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晨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6-19 1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我来自他乡 于 2025-6-19 19:20 编辑

|






懂你的人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有人曾说:“不解释就明白不了的东西,即使解释了也明白不了。”

同样地,不解释就不懂你的人,即使你解释了别人也还是不懂你。

有句话说得好:懂你的人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深以为然。

越长大越明白,永远不要跟别人解释你自己。余生很贵,不要浪费。

你无法让所有人都理解你

有本书里说:“大人们从来没办法独自理解任何事,总是需要一遍一遍地向他们解释,这对我们孩子来说,实在太累了。”

一遍一遍向不能理解你的人解释,真的很累。

记得几年前,我辞去一份在别人眼中的“完美”工作时,身边的很多亲人朋友不是极力反对就是不能理解。

每当他们问我时,我都努力去解释自己的想法,想让他们明白我并不是一时冲动。

可是在耗费了很多口舌之后,我还是没能让他们理解我,只是徒增了许多烦恼,让自己筋疲力尽而已。

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一个相识多年的好友时,她只说了五个字:“我懂,支持你。”

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突然才明白,真正懂你的人,是不需要任何解释的。最好的关系,不是日日陪伴、时时联络,而是那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解释就懂得”。

每个人都会有渴望被理解的心情,但是我们要知道,理解是一件“稀罕物”,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却不能说是不幸的。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

不必期待所有人的理解,唯有好好珍惜那些不用解释就懂你的人们吧。

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的一生中,有人喜欢你,也会有人讨厌你;有人羡慕你,也会有人嫉妒你;有人认为你优秀,也会有人看不起你。

有位女演员,在书本上分享了一件影响她一生的经历。

她回忆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满脸泪痕地从学校跑回家,告诉父亲:“班里的同学说我长得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很难看。”

父亲听后,笑眯眯地说:“我能摸到我们家的天花板。” 她仰头看了看天花板,觉得她父亲根本在说谎,因为天花板有4米高。她怎么也不肯相信父亲说的话。

这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所以你也不用完全相信同学说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符合事实!”

她恍然大悟,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懂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太过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会活得非常痛苦。人生路漫漫,我们要明白,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生活是你的,不必在乎旁人的眼光,也无需讨好任何人,更不用向他人解释,重要的只是做好你自己。

有位作家曾说:“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喋喋不休,一种是沉默不语。前者令人厌恶,后者令人敬畏。”

要反击别人的偏见,最好的方法不是停下来不断地解释自己,而是继续努力地向前走。

余生很贵,不必浪费时间去解释,唯有做好自己,其余的交给时间,待你盛开,蝴蝶自来。

共勉之。


图文来源:十点读书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6-19 11:04 |只看该作者
首席品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6-19 11:07 |只看该作者
嗯,很多时候,犯不着去解释,解释了可能别人也不愿意聆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6-19 19:52 |只看该作者
沉默是金!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6-19 20:14 |只看该作者
马叶的小屋 发表于 2025-6-19 11:07
嗯,很多时候,犯不着去解释,解释了可能别人也不愿意聆听。


秀才遇到兵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6-19 20:16 |只看该作者


哦!张国荣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6-20 00:45 |只看该作者

|





只有自己手中有伞,才能在风雨中踏实前行。

行走在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我们总期待,会有贵人相助。

但人生没有那么多奇迹,遇到坎坷,能靠的只有自己。

毕竟,别人的伞再大,都是别人的。

只有自己手中有伞,才能在风雨中踏实前行。

指望别人,淋湿自己。

曾看过一个故事:有一户贫苦人家,兄弟二人长大了,便一同外出闯荡。

三年后,哥哥的存款有500两银,弟弟的存款却是哥哥的十倍。这三年,哥哥在鱼塘当伙计,兢兢业业,不断积累经验。

而弟弟四处奔走,得到了几位富商的赏识,通过富商的投资,经营了一家布料店。又是三年,哥哥靠着自己的经验,建了自己的鱼塘,经营得风生水起。

而弟弟的布料店生意惨淡,其间有几位富商撤资,让布料店面临倒闭的局面。正当弟弟焦头烂额时,哥哥前来看望,聊起这些年的经历,弟弟不禁感慨道:“赚钱还是要靠自己的脚踏实地才行。”

