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2-12 13:53 编辑
先来简述一下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这一历史事件。
说起来,汪兆铭这个人,才学还是相当了得。当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广州府秀才第一名;后参加朝廷举办的官费赴日留学考试,也是一举高中,入读著名的东京法政大学。
而当年的日本,堪称中国革命党人大本营、根据地。孙中山先生就长期在日本活动,黄兴、蔡锷、陈独秀、蒋介石等诸多革命党人也都有留日经历。汪在那种氛围中受到革命思潮熏陶,便加入了同盟会。之后结识孙先生,对这位同乡领袖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一直追随在孙身边,走南闯北,成为同盟会一号笔杆子,孙的“文胆”——包括为孙起草遗书。
1905至1909年期间,孙先生先后发动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等六次武装暴动,均遭惨败,大批革命党人牺牲,革命陷入低潮。康梁等保皇党人则借机发文攻击孙中山等同盟会领袖在国外搞“远距离革命”,却让国内同党流血牺牲。当时的形势对革命党人十分不利,包括出现内部分裂和杂音。
在此大背景下,汪为了鼓舞革命士气,回击保皇党人的攻击,联络在日的喻培伦、黄复生等7位年轻的革命党人,想出一个刺杀清廷高官的路数。他们在北京开了一家照相馆,以掩人耳目。这帮热血青年先后策划刺杀满清总理大臣庆亲王弈劻、出国考察刚刚归国的海军大臣载洵和禁卫军大臣载涛。实施过程却并不顺利,清廷要员出行总是前呼后拥,找不到下手机会。最后,才决定采用在路上埋炸弹的方式刺杀宣统皇帝的老爹、摄政王载沣,以期给清廷造成更大打击,在海内外造成重大影响,鼓舞革命士气,取得最大政治效果。
历经长达一年准备,他们从日本购进烈性炸药,一点一点地偷偷带进京城,由学化学又进修过爆破的两位留学生制造一大号炸弹。经仔细研究载沣出行路线和规律,选定什刹海附近一座小石桥——摄政王上朝必经之路,于1910年4月2日深夜,将炸弹埋在桥下。
不幸,竟被一路过民人撞见,报了官,坏了大事。警方从桥下起出自制炸弹,顺藤摸瓜,把汪精卫和另一位同仁黄复生逮捕归案(具体过程略)。
汪精卫等革命党人刺杀清廷摄政王未遂的惊天大新闻一经曝光,震惊中外。西方各大媒体也都报道了这个大新闻。《纽约时报》甚至评论说:“懦弱麻木之中国,在刺客的玉石俱焚中开始觉醒!”汪精卫的大名一时间举国皆知,蜚声海外。
刺杀清廷摄政王、皇帝他老子,这个罪名绝对罪大恶极,按照大清律法,即使不株连九族,无论怎么说,刺客也没活路。汪精卫断定自己必死无疑,反而放开了。在其四千余言的“供词”中,痛斥清廷腐朽,搞假立宪的骗局,宣传革命党人的主张。他还在狱中写下四首绝命诗作,特别是那首“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当年更被誉为“民国第一诗”。
设想一下,假如当年汪精卫真被清廷砍了头颅,这位英雄必将流芳百世,名垂青史。怎奈,造化弄人,汪偏偏就活了下来,这才有后来的民国第一大汉奸、卖国贼,背负千古骂名。
这令笔者想起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总统肯尼迪,因为遇刺身亡,反而成就其伟大总统之名。假如这位支持越战总统得以完成任期,他日后一样将面临越战代价惨重的尴尬,特别是面临美国史上空前汹涌的反战浪潮,应该同样会遭遇其接替者约翰逊总统的不名誉境遇。
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反清大潮席卷全国,清政府镇压起义不利,只得释放在押政治犯,以做出开明姿态,安抚人心。汪精卫在监狱服刑一年半后获特赦。彼时的他,已经成了刺王勇士,反帝英雄。出狱后,可谓风光无两,一路高歌猛进,最终成就国民党二号人物。
只是这位当年的书生英雄,性格和见识上有软肋,尤其经不住事儿,如一有风吹草动,便往国外跑,终究斗不过手握军权又老谋深算的蒋介石,这也为其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了卖国求荣的头号大汉奸埋下伏笔。
但是,无论其后半生如何,青年时代刺杀清廷摄政王的大无畏精神,应予充分肯定,堪称英雄之举。
重点是,这一未遂义举,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条破船,虽然表面上没有造成明显损伤,但对动摇其根基是有贡献的,尤其对于鼓舞革命党人士气,扭转转入低潮的反清革命态势,可谓一针强心剂。
仅仅一年多后,就爆发由一系列小意外引爆的武昌起义,特别是迅速点燃席卷全国的反清浪潮,与汪精卫等志士刺杀清廷摄政王的义举所产生的间接影响是分不开的。这八位志士的历史性贡献不该被忽视。
在公某《思维的宽度:汪精卫——曾经的吾辈楷模》帖后,有人不明白汪行刺义举的上述历史性贡献,有些微词,本不奇怪。但完全否定该义举,就很不堪了。现在就来看一下,唯一的否定者不主流的言论是多么离谱。
1】不主流声言:汪的刺杀行动“差点毁了中国的宪政路”!
很遗憾,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就不可能有这种离谱判断。
以康梁为代表的保皇派所谓的“君主立宪”之路,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就被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于赢台,杀害戊戌六君子彻底堵死了。汪的刺杀行动无论是否成功,都不存在“毁了中国的宪政路”之虞。何况,汪的刺杀事实上就是失败的,“君主立宪”之路成功过吗?
2】“最后如果不是因为肃亲王深明大义大人不计小人过,这次刺杀行动就可能毁了清政府和平权力交接之路”。
当年被摧枯拉朽彻底推翻的清廷,还有如何交权的选项吗?
除了能否活下去,谁需要他们交权?
法国大革命是凡尔赛宫主人交了权的?
还是俄国十月革命需要沙皇交权呢?
3】不主流把汪刺杀义举判定为“手段不正义,结果不正义”。
康梁、谭嗣同等保皇党人在光绪帝的首肯下,搞变法维新,走君主立宪之路,乃保全皇室之举,手段足够正义,结果是啥?
是清廷真正掌权者慈禧太后在一众大臣支持下,对变法者的捕杀,对支持变法年轻皇帝的囚禁至死。
在这个大背景下,扯神马手段正义,这与与虎谋皮何异?
按这种书呆子思维,法国大革命把皇帝送上断头台,也是不正义吗?
这种认知,最文明的说法,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幻想,也是两脚书橱另种刻舟求剑。
4】“汪选择坚定会员信心的举动,以期使人们放弃走‘君主立宪制’道路的幻想,而这也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又是对历史的无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一手打造的,本义是指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换句话说,是以中共成立后的革命为界限。此外,毛口中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这些也恰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列——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而更简单的事实是,汪刺杀事件发生于1910年——直至11年后的1921年中共才成立,汪行刺那会儿,哪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一个政权的合法性不是国内法问题而是国际关系问题”
不主流又改丢下西瓜,捡芝麻啦?
世界上哪个文明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不是取决于本国国情和人民?与国际关系有多大关系?
至于拿“北朝鲜现在也一样是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政权”说事儿,就能站住脚啦?
《联合国宪章》中的一条重要条款是不干涉成员国内政。
联合国承认成员国的合法地位,与该国政府合法性的依据,完全是两码事。
再说了,直至清廷灭亡那会儿,根本没有全球性国际机构,联合国的前身国联,是1920年才成立。
清廷的合法性有任何国际机构承认或国际法依据吗?那时有相关国际法吗?
O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