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分为六章,其实围绕孔子所思所行,继续探讨君子上达。
首先孔子提出两者行为。一是“不逆诈”,被欺骗了不搞反欺骗,可谓真君子,仁也。二是“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不臆测别人不真但能事先觉察,智也。既仁又智,所以孔子追问“是贤乎”,这不是贤人吗?
孔子说被欺骗了不搞反欺骗,意味着孔子主张不报复。编撰者引入事例为证。一位叫微生亩的隐士,有一次碰见孔子,质问道:“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为何这样奔走忙碌啊?莫非为了逞口舌之能吧?
两个问题一个意思,直指热衷名利。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微生亩这两问无疑于臆测。但孔子不气恼:“非敢为佞也,疾固也”,我不敢逞口舌啊,尽力坚守而已。然后补充道:“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一日行千里的良马,不是称许它的体力,而是称许它的品性啊。言下之意,如果说我还有值得称道处,也许就是具有这个意志力吧。后人曹操曾经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许最能表达孔子此时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