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5-2-15 20:07 编辑
有一些人注定是大器晚成,尽管这四个字说的容易,其实当事人心里最明白,自己为了追求这个付出了什么。
所以,范进听说中举了,眼睛一闭就开始抽了,如果不是老丈人响彻云霄的耳光,估计范进同志直接就抽过去,中举就成了悲剧。
所以,打人这事儿,你得辩证的看,你看范进同志他老丈人一顿“三宾(耳光)”不但打醒了范进,还打出了后来的一个好官呢。这嘴巴抽的值。
真值!
姜子牙老同志,在《封神演义》里,不算是个太喜剧的人物,我总觉得他有点悲催。他在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潜心修行,觉得能成气候,就算混不上个神仙,起码也有点本事。偏偏,师傅元始天尊要赶他下山,因为具有洞悉未来的元始天尊,看透了七十岁的姜子牙同学,果然是姜尚,尚有一颗无法逾越神界的凡心。又赶上商周之变,周文王广招天下人才,天上的众神各自的派别都乱哄哄的,元始天尊心里明白,他这个不成大器的老徒弟,还是可以做许多有益于周朝人民有益的事情的,所以,你必须下山,至于功德圆满了,能不能回来,那就不说的那么明白了,因为:为师心里明镜。
一切都在组织的设计和安排之中,所以,下山的姜子牙同志,果然没“辜负”组织的希望,做的第一件事是“成婚”,七十多岁要娶马氏为妻,先不问老姜同志当时怎么想的,起码欲望这事儿是明摆着的。也别说老友宋异人的蛊惑,你自己没有定力,又听说马氏是待宇闺中的黄花老闺女,这不就是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嘛。
破了修行的戒也就罢了,还去纣王的朝歌,企图混个一官半职,没想到得罪了他不该得罪的妲己,以至于仓皇去了西岐,混在渭水。估计那会儿师傅的教诲,姜尚同学也是忘了大半。好在文王识货,知道这老家伙是传说中的人才。
《封神榜》是一部妙趣横生的书,于是平天下,佑周天子,顺带把神封了。子牙同志大才,这点是不容怀疑的。一口气封了365位正神,结果还做了一件绝对大公无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忘了,把自己扔到了册封的册外,没有位置了,真没有位置了,连他那马脸倒挂的老婆马氏都混了个“扫把星”的名号,他自己却啥也不是。
按照现在的说法,简单的说,老姜子牙同志,熬心沥血的忙了封神大业,却没给自己留一个最该留的位置。
理由也只有一个:对不起,编制满了,所以,姜子牙同志那怕是功勋昭著,因为没有神的名额了。事后一些无良的文人企图为姜子牙老同志找个台阶,说什么,他是“神上神”不需要封。
我TM看你们拍马屁没底线了,神上神是个什么东西?神职榜,神序列里有么?
这事儿,姜子牙同志心如明镜,因为下山前,为师元始天尊很简单的告诉他:“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
所以,姜子牙同志在周朝官拜丞相,是有编制的“国家干部”这事儿不用怀疑。只是,天上的事儿就没他的位置了。
你非要较真说他是什么“神上神”,要不你给苍天发个询问函,了解一下“神上神”是个什么编制,估计他们能一本正经的告诉你:经过我们认真查阅资料档案,确认姜子牙先生在封神期间属于我们临时借调的,属于临时工,相当于你们人间的民办教师,所以不在编,所以,我处没有“神上神”。
一个临时工,哪来的编制,你想多了。不追责他封神期间吃的那些败仗,让他顶包认罪也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