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放榜的时候,我曾经在本市的群里看到过一个真的本地大连姑娘全家看她的成绩这么一个小视频。女孩长的挺好看,也挺阳光的样子,成绩出来了后全家欢呼,尤其是她的爹妈就差载歌载舞了。可是,你知道她的成绩是多少吗?好像是263分。无怪乎这视频下面清一色的“赞叹”这一家人的大心脏,言外之意:就这成绩好意思拍视频吗?
这话说的不对,这年头,自己喜欢就是最大的好了。看了那个小视频我的第一反应是,人家原本就不指望这个,考上考不上都是杨坤的成名曲“无所谓”。但是,人家喜欢显摆,所以,学渣也有自己快活的理由。
有人就不这么看,在视频下面说的挺难听,其实大可不必,这世界蛇有蛇道,鼠有鼠窝,所以,有人对那些不大好听的留言也给予了回怼:你觉得人家是学渣,人家这一生未必比你差你信不信?
这个,我真有点信,当年就有“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一说么。
清醒的说,高考只是人生诸多选择里的一条路而已,但不是唯一,也未必是决定性的。前几天我说过一个数字,汪兴的美团旗下的骑行骑手里,有六万多是研究生,本科生就更不用多说了。
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四年大学+三两年的研究生,学费,宿费,餐费,日常一共加起来得多少,少一点也不会下十几万吧。学了一大堆知识,却没有了专业对口,没有了人尽其才,别说把先期投入赚回来,现在的日常活着都是问题,这时候你和他(她)们讲知识的重要性,讲读书人的风骨,我觉得你挨骂甚至挨揍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他(她)们被迫的去接受那台小电摩,为了生活飞驰电掣穿梭于街市。
我记得我曾经讲过一个老友的儿子的故事。比我儿子小一岁,高考那年,父子两(无妻离异)商量决定不参加高考,而是去考了一个专业技术很强的中专,学的是数控机床的操控及编程。三年毕业,毕业就对口进了合资企业,小子也努力,很快就成为班组长,车间主任,现如今是中高级职称,手底下一大群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读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学到了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应当学会一种面对生活的方法。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仔细想这就有点扯淡了。为了学会所谓的处世之法,要花十几万学艺么。
所以,我不笑那个“学渣”女孩,直木为栋梁,糅木可做轮就是了。
早起看新闻看到南方某地的一所民办一本院校,年度学费是九万六千元,突然觉得这是离谱它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当然,校方说了,我们保证上课的都是专家,甚至院士,教授什么的。
其实,我相信,它敢这么狮子大开口,一定会有不差钱的去读。但是,读完了会怎么样呢?加上食宿和其他开销,这一年就是十万,这是读书还是去送钱你说呢?
|