王士豪将在国庆假期结婚,陈有银和儿子陈东毅按照老家的习俗,给他送上新婚礼物表达感谢,被王士豪婉拒。王士豪说:“看到老人身体好,我就放心了。非常感谢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老人的情景,王士豪说,他的变化太大了。当时老人胡子拉碴,满脸沧桑,身上的衣服也分不出颜色,他还以为对方是流浪汉。经过聊天,他才得知老人是瞒着家人骑车千里来看武汉长江大桥。“后来我得知,他没有看到武汉长江大桥,替他感到惋惜。”王士豪说,老人此次得以圆梦,既是靠个人坚韧不拔的努力,也是社会各方关爱的结果。记者了解到,这个国庆假期,武汉市文旅部门为陈有银一家安排了丰富的行程,包括夜游长江、逛湖北省博物馆、走东湖绿道等。相信他们定会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今后多来武汉、湖北走走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