哥哥说道:“你靠着富商的帮助,时时都要看别人眼色行事。其实,任何事情,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的成功。”

古语云:“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若上九重天。”

有些伤,需自己治愈,有些槛,需自己迈过。别指望谁能帮你解决所有难题,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多学一样本事,就能少说一句求人的话;多经历一点磨难,就能少遭遇一份灾难。

就算荆棘丛生、遍体鳞伤,只要百炼成钢,定能成为自己坚实的依靠。

漫长岁月里,父母会老去,朋友易走散,只有靠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有段话说得好:“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你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活得越久,越能明白。为自己撑伞,才不会淋湿。

有位艺术家幼时曾被遗弃在育婴堂,后被姐姐可怜将她接回了家。长大后,她的婚姻生活仍是坎坷不断。

第一段婚姻遇人不淑;第二段婚姻,丈夫却酗酒成性,疼爱的儿子患上精神疾病。

而她自己更是多次患癌,多次手术,被医生断言“活不长”。

换做其他人,只怕早已被大风大浪压弯脊梁,但她却十分坚强:“生活的痛苦并没有侵蚀我的精神,消沉只是一时的。我能从痛苦得到力量,它使我保持思维的丰富。”

丈夫卧病在床,她无怨无悔照顾20年。

儿子精神不稳,她就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让他在绘画中获取平静。

而她自己,用事业滋养灵魂,淡化苦难,在艺术创作路上步履不停,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她用一生的时间,为自己糟糕的人生实现了逆风翻盘。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撑伞自渡的过程。

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没有人可以代替你经历所有。

真正的成熟,是在艰难人生中,学会为自己撑伞。

余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伞。

唯有奋勇向前,全力以赴,才会与美好的生活撞个满怀。

愿你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懂得未雨绸缪,不必体会世态炎凉的滋味;

抓紧机会,为自己争取一把专属自己的伞,开拓辉煌的一片天。


图文来源:有书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6-20 03:33 |只看该作者
同时代的人不说也明, 后时代的人多说不解。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6-27 09:40 |只看该作者

自己是最牢靠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6-27 10:54 |只看该作者

| ,









多做事,少说话。

父母话越多,亲子关系越紧张。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天,一位当妈的朋友忽然给自己打电话,上来就是哭诉:“赵老师,这日子没法过了!”

原来,某天她在家里打扫卫生,看到写作业的儿子从房间去客厅倒水,她就顺嘴问了一句:

“作业写完了吗?”

没想到儿子听到立马炸了:“问问问,问什么问,一天到晚就知道问!再问我不写了,你少管我!”

说完,他就回到屋里,“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位母亲瞬间懵了,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就随口一问,儿子怎么火气这么大。

后面这位赵老师找到这个男孩谈心才知道,他妈妈每天都会催着他学习,甚至一天问好几遍。

在她长期的说教唠叨之下,这个男孩的情绪早就濒临崩溃。

两者的亲子关系就像一根脆弱而紧绷的弦,一碰就会断。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超限效应”。

指的是因为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对于“我”的概念越来越强烈,渴望独立和自由。

如果家长还是反复唠叨、肆意指责,孩子积压已久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出现各种“叛逆”的行为。

这对母子的情形,正是如此。

有研究表明,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是呈“倒U曲线”。

也就是说,当同一件事被重复的次数多了,孩子反而听不进去了。

有时候,父母的话少了,可能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好了。

归根结底,想要培养好孩子,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关键也就六个字:

多做事,少说话。

你的话少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不妨尝试遵循“一少三多”原则,你将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1. 少说多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父母不妨少说一点,多听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的需求。

当你愿意倾听孩子时,孩子才会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你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帮助他。

2.少说多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与其苦口婆心地劝说,不如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当父母学会闭上嘴巴,用行动去引导孩子时,孩子自然能从中学会自律和自省。

