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工人、科学家,我们暂且圈定三个职业,哪种职业思想最适合教育呢?无疑是农夫,工人是最没希望的,科学家属于风险与成功都很大。我们从现实中也能看出,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前提下,农民的孩子中的成材率往往比城市的底层工人还要高一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这三者的职业思想决定的!
先说农夫,他的职业是种地,他会努力种庄稼,那要是庄稼长得不如人家的好呢?他不会因为发泄把自己的庄稼全毁了,他也不会拔苗助长,因为庄稼是他的命,他要靠庄稼过活;那如果庄稼因为天灾等原因绝收呢?他依旧可以接受,因为他知道天灾不可抗拒。而这种思想是最契合对孩子的教育的。孩子对于父母首先是孩子,不是什么荣耀,而是生命的延续,所以要尽心尽力的照顾孩子。孩子有学习天赋,就应该努力为他提供条件;没有那么好的学习天赋也不该强求,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孩子不如别人,依旧不会改变对他的爱。这一点,可能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做起来没问题,实际有大问题。
再说工人,无论是蓝领底层,还是今天的白领社畜。他们的职业都是上班挣钱,至于公司是否盈利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挣多少钱?是否被人瞧得起?他们每天总是活在纠结中:为什么人家是高朋满座,钟鸣鼎食?我TM却是这个德行?还有,公司盈利时,他们会觉得功绩都是自己创造的。亏损时,过错都是别人的。工人也好,今天的一些底层白领也罢,最终的总结就是:自己混成这个德行是因为学习不够或不够优秀,这样就会拼命的鸡孩子学习,孩子学习一旦出问题,还会把所有的责任都赖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孩子学习好是宝贝,学习不好是畜生的逻辑。因为他们的逻辑是孩子不优秀就没有将来。总之,他们在把自己的今天与孩子的明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结果并不能换来明天的优秀,只能换来今日的不堪!
最后说说科学家,科学家的主要工作是实验、探索,成功了建立某领域的里程碑,为后人所敬仰,失败了,拿失败是成功之母聊以自慰。如果把这种思想用在教育上,实际上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行为。科学实验探索,可以无数次失败,而教育失败一次就无法挽回。曾经外国有个叫华生的教育学家,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培养成神经病。相对而言,很多中国的专家在教育这方面反而优势巨大,因为他们并不热衷于科学探索,更喜欢研究人性,并从中牟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