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11-22 16:49 编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本版本为:举头望山月)李白这首《静夜思》,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世间广为传诵。但首句里的“床”究竟为何物,历来诗歌爱好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归纳起来,多持这四种意见:一,就是现在意义上的床;二,胡床。在古代,“胡床”是一种坐具,类似今天的“马扎”;三,应该是窗户的“窗”的同音通假字;四,井床,也就是井栏。
有人说,首先要排除今天意义上的床,理由是古人没有“床”这一称呼,床称之为榻。这种说法显然很无知。别说唐代了,更早的先秦时期,床就有了卧具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弄璋之喜这个词,它的出处是《诗经·小雅·斯干》。原文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生下男孩,把他放在大床之上,穿上衣裳,把玉璋给他玩儿。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浮艳诗风的盛行,有大量涉及床笫(音姿)之欢的诗作出现。“床笫”一词里的床,是指床榻,笫是指床上的席子。总之有大量的“床”字入诗,都是本意。比如阴铿的五言排律《和樊晋陵伤妾诗》里写道:“户余双入燕,床有一空帷。”很明显,这里的“床”就是卧具床榻。
作为南北朝之后的唐代肯定有床,及床这一称呼,但“床前明月光”这句诗里的床,为卧具之床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根据记载,李白这首《静夜思》写于公元727年深秋季节。这时候室外已经很寒凉了,作者不可能把床搬到院子里乘凉睡觉。那么,有没有可能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室内床前呢?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古代没有玻璃窗子,月光照到屋子里一大片的几率很小。
关键是后一句“疑是地上霜”,有生活经验的人基本都知道,深秋、初冬季节霜是结在户外草丛地面的,尤其在草丛比较明显。李白思乡心切,也不至于看成屋内地面结霜的,而霜结在院子里就比较合理了。月光洒在地面、特别是杂草之上,真的很像结了一层白霜。而后面一句说,“低头思故乡”,诗人如果真的躺在床上,也很难做出低头的动作。
那么,说胡床合理吗?在这里,说是胡床也很牵强。举头望明月,说明夜已深了,诗人很可能是夜半醒来难以入眠,披衣走到院子里,这就符合生活常识了。但如果大半夜不睡觉,提个马扎坐到寒凉的院子里发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于说,床与窗因同音而通假,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唐代,床与窗根本就不是同音字,韵母完全不一样。在《平水韵》中,床归上平声“三江”,而窗则是下平声“七阳”,读音不同。因此,它们不会因同音而通假。
那么,诗中的“床”字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应该是“井床”,也就是院子里的井栏。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乡,辗转反侧深夜无眠,他起身披衣来到院子里踱步,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落在院落及井床上,犹如结了一层白霜。诗人抬头凝望秋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触景生情吟成了这首诗
是事实上,“床”字以井床意思入诗,在李白的诗中早有先例。他早期的作品《长干行》中就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句子。这里的“床”指的就是院子里的井床。
是否诗人今夜看到井床前的月光如霜,思念的正是自己童年时,家乡那个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绕床转的女孩儿,也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