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小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查看: 74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0-24 2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小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文:公理力


​老子的《道德经》不过五千言,两千多年来,已被历代各路文人、大神们解读烂了。

众所周知,由于古文行文简洁到无以复加,再加这位圣哲先贤表达上的高屋建瓴、寓意深远,又高度凝练、惜字如金,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几乎无限的解读空间。这点必须首先承认。

但是,即使如此,《道德经》的基本思想和主张,已经足够明确,且无多少异议。这也是基本事实。

包括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应该说语义足够清楚。如果再结合这部经典的核心思想与主旨,特别是其上下文,似乎不该有多少争议空间。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公某修改译文如下:
【天地不存在仁爱,对待万物犹如对待刍狗一般无感;圣人亦难以仁慈,对百姓无法比待刍狗更上心。天地间,不就像个风箱?它虽空虚,越鼓动,风则越多,无穷尽。主意多反而易陷困境,不如保持心静。

对于之前流传的五花八门译文,最不能苟同的是,对于“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的解读。

以愚见,老子此句本意,并非圣人也不讲仁义道德,从而将圣人对待百姓的态度等同于对待刍狗。这与老子对圣人的定位和推崇相矛盾。

何为圣人?首先是品德极为高尚,然后是具有超人大智慧和惊世骇俗修为之人。孟子有言:“圣人,人伦之至也。”
如上古传说中的尧、舜、禹,就被描述为这样的圣人。之后的孔圣人,更被后世尊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对待道与德的态度,老子很明确:“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世上事物(包括人)无不尊道崇德。道之所以尊严,德之所以高贵,并非人为意志,而是自然达成。可见老子是尊道贵德的。

《道德经》中亦多次论及圣人,只是没有直接明确与道和德的关系。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又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谁能奉出有余,以补给天下人之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才有所作为而不傲,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摆其贤能。

由此显见,圣人乃有道者。可以这么说,圣人是老子政治理想的载体。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使是圣人,能耐有限,无法博爱众生。这里无非是指出一种不可抱幻想的、冷酷的、爱莫能助的客观现实。

关于后面几句,含义就更明显,与老子的核心哲思和主张一脉相承:人的行为应合乎世间万物皆遵循的那个最高的道。即顺应自然,与世界和谐相处,无为而治。

将老子这一章的中心思想,赤裸裸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两千多年后,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识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丛林法则!

这固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主因则是其“无为而治”思想的外化。这也是为何老子作为出世哲学的鼻祖,有其自存自在的道理,却永远不会成为主流思想。尽管从纯哲学角度,他有至高无上的开山者地位。

事实上,到了孔圣人那里,仁就成了核心理念和伦理准则。仁,再加上礼与和,这一“入世有为哲学体系和政治伦理就大行其道了,以至于到了董仲舒那里,就迅速达到一花独放(独尊儒术)的荣宠地位了。

OVE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10-24 22:58 |只看该作者
临窗兄新版新气象,发篇旧文,聊表祝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0-24 23:02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公老师大驾光临

先高亮再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0-24 23:0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02
热烈欢迎公老师大驾光临

先高亮再欣赏
呵呵,临兄客气,献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0-24 23:10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0-24 23:04
呵呵,临兄客气,献丑了

关于道德经里的圣人,我有个研究心得,供公老师参考:老子口中的圣人,不是光指道德最高者,也指掌管天下的最高领导人。公老师不妨将最高领导人全部代入解读道德经中的圣人,或许有所同感。简单说,道德经就是讲如何治国如何治理天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0-24 23: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3:15 编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的看法,老子是说,最高领导人应该学习天道对万物没有分别心一样,对百姓也应该没有分别心,如此就不会分彼此而乱作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0-24 23:1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10
关于道德经里的圣人,我有个研究心得,供公老师参考:老子口中的圣人,不是光指道德最高者,也指掌管天下 ...


完全赞同临兄这个心得。老子终其一生悟道、传道,贯穿始终的动机正在于提醒、教化统治阶层,特别是最高当权者。

在这个意义上,老子与孔子又是同道中人。简单将前者归结为出世哲学鼻祖,后者为入世哲学圭臬,又是不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0-24 23: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0-24 23:19
完全赞同临兄这个心得。老子终其一生悟道、传道,贯穿始终的动机正在于提醒、教化统治阶层,特别是最高 ...

二者区别在于,孔子讲秩序,老子讲放养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0-24 23:23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的看法,老子是说,最高领导人应该学习天道对万物 ...

嗯,对老子这句话的解读,还有很多

我以为,大家不妨也来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能够相互启发和借鉴,就更是美事一桩,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0-24 23:2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21
二者区别在于,孔子讲秩序,老子讲放养

嗯,这个归纳也很精辟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0-25 12:24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0-24 23:23
嗯,对老子这句话的解读,还有很多

我以为,大家不妨也来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的,要不公老师多解读一些,我来凑个热闹,怎么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0-25 13:5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的看法,老子是说,最高领导人应该学习天道对万物 ...

这个解释是对的。以百姓为刍狗,正是体现了博爱精神。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0-25 19:1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3:1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的看法,老子是说,最高领导人应该学习天道对万物 ...