3.少说多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父母不必太过着急,要学会等待。

当你愿意放慢脚步,等待孩子时,你会发现:

原来孩子一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成长着。


来源:综合洞见、十点读书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6-29 10:05 |只看该作者
晨读他乡兄新转文。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6-29 10:07 |只看该作者
我来自他乡 发表于 2025-6-27 10:54
晨读 | 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大有寓教作用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6-29 10:08 |只看该作者
他乡兄配文的图片也是蛮好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6-29 10:27 |只看该作者
我来自他乡 发表于 2025-6-27 10:54
晨读 | 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产生了逆反心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6-29 10:28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7-1 06:01 |只看该作者

|








不卑微讨好,也不刻意去迎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做事前犹犹豫豫,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惹人嘲笑和嫌弃;

过于在意别人看法,旁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心绪不宁一整天;

经常羡慕身边的人,他们有钱有爱,对比之下,觉得自己很失败……   

生活里很多人,活得焦虑又拧巴,心里像有个灾难放大镜,外界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一场猛烈风暴。

长此以往,整个人变得越发愁眉不展,郁郁寡欢。

如果你常常悒悒不乐,就看看这篇文章。

人一旦顾虑太多,快乐就会变少

我曾在后台,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留言。

她刚来到新单位时,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被领导安排当着全公司的面做总结。

为此,她提前准备了很久,但汇报前夜,还是紧张得彻夜难眠。

她一会担心自己的PPT不精美,一会担心自己讲解不流畅,甚至脑补出了自己表现不佳,被众人嘲笑的情形。

导致第二天发言时,她紧张得声音发颤,台下也是嘘声一片。

这次失误过后,她变得愈发敏感。

同事们在聚会时,坐得稍微离她远些,她就担心大家在背后议论自己;

领导迎面走来,忘记和她打招呼,她就觉得领导对自己失望至极。

长此以往,她整日心神不宁,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

后来她发现,别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关注自己,是自己过分忧虑,把事情想严重了。

让人痛苦难熬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自己过度思虑制造的幻觉。

她总结道:很多人不快乐,往往是活在他人的眼光和审判里。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

太在意外界的看法,纠结自己无法掌控的事,就是亲手让自己陷入痛苦和崩溃中。

凡事往积极想,往好处看,生活处处都有彩蛋。

人生变好,从主动选择快乐开始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情绪和行为。”

人活一世,被人评价在所难免,但成熟的人,都懂得做自己心态的主人。

我们应该怎样拿回快乐的主动权?有4点建议。

1.戒掉“取悦病”

不要一味让步,这样只会让对方愈发得寸进尺。

在意你的人,一开始就不会为难你;不在意你的人,才会对你咄咄逼人。

与其放低底线去讨好,不如置顶自己的感受,不轻易做出妥协和让步。

先取悦自己,再满足别人,很多烦恼都会消解于无形。

2. 分配“做事优先级”

快乐很简单,就是把那些有意义的事放在优先级,并全神贯注做好。

该放松时放松,该工作时工作,别把时间耗散在不相干的琐事上。

当你有条不紊,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事,你会发现,生活清爽了,做事高效了,你的内心也会得到更好的滋养。

3. 克服“拖延症”

其实,成事的“最短路径”不在于准备有多周全,而在于执行力有多强大。

与其思虑过多,不如先做起来再说。

心理学上有个“5分钟法则”,每当你做事犹豫不决时,不妨给自己5分钟,先开个头。

让行动走在情绪前面,你就能战胜拖延,摆脱内耗,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4. 保持“人生配速”

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舒适的“配速”。

明智的人会保持自己的生命节奏,不轻易被旁人干扰。

忠于内心,按照自己的配速走,你才不被社会洪流所裹挟,活出最自在本真的模样。

不卑微讨好,也不刻意去迎合。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能被多少人认可,而是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正如有句话说的:“自在,不是让别人都喜欢你;而是别人喜不喜欢,我都自得欢喜。”


来源:洞见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