解读为“领导人”有点显得牵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0-25 19:5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19:19
解读为“领导人”有点显得牵强了。。。

孔子主张君王行仁政 ,看重君王对社会的治理。而在老子看来,却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推行道法自然理念的老子认为,君王应该无为而治,将“人为”干预的范畴淡化缩减至无——所以他提及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基本不太可能翻译为“君王”或者说“领导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分量值得被老子如此强推。而况圣人被解读为君王,古代虽然有但不多,最流行的阶段是在后来的唐朝。。。。。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0-25 19:59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5 13:59
这个解释是对的。以百姓为刍狗,正是体现了博爱精神。

一视同仁对待,算不算博爱?应该是不会干预,偏颇,刻意介入,主观情绪化参与万物规律。。。。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0-25 20:1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19:19
解读为“领导人”有点显得牵强了。。。

其实,解圣人为领导人,道德经里有提示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0-25 20: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5 20:25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19:56
孔子主张君王行仁政 ,看重君王对社会的治理。而在老子看来,却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 ...

再给你提供一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上的圣人,如孔子,哪里来的民?更谈不上民自化,民自正了。如果代入君王,你看看是否更顺畅了:
君王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0-25 20:3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0:19
其实,解圣人为领导人,道德经里有提示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

你这么说,看起来好像有道理,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圣人以正确思想治理天下”,与儒家的仁政思想,区别何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0-25 20:3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19:59
一视同仁对待,算不算博爱?应该是不会干预,偏颇,刻意介入,主观情绪化参与万物规律。。。。

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天地万物一视同仁;人去治理天下需要仁政,仁政最重要的是博爱。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0-25 20:40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0:23
再给你提供一句: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上 ...

圣人,不能对应百姓(普通人)吗?你用“孔子”无法对应“民”来类比,好像不是很妥当吧?不过呢,你这些佐证,倒真是值得我再想想。。。。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0-25 20:44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20:40
圣人,不能对应百姓(普通人)吗?你用“孔子”无法对应“民”来类比,好像不是很妥当吧?不过呢,你这些 ...

春秋时期的百姓,不是指现在的老百姓,而是各大家族。当年贵族才有姓,下层人是在战国后期才有了姓。

道德经的百姓,其实是指百官。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0-25 20:49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0:44
春秋时期的百姓,不是指现在的老百姓,而是各大家族。当年贵族才有姓,下层人是在战国后期才有了姓。

...

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德经,也不过是上层游戏?万物为刍狗与百姓为刍狗并不等同,所有的人类刍狗都是大于、高于底层人士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0-25 20:51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20:40
圣人,不能对应百姓(普通人)吗?你用“孔子”无法对应“民”来类比,好像不是很妥当吧?不过呢,你这些 ...

关于“民”,不同语境有不同含义。我昨天写的论语解读第三章中有几处专门论述,你可以看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0-25 20:5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20:49
也就是说,所谓的道德经,也不过是上层游戏?万物为刍狗与百姓为刍狗并不等同,所有的人类刍狗都是大于、 ...

道德经就是治国经,是教君王如何治国的,所以里面有明示:治国如烹小鲜。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0-25 20:57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0:52
道德经就是治国经,是教君王如何治国的,所以里面有明示:治国如烹小鲜。



回头我再通读一遍。之前都是碎片化的零碎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0-25 21:0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20:57
回头我再通读一遍。之前都是碎片化的零碎阅读。。。

主要是传统解读没透彻,被道德经的表象迷惑了。纯粹以治国思想来解读道德经的,我似乎还没有见过。我解读完毕论语后,接下来解读道德经,就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0-25 21:06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1:03
主要是传统解读没透彻,被道德经的表象迷惑了。纯粹以治国思想来解读道德经的,我似乎还没有见过。我解读 ...

我可能是被道家这个词迷惑的。回头我通读一遍,再来看你的解读。。。另,这周一直忙,还没顾得上读完你对论语的解读。。。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0-25 21:0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5 21:06
我可能是被道家这个词迷惑的。回头我通读一遍,再来看你的解读。。。另,这周一直忙,还没顾得上读完你对 ...

论语也是治国之书,你看了我的解读,或许就接受了我的判断。

我刚刚针对为政篇写了个提示,你可以看一下:

李零说,“上篇以学而为题,本篇以为政为题,讲完求学讲从政,好像特意安排,其实不是。本篇只有四章讲为政,其他不是。”确实,从文字表面上看,只有四处显著讲为政,其他都是在讲为人。但是,须知孔门仁学本质是政治学,即使讲修身,也是指向为政之道。因为,孔子时代的“人”专用于贵族阶层,在特殊语境里经常专指领导。更重要的是,当时为人即为政,“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中庸》),因此孔门语境里的讲为人,实则探讨如何做领导人,归根结底还是讲为政。也就是说,孔门学道践道是为了为政做准备,因此上篇讲完学道,本篇直奔为政主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0-25 21:15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21:07
论语也是治国之书,你看了我的解读,或许就接受了我的判断。

我刚刚针对为政篇写了个提示,你可以看一 ...

论语哪怕十之八九涉政我都能理解——毕竟儒家的仁政也好,以民为本也好,都是为政而在。当然了,我看完了,倒也没觉得涉政面八九大,一半对一半就不错了。。。。道德经涉政太多的话,我是不能接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0-25 21:24 |只看该作者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2:24
是的,要不公老师多解读一些,我来凑个热闹,怎么样
呵呵,我是国学门外汉,偶尔说点自以为是的话罢了,谈不上解读。

关于老子这句话,胡适当年曾提出颇新颖的解读:
他引经据典后说,仁即“人”,老子的“天地不仁”说,是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

但这个解释有个硬伤,用到下一句,立即发生矛盾:
圣人不仁”咋解释?也能说圣人非人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